软梯训练对网球步法移动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
2018-07-04颜于力郭立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715
颜于力 郭立亚 (西南大学体育学院 重庆 400715)
前言
本文通过结合目前俱乐部对学员脚步移动能力的练习方法和教学现状整理出了“软梯训练”训练方法,并且我们在软梯训练对网球步法移动能力提高的实验研究中发现,它对于提升学员们学习脚步移动能力的积极性和增加他们对于网球脚步移动的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这对于目前国内大多数网球俱乐部的网球教学起到直观确切的借鉴作用,同样,对于发展国家网球运动与提高网球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西南大学网球公体课学生共18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软梯训练”前后学生六点折返跑对比分析
软梯训练实验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学员网球步法的移动能力,而提升他们移动能力最基本的就是要提高他们的运动速度,因此提升学员们本身的移动速度是很关键的,而六点折返跑不仅有向前移动还有双脚左右移动的运动,因此六点折返跑不但对于检测学员们实验前后的移动速度很有成效,还能一定程度上对学员们的灵活性进行检测,所以我们对于他们六点折返跑的运动成绩进行了调查分析。
表1: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六点折返跑的速度对比(N=18)
根据上表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六点折返跑的速度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是34.28±2.17秒和34.25±2.19秒,两组的成绩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而且在分组的时候两组学生也是均分,不存在额外的因素对实验产生影响,但是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的六点折返跑速度对比成绩却分别是30.14±1.63秒和32.24±1.08秒,已经可以看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距,实验组的学员的运动速度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而这对于他们在网球脚步移动能力的训练中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2.2、“软梯训练”前后学生十字象限跳对比分析
对于网球运动员来说,移动速度是保持他们自身灵活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说在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只需要不断的进行快速移动就能接到每一个球的,跳跃能力也是一个网球运动员技术高低的重要表现,严格来说,跳跃也属于网球步法移动能力的一种。而十字象限跳指的是让学员连续不断的向不同的方向进行跳跃,而且每次跳跃都要是一个正向或侧向的跳跃加一个斜方向的跳跃,这种测试的方法不但对学员的跳跃能力有一个直观的展示,对他们不同方向的反应能力也有一定的测试效果,下列表格是实验前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十字象限跳成绩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表2: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十字象限跳的成绩对比(N=18)
根据上表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十字象限跳的成绩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十字象限跳成绩分别是6.17±0.14秒和6.15±0.13秒,证明两组学员在实验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并且可以保证两组除了实验方法不同没有什么其他差异性,但是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员在十字象限跳的成绩却分别是5.88±0.12秒和6.01±0.13秒,在此就已经可以看出两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
2.3、“软梯训练”前后学生六边形跳对比分析
软梯训练中的十字象限跳是测试学员们快速连续不断不同方向起跳能力的测试,但是在网球运动中运动员往往需要奔跑中向着各个方向进行跳跃来拦截网球或者增加对球的抽打力度,因此加大对每一个方向的跳跃能力是很有必要性的,而六边形跳就是一种对学生从不同方向进行快速跳跃能力的测验方法,分别是对正前、正后、左前、左后、右前、右后进行跳跃,而下表就是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六边形跳的成绩对比表。
表3: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六边形跳的成绩对比(N=18)
根据上表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们六边形跳的成绩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六边形跳成绩分别是13.17±0.24秒和13.15±0.23秒,证明两组学员在实验前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异,并且可以保证两组除了实验方法不同没有什么其他差异性,但是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员在六边形跳的成绩却分别是12.88±0.21秒和12.04±0.28秒,在此就已经可以看出两组成绩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
2.4、“软梯训练”前后学生技能对比分析
2.4.1、“软梯训练”前后学生正手击球效果对比分析
软梯训练对于网球运动员的脚步移动训练其实就是都他们速度、耐力、跳跃和反应能力的一种集体训练方式,但是对于网球运动来说无论个人身体的综合实力有多么强大,技术的高超以及比赛的得分才是重中之重,而在比赛中对手永远不会把球达到你自己的位置,也不会满足你自己所希望的位置,往往是需要你自己不断的跑动来寻找最合适的反击位置,而这对于网球运动员的脚步移动能力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而这也是软梯训练实验的根本目的之一,反过来来说实验组运动员的击球效果也是测验软梯训练成果的一种表现方式,为此我们便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正手击球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表4: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正手击球有效个数(N=18)
表5: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正手击球有效个数(N=18)
根据上表数据我们就可以得知,在进行软梯训练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正手击球在相同个数下,有效的正手击球个数也是大体相同,而在实期间两组除却实验内容不同两组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没有其他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外界因素,但是在进行软体训练后,实验组的学员正手击球的有效率由50.8%上升到了63.3%,而对照组的学员正手击球的有效率只在51.7%上升到了55.8%,相对来说,实验组的学员提升程度要远远大于对照组的学员,由此可以看出软梯训练对学员身体素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影响他们网球技术水平的提升,毕竟在网球比赛中对手击球的落点完全是随机的,运动员只有尽量快速跑到落球点找到自己最好的击球位置,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击球有效率减少自己的失误次数,而如果身体素质一般,脚步移动速度不够快,就很难到达最好的击球位置,多少会对自身的击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会给对手更大的反击机会,以及增加自身的击球失误率,对比赛场区中的节奏也很难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2.4.2、“软梯训练”前后学生反手击球效果对比分析
表6: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反手击球有效个数(N=18)
表7: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员反手击球有效个数(N=18)
正手击打属于网球运动员在网球实战比赛中最常用到的技巧,而反手击打也和正手击打属于类似技巧,只不过反手击打相对于正手击打更难一些,但是不得不说反手击打的运用效果也和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而我们因此也对软梯训练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反手击球的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
根据上表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反手击打有效率个数相对于正手击球个数来说要少的多,但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性,实验期间也保证了最大程度上的相似,不存在外界环境引起的差异性,但是在实验后实验组的反手击球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却有了很大的提升,尽管相对于正手击球来说提升幅度较小,但这也和两者之间的难度不同有很大的关系,而对照组和实验组产生不同提升效果的原因也和身体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反手相对于正手来说难度更大,这也就使得运动员对击球位置的要求更严格,而身体素质的好坏就代表着他们是否能够快速的到达击球地点并作出最好的反应,由此可以看出软梯训练对于学员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对他们本身网球技术的提升有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3、结论和建议
3.1、结论
3.1.1、在网球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往往需要不断的跑动来到达球的落点位置,而在这不断的奔跑中对于网球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和灵活性就有很大的考验,而据调查显示,软梯训练对于提升运动员的移动速度和反应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3.1.2、网球比赛中击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需要运动员跳跃来完成的动作并不算少,毕竟跳跃可以使运动员击球时增加抽打力量,而据十字象限跳和六边形跳的测验报告可以得知,软梯训练对于提升学员的跳跃能力和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3.1.3、软梯训练从根本上提升的其实就是运动员的移动能力,而在网球比赛中要想获得胜利只有得到更多的分数才可以,但是根据我们调查得知,移动能力的提升对于运动员正反手击球的有效率都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帮助。
3.2、建议
3.2.1、“软梯训练”在对学员们进行训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科学性、有效性,要注意到每一个学员的情况,不同学员不同对待,千万不可以过度训练而对他们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
3.2.2、在对学员们进行移动速度以及他们本身灵活性训练的同时,也应加大对他们本身理论知识的教导,让他们明白在比赛中移动能力的重要性,能够使他们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死板的只知道练习却不会运用到比赛中。
3.2.3、在对学员不断的进行软梯训练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六点折返跑、十字象限跳和六边形跳的测验,这样不但可以让学员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进步速度,也能使他们训练的时候不那么乏味,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他们的训练积极性。
[1]江桦.核心力量训练在网球专项学生训练中的实证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7,39(06):115-118.
[2]赵美娟.浅谈盲人网球教学设施和练习方法优化[J].现代特殊教育,2017(21):54-55.
[3]张家美,巫国贵.ITN测试对高校网球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08):51-56.
[4]李英.两种步法对网球运动员底线正手击球效果的对比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2017(12):87-92.
[5]杜鹏.悬吊训练对网球运动员步法移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2017(09):66-71.
[6]徐杰.体育院校网球教学中“软梯训练”对步法移动能力影响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2017(11):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