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语境下大学生蝶泳专项化教学研究
2018-07-04陈琳王永上海大学体育学院上海200444
陈琳 王永(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上海 200444)
1、研究的目的任务
目前蝶泳教学在高校中还没有普及,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发现国内普通高校关于游泳教学中,蝶泳教学没有得到很好开展,多数是以一部分有较好游泳基础和兴趣高昂的学生进行蝶泳运动,关于班级游泳蝶泳教学的有价值的研究相对较少,且这些实验研究仅仅局限在运动训练领域较多,针对普通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案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以学校游泳专项已经开展多年的二年级为研究对象,以集体参与、易操作、有推广价值班级教学为试点,同时对运动频率、运动强度和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加以科学的控制,前期确定实验班与对照班,并进行10周的预研究实验,探讨蝶泳教学方案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揭示不同泳姿教学方案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特点,为学校针对性、高效地开展游泳高难度教学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案。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目的任务,我们研究团队以游泳项目教研室为主,选择二年级的游泳专项班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54人、对照组54人;上海某大学2012级学生108人(男60人,女48人,平均年龄20.85岁),同意参加教学试验者分为两组,实验组组与对照组。
2.2、预研究方案
利用一学年的三个学期,每学期十周教学,实验班级进行蝶泳教学,对照班进行蛙泳、自由泳教学,前期是十周的预实验。常规热身活动一样:上课前布置任务和教学目的,5-10分钟的热身练习,关节操、韧带的拉伸;下水后做水中走、跑或跳跃的动作20-30米。
对实验班级进行运动量控制,测试的时间控制利用机械秒表,运动量控制用15秒、30秒脉搏(颈动脉)。实验前进行身高体重常规指标测试,10周教学后,重新对108名同学进行测试,统计结果见下表。
表1 2012级实验班学生10周训练后数据资料表
预实验结果分析:
从实验结果的数据身高、体重、BMI的数据(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证明不同泳姿的常规指标在十周的预实验结果效果不明显,没有显著差异。分析原因,时间短是主因,其次,运动负荷太小,对机体的刺激强度不够;第三,测量误差较大;第四,因为受试者是成年人(年龄20.85),基本处在停止生长阶段,身高不具有差异性,所以后期的实验剔除常规指标,重点进行体质健康的其他指标进行对比。
2.3、蝶泳教学实验
2.3.1、方案调整
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制定新的教学训练方案,每周一次教学课,四次课外素质练习,干预时间由10周增加到20周,运动频度由每周3次增加到5次,运动时间由每次40-45分钟增加到60分钟;运动内容由单纯蝶泳教学增加身体素质练习、跑步、潜泳、力量等复合练习。
2.3.2、素质练习:
(周一)潜泳13米X5次;(周二)耐力游泳600-800米(周三)核心力量、股四头肌、股二头、三角肌等(周四)蝶泳教学(周五)耐力跑间歇5分钟、7分钟、9分钟,结束做一些拉伸素质练习。运动前后测试心率,控制运动强度在靶心率范围(安静心率+心率储备X运动强度范围),心率储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总体心率控制在200X(70-80)%=140-160(次/分)。
3、游泳技术教学与训练
3.1、蝶泳腿技术教学(1-3次课)
3.1.1、站立蝶泳腿模仿练习:身体直立背对墙约10厘米站立,四个步骤和口令:挺腹、屈膝、提臀(臀部靠墙)、伸膝。水中练习时想想身体是风中摇摆的小树。
3.1.2、浅水区直立模仿练习动作同1.
3.1.3、深水区抓池边打蝶泳腿练习,躯干发力带动大腿、小腿和脚做海豚式摆动,低头看自己的腹部肌肉主动收缩。
3.1.4、抱浮板垂直打蝶泳腿。把浮板抱在胸前,想象自己是海豚直立摆动把头露出水面,使身体逐渐后退,如有困难可借用脚蹼。
3.1.5、反蝶泳打腿练习。仰卧蹬边漂浮,手臂放在体侧,腰腹带动膝和脚依次向上打水。
3.1.6、俯卧打蝶泳腿练习。方法同上,俯卧练习,
3.2、划手与呼吸(1次课)
3.2.1、岸上模仿练习,分解为两拍,划水、移臂呼吸。划水比自由泳动作短,移臂低平。
3.2.2、水中模仿,先原地再走动进行。
3.3、配合技术(2-4次课)
蝶泳的节奏性是蝶泳配合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有专家认为,蝶泳就是游节奏的泳式。蝶泳臂腿的配合形式是1:2,即两臂划水1次,打腿2次。体现这个节奏的核心是两臂推水动作与第二次打腿的配合,要求两个动作同时完成。这就是说第二次打腿到最低点两臂推水结束并开始移臂。初学者往往在这一点上失去正确的节奏。躯干摆动要与臂腿动作协调,不能以打小腿代替腰的摆动,造成臂腿动作僵硬不协调。要纠正这一点应强调两臂入水点远一些,肩带放松并前伸,借助此时向下打腿的反作用力提臀,从而使初学者逐步形成良好的蝶泳配合节奏。
3.3.1、简单配合。岸上模仿,向上伸臂屈膝(打第一次腿)、划臂到腹部第二次屈膝;水中练习:双手入水一次打腿、低头,划水、推水、打腿抬头吸气。
3.3.2、单臂划水配合,一臂伸直,另一臂划水一次,打腿两次,呼吸一次,划3次、5次换另一臂;
3.3.3、单双臂划水配合,左划2次、右划2次,双划2次,
3.3.4、多打腿配合,两臂前伸,俯卧打腿3次,打第4次腿时划臂一次并呼吸,逐渐变成划水一次打腿两次。
4、研究结果
4.1、蝶泳教学与训练对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蝶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游泳水温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的工作能力;蝶泳时水对胸廓的压力负荷,使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加强,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据统计,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约66—72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0—80毫升,而本期参加蝶泳锻炼的学生,在同样情况下收缩50次左右,每博输出量却达到90—120毫升。
4.2、测试方法
邀请校医院和体质健康测试专业人员协助完成。实验前或试验后一天安静状态下测试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用超声心动仪测试,由校医院专职医生完成。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心血管功能的比较表(N=54)
表3 蝶泳实验前后同组大学生肺功能的变化(N=54,x±s)
表4 身体形态和身体成分表
4.3、实验结果
从表2中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无论在安静状态还是在运动后,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没有大的差别,蝶泳训练后,安静状态下实验组每搏输出量高于对照组。
4.1、蝶泳对心脏的影响
安静状态下,实验组的心率比对照组缓慢,蝶泳运动后,实验组主要以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增加心输出量,而对照组在完成相同运动后是通过增加心率达到增加心输出量,这充分说明,蝶泳训练较常规的蛙泳和自由泳对照组,心脏泵血功能明显提高。蝶泳是一项高难度的运动,对提高人体对氧气的运输、利用能力和改善心血管系统的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4.2、蝶泳对大学生肺功能的影响
肺功能检验的方法与设备:所有的测试都在实验前后两天进行,使用PONY-FX肺功能仪,在安静状态由校医院同一专业医生负责测试,连续三次测试取稳定值。测试指标最大自然换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S)呼出量(FEV1)、慢呼出肺活量(VC)、1秒钟(S)率(FEV1/FVC)。详细数据见表3。
结果:经过蝶泳试验后,反映肺功能的指标FVC IVC MVV VC均有显著增加(P<0.01),EV1/VC,1秒钟呼出量FEV1试验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
讨论:蝶泳运动实验后,反映肺功能的指标有显著增加,是因为蝶泳运动时人的胸部要承受大于12-15KG的压力,会对呼吸增加阻力,使呼吸感到困难,迫使机体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同时胸、腰、背、腹肌肉群充分活动,逐渐适应增强的负荷。蝶泳时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刺激了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肺容量加大。由于蝶泳时身体处于不断的波浪运动位置,为克服水对胸腹腔的压力而进行的深呼吸,因而可以增加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延长闭气时间,并可以促进呼吸肌力量增强。呼吸的吸气过程是呼吸肌的主动收缩带动胸廓扩张的过程,吸气的最大限度,与胸廓大小和肺组织呼吸面积有关;呼气过程是胸廓扩张后,自动复原的过程,此时呼吸肌是不工作的,本实验结果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试验前后用力肺活量与慢呼出肺活量的比值FEV1/VC%、第一秒呼出量FEV1/L在实验前后没有显著变化。
4.3、蝶泳实验对大学生身体质量形态的影响
4.3.1、身体质量和身体成分体脂(FM)和瘦体重(FFM)。
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基本特征,身高几乎停滞生长,短期内已不具备统计意义,运动干预对体重具有统计意义,体重的变化可以反映运动干预效果。
4.3.2、测试方法
在蝶泳训练前后由相同人员对实验对象进行体质测量,皮褶厚度分别采用体皮脂厚度计进行测量;受试者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1天和出结束前1天进行身体形态指标的测量,体重(BW)、体脂率(F%)、瘦体重(FFM)等指标采用日本COMBIWELLNESS公司的Combi Fitness Station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腰围(WC)和臀围采用皮尺法,由同一专业测试人员完成。
4.3.3、测试结果 (见表4)
5、分析与讨论
蝶泳运动20周后,大学生的体重、BMI、体脂率、脂肪重量均有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其中男大学生脂肪重量平均下降了5.39%,女性下降4.5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男女大学生瘦体重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性别差异。蝶泳运动后受试者腰围和臀围均显著减小,男性腰围下降幅度比女性大(P<0.01)。
腰围是评价大学生腹部脂肪含量的实用指标 ,是大学生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证实,利用BM1分类标准分层后,腰围值大的大学生腹部内脏脂肪含量是正常体重大学生的2-3倍。
在本实验中,经过20周有蝶泳教学训练,男女大学生的体重、BMI、体脂率均明显下降,其中体脂率下降幅度大于体重,男性体重和体脂率比女性下降明显,瘦体重均有增加趋势。G.C.Henderson等研究认为,男性运动期间和运动后3 h恢复期内脂代谢均高于女性,可能是导致男性比女性体重及脂肪量下降更快的原因。然而,有研究表明运动干预过程中男性比女性体重下降更快的原因在于男女脂肪量下降相似,但是男性瘦体重降低更明显,本研究结果则显示,20周蝶泳教学干预后男女大学生瘦体重均有增加趋势。蝶泳教学与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显著作用。20周的教学结束后安静状态下实验组每搏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对呼吸系统的改善有显著作用。经过蝶泳教学干预试验后,反映肺功能的指标FVC IVC MVV VC均有显著增加(P<0.01),FEV1/VC,1秒钟呼出量FEV1试验后没有显著变化(P>0.05);蝶泳运动锻炼对身体质量和形态的改善有作用。
6、结论与建议
20周的蝶泳教学对象常规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是肺活量增加明显、胸围增加、腰腹肌力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可以认定这些指标的变化与蝶泳教学是有密切关系的,蝶泳技术教学配合有效的身体素质训练,易于被大学生接受,操作过程简单,适合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蝶泳运动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具有显著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值得推广。
[1]鲁本古斯曼著,温宇红译.游泳技法练习[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2.
[2]游泳运动教程编写组.游泳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1.
[3]Henderson G C,Fattor J A ,Homing M A,et a1.Lipolysis and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Men and Women during the Postexercise Recovery Period[J].J Physiol,2007,584:96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