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黄梅戏学校简史(剪辑)(1948年 — 2008年)

2018-07-04陈中元

黄梅戏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黄梅戏戏曲专业

○ 陈中元

附注:本文是作者于2008年安徽黄梅戏学校(现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建校50周年之时所撰《简史》初稿,今为纪念该校建校60周年,特摘录部分刊发。

一.筚路褴褛 既开其光—— 饱经沧桑之旅

1.“创世纪”之初(1956——1958.8)

1953年,安庆市民众剧团、胜利剧团抽调一批骨干力量支援成立安徽省黄梅剧团以后,安庆两团虽保留了一批实力派演员,但后备力量已明显不足。在“改人、改制、改戏”工作的同时,1956年实行了“公私合营”政策,民众、胜利剧团分别改为一、二团,配备了党的干部,引进了一批新文艺工作者(剧作者、导演、音乐作曲等),剧团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时任一团团长马兆旺与二团书记严忠(两团一个党支部)商谈,认为剧团面临青黄不接,不能后继无人,应加强建设,于是决定招收一批学员自行培训。此事提交市文教局,立即得到文教局局长刘广太、副局长陈盛业的一口应承,分别向市委文教部部长刘贤德、副部长陈效东,以及市委分管副书记杨献珍作了报告,最终由市委书记方振华拍板定夺。

1956年7、8月份,向社会正式公布“黄梅戏剧团演员训练班”招生启事。消息不胫而走,安庆城区内外及各县青少年报名人数众多(当时安庆地区13个县),报名处设在民众剧院(今吴越街百货站),由杨静之(时任民众剧团中层干部)全面负责招生宣传、报名及相关筹备工作。集中考试时,由市文教局安排,借用了安庆市高级工读学校(原市六中)教室。

考试当天,市文教局、一二团领导和一批演职员到场,主考老师有张慧聪、陈鹤昆、刘振庭、周培义、严松柏等,程学勤二胡伴奏,考试项目设有黄梅戏演唱,腰腿测试,即兴表演(老师临场指导)。十月上旬张榜公布,录取了13名学员,真可谓 “十三太保”,开启了黄梅戏教育的先河。他们是:罗风玲、钱干成、朱天恩、徐小安、叶玉珍、余凤英、代莉莉、江小萍、徐吉英、张丽萍、周福常(周旭春)、周考如、毕秀荣。

凌祖培老师为训练班学生教学视唱

1956年11月29日,训练班正式开学,办学地点仍然在安庆市高级工读学校,几个教室权当校舍。杨静芝主任抓管理,配备三名常任专业教师:张慧聪、周培义、凌祖培,同时还聘请剧团演职员及文教局干部上其他专业课及文化课(如邹胜奎、严松柏、刘振庭、郑雪、王寿之、潘其泰等),办学经费由民众、胜利两个团每月各支五百元,维持正常开支。

开办训练班,不能不提时任文教局长的刘广太和副局长陈盛业。他们二位从酝酿训练班开办之初,以至其后成立安庆市艺术学校的十年间,可谓呕心沥血,倾尽全力。是他们奔波于剧团和市领导之间促成此业,是他们将市高级工读学校几间教室和平房腾挪给训练班使用,是他们确定训练班最初的教职员工和教学进程,是他们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密切关注着每个学员的行当培养和训练内容,是他们一一排除了开办训练班及建立艺校的层层困难和障碍。更是他们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分别找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为师生们批来肉类、粮食、食糖、糕点及副食品等等。直至文革前夕,刘广太已任宣传部部长,陈盛业任文化局局长后又调任他职,他们仍然持之以恒,一如既往地视艺校如自家,视学生如己出。坚持每周几次到课堂、到食堂、到宿舍、到后台。对表演班学生,每人功夫长了多少、角色演得如何、甚至对他们的个人喜好、个性特征等等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2.立千秋丰碑(1958—1963年)

训练班正值热火朝天之际(1957年7月又招收学员26名),各地剧团纷纷向安庆提出申请人才的需求。市委书记方振华看了训练班学生的汇报演出,十分满意,并对文教局作出成立艺术学校的意向予以认可。此时,一、二团已合并进驻汪家塘。创建艺校工作的意向,同时亦向省里作了汇报。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少其就曾指示,安庆也应培养美术人才。因此,艺校首开专业就有戏剧(黄梅戏表演)、音乐(戏曲伴奏)、美术三科。1958年上半年,又招收了一批新生,全体学生八十余人,教职工(除艺术工厂15人)43人。8月1日,在汪家塘举行了建校仪式。从此,黄梅戏人才培养的殿堂,正式迈向了时代的征程。

1958年汪家塘老校舍男学生在练“劈叉”

建校之初,校领导班子成员是:严忠(副书记)、马士毅(副校长)、潘泽海(副校长),且附带管理“艺术工厂”(郑仁智为厂长)。市黄梅剧团虽与艺校行政关系脱钩,但团、校仍然同居一舍。学生不断增多,不仅教室紧张,部分学生还在艺术工厂(现京剧团四照园宿舍)借宿,管理十分不便,建设新校址便提到议事日程。经文教局和学校攻关,市领导同意选址兴建新校舍。校领导班子分工,马士毅负责教学,郑仁智负责工厂,严忠负责基建。严书记带着潘其泰老师选了十多个校址,最终市委书记方振华拍板在菱湖蔬菜大队划拨一块菜地(今集贤南路)。严忠书记在签蔡家桥征地协议时,大队干部几乎是流着泪签下了五十亩(后不知怎么是二十余亩),并口口声声说:“这可是我们的命根子啊。”

1959年马士毅副校长与学生在蔡家桥校舍工地劳动

1959年底,万载琰同志,这位农民出身的部队情报专家,复员后在中学任管理者。此刻临阵受命,到艺校当校长、书记。党的教育使他具备了绝对服从的军人秉性,同时又赋予他勤于钻研,不懂就学,干一行爱一行的品行。严忠书记待新校舍落成搬迁,没有享受一天便离开了文艺界步入体育界做领导工作。马士毅校长是位化学专家,后搞经济工作,由于管理能力出众而到艺校,他同样于建好新校址后调任市文工团当团长。此后几十年,在文艺界四五个单位任领导工作。今天,很多老人称誉他为文艺界基层领导中的万金油、救火队长,哪里有困难就派他去解决。1959年,因艺校工作成绩突出,且与全国29所艺术院校在中央文化部同时挂牌注册,马士毅副校长还从文化部领回过一面锦旗,可惜文革折腾,锦旗不翼而飞。

学校还全面调动教师积极性,在挖潜师资队伍中的可塑力量上下大功夫。在资料紧缺,师资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们纷纷撰写专业课、专业理论课教材、讲义,理论课走着一条艰难的从“讲座”到正式开课的历程。戏剧表演、音乐专业曾经开设有“元曲杂剧”(王寿之)、“乐理和视唱”(凌祖培)、“黄梅戏史话”潘其泰、“戏曲简史”高国华、“唱功讲话”(郑雪)等。

六十年代初值得称道的两条办学经验,就是一抓基础,二抓实践。学校领导紧扣办学主项,力推黄梅戏表演专业为重点专业。其教学模式倒也十分简约:由一批著名黄梅戏演员教授唱腔、念白和传统小戏,高薪聘请京昆名家教授戏曲基本功(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文武身段),并主排文武戏。此二者在学生身上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全新的黄梅戏舞台呈现形态,即在戏曲规范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又不失黄梅戏“山野之风”的田园风格;既能移植演出大型京剧文武戏,又可以轻松拿下紧接地气的传统大小戏和现代戏。从此彻底改变了黄梅戏旧有的表现面貌,它使黄梅戏在全国三百多个剧种里,只用了四十年左右的时间,便跻身于戏曲之林的前列。而当初这种教学模式,曾使刘广太、陈盛业,乃至万载琰等领导承受着“保守”舆论的压力,说这是“京不京,黄不黄”。

“市黄梅剧团青年队”的成立以及先后毕业的戏音、美术专业学生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的辐射作用,还有学校自60—65年不间断的招生、代训、分配,各类专业人才分布在全省,乃至鄂、赣、苏部分地区,甚至远至西藏、东北四平(皆成立黄梅戏剧团),学校声誉鹊起。与此同步的是:黄梅戏拍了多部红遍全国、走出境外的电影艺术片,不仅迎来了“梅开一度”的辉煌,也为黄梅戏未来迅猛冲刺奠定了能动的基础。

3.首易校名(1963—1966年)

夏艺校长参加一次全国艺术院校会议时,艺校因为是地方办的,不发会议文件。为了突出黄梅戏在安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为了扩大艺校在全国的影响面,学校和文化局逐级上报,要求更改校名。六十年代学校办学,与剧团训练班教学是有根本区别的。当时领导、教导处乃至每位教师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杨静芝主任于搬迁新校址后调离,不久马兆旺调入接替教导处主任,副主任有金彡,以及后来调入的於志道、徐寄陶、张凡。喜逢学校有一位资深教务员余鸿庆先生,他自1960年起,直至九十年代退休。他将普通中学排课方法与艺术学校教学内容相比较,协助主任们摸索出一整套新的排课形式。如:戏曲表演学生每天一早即两小时早功,音乐系学生伴奏少数表演系学生吊嗓,其他音、美系学生自练。早餐后为了让学生有个间歇的调整,第一二节课一般安排文化、理论课。午餐或晚餐前,再安排一次运动量较大的“毯子功”。这种有机调节,于学习效果、学生身体都大有裨益。1962年以后,学校一反原来滚动式管理方法,统一了管理理念:按届招生,班级稳定,教师跟班走,严格按课表行课等,教学秩序日趋有序。

省政府最终批准于1963年6月正式易名为“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原白底红字的“安庆艺术学校”校徽换成红底铜字的新校徽,它别在师生们的胸前,人人无不以学校阔步前进而兴奋不已,内心充满自豪感。

历届校徽

4.凤凰之涅槃(1966——1969年)

1969年底,学校最后一班(65班)学生毕业,同时拆办戏校的惨剧上演,“安徽黄梅戏学校”的牌子,就这样被某些人轻而易举地扔进了文化大革命历史的垃圾堆(略)。

5.史剧在续演之中(1976—1983年)

1976年元月,由当时的安庆市黄梅戏演出队(文革期间安庆市黄梅戏一、二团全部解散,演出队也是为复团而建)解正东副书记等率领桂冠英(原戏校革委会成员)等老教师,开始筹建演员训练班,并通过市、地革委会向省文化厅报告,要求恢复戏校建制。1976年6月份,“安徽省革命委员会革秘字(1976)30号文件” 作出决定,在原址恢复戏校,校名“安徽省安庆黄梅戏学校”。随之调回了一批老教工,引进了一批新教工,这恰似20年前历史的重演。1956年,是以办班为起始,1958年最终建校达目的。今天又以办班为铺垫,并以复校达目的。

1975至1977年,训练班收进安庆市及东至、望江、太湖及江苏省盱贻等地黄梅戏剧团表演、音乐学员五十余名,一边教学,一边筹备复校工作:酝酿校领导班子,组建中层机构,充实师资队伍,筹划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招生方案,修缮老教室,兴建新校舍(即男生宿舍和美术楼),一切都在稳步行进,蓄势待发。

1977年,戏校恢复后的首届招生拉开大幕,分别在安庆、合肥、芜湖设三个招生点,数千人报名。生源人才济济,令人目不暇接,喜不自胜。1978年,表演、戏音、舞美三个专业共计119名学生于春季入学了。

新时期,新思维,新面貌,新起点……新戏校,用一百个“新”字描述它的复校喜庆也不为过。1979年,举国上下拨乱反正,当年靠边站的夏艺同志,又奉命回来身兼校长书记之职。一艘新轮迎着阳光再次扬帆远航。

6.再次易名的喜与悲

恢复戏校,是文革拨乱反正的结果。全体师生由此焕发出激情,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教学和学习活动之中。78级学生整体成绩十分突出。戏曲表演学生一年后即上小戏,两年后文武大戏《天仙配》、《金麟记》等纷纷粉墨登场,正式向观众亮相。1980年,安徽电视台的《黄梅新蕾》既是最早黄梅戏与电视合作的作品,又是展现戏校有人的实据,为黄梅戏的未来注入了一支新鲜活力的兴奋剂。1981年,上海电视台拍摄六出折子戏小戏艺术片《打豆腐》、《打猪草》、《天仙配·鹊桥》等,更是展现了我们教学的成果(据说此碟仍在市场流行)。从此黄梅戏舞台艺术片、电视剧,以及后来的电视音乐剧,一发不可收拾。音乐学生亦毫不逊色,在老师的指导下,不仅能较好地合作完成每出戏的伴奏任务,个人演奏能力亦日臻成熟,多次举办音乐会。舞台美术学生个个成绩优异,人人皆可独领风骚。

王晓东、王文治老师为78级学生排练《双插柳》

1979年9月,夏艺同志代表学校,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艺术院校工作会议,听了胡耀邦、黄镇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报告,在华东组还见了一批刚刚“解放”的著名艺术家贺绿汀、周小燕、陈钢、何占豪等,他们对文革运动予以彻底否定的发言使人振奋,眼界大开。会议结束后竟然没有发给我校会议资料,大会秘书处说此材料只发省级院校,安庆属地市级办校。夏艺同志空手而归,十分扫兴(但最新的教学计划带回来了)。返宜后他随即向文化局万载琰副局长作了汇报,建议更改校名,以扩大黄梅戏及学校的影响。万局长十分赞同,在得到市委和省文化局领导的认同后,立即组织报告层层报批。1979年9月3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文政字(79)第428号”文件终于下发批复,省编委同意将“安徽省安庆黄梅戏学校”改名为“安徽黄梅戏学校”。学校进一步明确黄梅戏是我们未来主攻目标,表演专业是重中之重。

二.清风吹皱一池春水(略)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交流 交往 交友

开门办学,是戏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方针。早在1956年开办安庆市演员训练班之始,三名主要教师,无一出身于黄梅戏。此后的师资队伍,一直保持着黄梅戏(含音乐、舞美)+京昆+新文艺及教育工作者这一基本结构。

1.主动走出去

(1)1958年8月1日学校成立,9月份安庆市领导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即安排五名教师(杨静芝带队),率表演学生27名、音乐伴奏学生6名赴江苏省戏曲学校进修学习。该校拥有京、昆、扬、淮、锡等诸多剧种教学班,尤以京昆见长。当时负责安庆市艺术学校教学班的是昆剧小生行当教师宋宣之先生,他与白云生是师兄弟,其舞台技术之娴熟,身段舞蹈之神韵,表现风度之儒雅,讲解内容之细腻,使艺校师生大开眼界。半年后(1995年2月)师生一同结业返校。

也就是在南京学习的这段时日,艺校师生第一次接触了戏曲身段可解剖成“一、二、三、四”的节奏韵律性教材,其影响了我校戏曲表演教学五十年!今天,男生“文身段”,谁人不会“这边一棵柳,那边一棵槐”?女生的指法、水袖等文身段组合也是在那时的基础上重新整理而成,并沿用至今。后来男女生的武身段“工架组合”,同样也是在节奏韵律性教材同一概念中由教师们编创而成。今天我们男女生文武身段一、二年级教材稳定,且质量保证,不仅得益于赴苏学习,也是后来老师们教学研究的成果。

(2)1964年,周福林校长上任不久,便率一个专业干部教师组成的学习团队先后赴上海(观摩京剧《红灯记》),北京、西安、四川,一边学习他校办学经验,一边观摩戏剧演出。回校后即以60班为试点,先后排练了《红灯记》、《芦荡火种》(后为《沙家浜》)、《江姐》。周校长几乎每天待在排练场,有时(因身体欠佳)靠在躺椅上指导和参与排练工作,俨然像个导演。他还经常向老教师求教。单雅君老师当时身负政治包袱,他亦不忌,向他学习司鼓技法,敢于接触并学习他们(还有凌祖培《红灯记》作曲、方起凤司鼓教学、单为《沙家浜》作曲)。

与此形成呼应的是副校长夏艺同志,不久又率一批师生观摩团赴上海,观摩学习中南局(陶铸同志)组织的现代小戏演出。1965年全校又掀起一股现代小戏热,60、62班共同排了《打铜锣》、《补锅》、《游乡》、《小保管上任》、《谈不拢》、《借牛》、《五岔口》等。

(3)复校以后(1978年),戏曲表演专业组织教师集体外出学习曾有数次之多。主要是先后三次分别赴山西、陕西、四川、上海之行。由此学校在移植剧目教材建设上,有了一个质与量的飞跃。如:《挂画》、《打神》、《痴梦》、《活捉》、《秋江》、《逼侄赴科》、《拾玉镯》、《宋江杀惜》、《夜奔》、《别洞观景》等等,在老师们的教学实践和教研活动中,结合我校及黄梅戏的风格形态,不断调整修饰,渐而成为我校的必修剧目教材。

2.热情请进来

(1)六十年代前期学校引进京昆名家可谓达到高潮。除了已有的陈鹤昆、张慧聪、徐丽云、李素秋、陈正国、万文华、李长喜、陶瑞之、张舜华、仇玉兰夫妇等,(有的提前离去:王世杰、严绮兰等)陆续还请来马云鹏夫妇、金丝猴夫妇、王晓东等著名京剧名家。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凤老师曾于60、80年代两次应邀来校讲学。

凡是外地来安庆演出的艺术团体,学校不仅组织师生观摩,而且多次聘请著名演员讲学或教戏。如:内蒙人民京剧团李万春先生在民众剧院就曾为全体学生作习艺讲学,他边做边讲,十分生动。在徐丽云等老师安排下,60班曾先后向江苏省京剧院一团赵云鹤、周云亮学习《八仙飘海》,向泰州京剧团学习《卧虎沟》,荀派传人宋长荣率淮阴京剧团来宜演出《红娘》,将一个善良活泼的丫环诠释得淋漓尽致。而他亲自来校讲学,把戏校崇拜荀派的一批学生推向了苦练的高潮。上海京剧院来宜演出,训甲班曾组织丁绍复、董文霞、朱学清向黄正勤等名家求教《百花赠剑》,八十年代以后经整理便成了我校优秀的剧目教材。

黄梅戏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少舫先生曾于62年、81年两次来安庆演出,都到校作学术报告。第一次是在第一练功房,全体学生席地而坐,聆听他侃侃而谈。他谈到《打金枝·闯宫》一场郭暧下场时水袖动作的设计,几下翻、撩、甩、砸,与人物心境情绪相结合,令人记忆犹新。并一再告诫学生,不要机械模仿,要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戏中,要演人物,以情动人。第二次是在戏校新食堂,主讲角色体验与表现的关系,以及语言(台词)技法。

80年代初王少舫、乔志良来校讲学

严凤英大师亦十分关心戏校成长。建校之初即来看望师生。六十年代中期赴安庆演出,还专程来校看望省黄梅戏剧团派来(60班)学习的小学员。在电影《槐荫记》(《天仙配》重拍)拍摄之时,他悉心辅导董文霞、夏承平。

严凤英大师辅导电影《槐荫记》拍摄工作

(2)复校以后,学校聘请各类专家到校讲学已蔚然成风。1986年3月安徽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鲍嘉同志作赴法访问专题报告,将国际画派风格和最新信息向师生们传递;安徽省艺校高级讲师朱凤仙女士为戏曲表演教师讲学三天,专题为“导演技术”;省艺校校长程功恩先生为师生讲“戏剧概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逯兴才为我校与该校联办成人大专进行专业考试,学校亦不放过机会,请他专题做戏曲现代形势的讲学。音乐专业先后邀请诸多名家或教学或讲学或同台演奏。校工会还曾聘请安庆师范学院和教育局有关教授、专家多次来校,为教职工做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艺术理论等专题讲座。

1988年暑期,市文化局盛邀川剧演员汪海来宜作短期教学,安庆市诸多中青年演员集中戏校小舞台,每天练功、学习,我校几位教师亦参与其间,此后教学剧目便多了《放裴》等。著名中青年黄梅戏演员吴琼、黄新德、校友名家周莉皆先后为学生做戏曲表演专题讲座。当年随四平剧团来安徽省团学习的王长安同志,深得王少舫亲授,可谓黄梅戏“王派东北小生”。新世纪初邀来学校,为安庆及其他市县剧团演职员讲学,声情并茂,精彩至极。

可以说,戏校多年来之所以不断地培养并向社会输送优秀人才,与其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频繁交流活动中,不失时机地强化教研、积极进取、完善自我分不开。

3. 校际交流 拓展视野

(1)80年代初、中期,校际间的互访几乎从未停止过。安徽省艺校以及湖北、江西、辽宁、山东、贵州、云南艺(戏)校均先后来我校访问交流,相互探讨艺术专业学校有关专业学制、教学方案及大纲、教学改革与管理经验等一系列共同关心的新课题。文化部教育司委托湖北戏校牵头,成立了中专《戏曲教育报》编委会,我校派员数次参加武汉理事会议,与诸多艺(戏)校共研教育改革大计。

张帆主任曾于1983、85、86年先后参加文化部组织的全国中等艺术学校“艺术理论研讨会”,参加讨论《艺术理论》教材和大纲的编写工作。此后不久,他个人克服困难,编撰了一本讲义,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尝试为美术专业学生授课,为正式教材出版以前进行了极有价值的教学实验。

1980年11月,金彡主任和陈中元老师赴南京,参加了由文化部教育司召开的全国南方片戏、艺校教材工作会议。会上组织观摩教学、实习演出、对口交流互相学习等系列活动。特别是在继承与发展、绝技与人物关系、行当特色训练、戏曲导演培养模式、戏曲表演体系等方面各抒己见,成了代表们十分关注的主题。

文化部科教司在北戴河举办的全国戏曲中等专业学校“现代戏教材交流会”,由朱学清、马扬全老师排练的(我市剧作家田砚农创作)《彭雪枫卖马》,由91级学生演出,曾在我省调演中获特别演出奖,本次各校带录像带交流并参赛,获得演出奖。

1990年,省文化厅艺术处戴处长带队,组织了省艺校(蔡传和、汪修才),我校(解正东、钱奕儒)赴江西、浙江、江苏、福建有关艺(戏)学校学习考察,广泛接触各校管理和第一线教学人员,互相交流办学经验和艺术教育规律,并带回华东片的艺术中专教育教学多方面信息,促进了九十年代中后期的教改工作。

(2)全国艺术中专学会,自九十年代中期,每年在不同学校召开校长年会,使得中专艺术教育教学的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致使全国中等艺术教育在九十年代末期,从教学管理到教育教学改革,都上了一个台阶。此后,艺术中专的业务管理统一由省教委(即教育厅)管理,不仅专业学制、教学环节日趋规范,还多次组织中等专业学校相关评估工作(如:教学管理、体育卫生、教学水平评估),使得现代艺术中专办学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办学水平稳步提高。我校就是在一系列评估工作的推动下,获得省级重点中专荣誉嘉奖。

学校获得部分奖牌

4.援助援建 全力以赴

五十年来,戏校与各有关文艺团体、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各有关单位、部门、民间团体、部队,或创作,或演出,或辅导,或教学,或建团建校,有求必应。

特别是全国各地黄梅戏剧团(含民营),先后无数次与学校联系人才需求和培训工作,有的还由我校派员协助招生。对他们送来的学员,不论一年半载,二至三年,学校都有求必应,并为他们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配合该团体,做好教学实施与管理,汇报演出或毕业演出等工作。可以肯定地说,全国各类黄梅戏剧团都无一例外地留有安徽黄梅戏学校学子的身影,他们将个人的艺术特长与黄梅戏艺术发展大业有机地结合,为剧团撑起了一片天。

诸多剧团经常因为一些专业赛事,历届学生经常返校寻求帮助,辅导、作曲、录音、化妆服装、剧本曲谱、音像资料等等,学校倾力提供,使其满意而归。他们荣获各类奖项,同时也是学校的一份荣光。他们返校或练功、练唱、排戏、录音,又回到当年学生般状态,几成校园一道新的风景线。

这里应着重提一下对湖北省黄冈艺校的援建工作。1985年底,黄冈艺校校长邱克一行十多人,在湖北省委提出“把黄梅戏请回娘家”的口号驱动下来到我校,提出协助他校开设黄梅戏表演专业的要求。校领导没说二话,安排教导处、教研室及表演教研组认真研究,将我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教学资料毫无保留地提供该校,以保证该校及时得到湖北省教委审批。1986年9月他们正式开学时,学校派方宝玲、单雅君、张砚芳老师赴该校任教一年,后来又有我市剧团派员陆续前往,使得他们黄梅戏表演专业得以连续招生,开创了湖北省黄梅戏表演教学的新篇章。应该说,“大黄梅意识”是我校数十年来值得自豪的办学精神品格。

新世纪之初,湖北省地方戏艺术剧院(现为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拟建黄梅戏剧团,从最初建团设想到正常运转前后五六年时间,我校戏曲表演专业几乎每届都有学生前往实习和就业。如今该团阵容多由我校输送,创演剧目名噪全国。第一个考进该团的96级学生程丞,早已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并于去年成为全国最年轻“梅花奖”得主。

四.哀丝豪竹 几成大业—— 教学 教研 教育

1.教学思想的更新

初办演员训练班,不久即开始进入剧目课教学了,或可称之为“围绕剧目课开展教学”的指导思想。

戏曲表演教学强调“归行归路”。京剧教学与黄梅戏教学,从一开始就是不同的路子。京剧以戏为核心,“以戏带功”,并且是以戏而最终严格地分行当。黄梅戏行当带有模糊性特点,自身所具备的戏尚不足以实用于配套教学。因此,是两条腿走路,即“以功促戏,以戏带功”。直至学生排了一两轮小戏后,才渐而分行。

大凡社会发展越高级,分工越细,短暂的黄梅戏历史无法与集各剧种之大成的京剧相比较。黄梅戏的表现形态也是粗略分工,模糊行当,不仅行当中出现多元化的“边缘”角色,就是演员本身,也多是“边缘”式演员。王少舫大师京剧工老生,到黄梅戏他是小生(二五褶子,袍带,官衣等)为主,兼演老生、花脸,甚至也演过绝对边缘行当的“金牛星”(电影《牛郎织女》)。严凤英大师主工花旦、青衣,但小旦、老旦无所不能。方言话剧《槐树庄》,她把一个农村妇女干部演活了。至今任何一个黄梅戏剧团,演员这种模糊的分工比比皆是,已成黄梅戏团体中一大传统特色。黄梅戏未来无论发展到多么高级的阶段,这种传统特色是不能丢掉的,也不可能丢掉,这是“山野的风”的固有特色,是戏曲赋予黄梅戏的天然品质,是“有规则的自由动作”(斯坦尼评价梅兰芳语)的最佳体现。

2.教学计划的衍变

1986年,校教研室主持召开了有关领导、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大型研讨会,在审视过去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了2—5年制实施性教学计划,以便满足来自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年限(学制)的要求。

1988年元月,文化部印发了《艺术院校的建设与改革方案》,对办学方针、任务、体制、课程设置、管理、教改诸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对学校三个专业的三年制教学方案再次进行了修订(表演88级始为三年制)。主要是在四个方面有所调整:

其一 政治、文化课时比重提高。舞美从24%提到 32.4%;戏音 24.7% 提到 30.2%,表演 16.5% 提到25.6%,但仍达不到文化部要求的分别为50%、45%、30%。

其二 扩大学生知识面,适应社会需求,为高校输送生源。

其三 注重舞台实践,发挥表演专业的纽带作用,各专业加强协作,共同为“一台戏”做出贡献。

其四 分年级,抓住各阶段教学重点,处理好“因材施教”和“重点培养”的关系。

1995年7月,文化部教育司重新修订了中等艺术学校《部分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试行)》(即白皮书),通知要求参照此计划,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各专业的实施计划”。学校四大专业又一次在各自教研室的牵头下,修订了本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1989年开始以团校挂钩的形式与安庆市杂技团联合招生,学生由杂技团自行培养,学校提供教学计划,阶段性进行教学检查,并进行学籍管理。安庆杂技团历史悠久,安庆又是个杂技人才辈出的故乡(中国杂技家协会主席夏菊花即潜山人;许梅花为中国唯一杂技世纪之星,她也是团校挂钩招生、享受中专文凭的第一批杂技班学生。从此结束了剧团独立培养的历史。学校升格以后正式开设杂技专业,此为后话),他们团的教学方法及成果有目共睹。根据他们招生年龄、分别设有五——七年制。为开办好杂技班,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的兰天还到安庆做过专题调研。

安庆舞蹈专业教学历来是弱项,与时代发展很不协调。2003年,学校扩大专业设置,首创“中国舞”专业科(四年制),为提高办学质量,以聘请省级专家为主的师资队伍,实行教学督导(方文虎)负责制,集教学、政治思想、生活管理于一体,开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之先河,成效斐然,圈内外人士十分赞赏。

早在新世纪之初,学校为了拓宽办学渠道,向省教育厅申报并获批了“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于2005年正式与有关企业联手合作,定向招生五十余名(设两个班)。这也是我校首届旅游专业教学新课题。

为了提高办学层次,满足社会对就业的需求,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学校自1998年起,先后与省教育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合作办学,开设了大专层次的各专业类型班级;如教育学院成人脱产(两年)及业余(三年)的音乐教育、演唱、美术绘画专业;中国戏曲学院成人业余(三年)戏曲表演专业;安庆师范学院戏曲表演、舞蹈、音乐(3+2)五年一贯制大专等。为此学校专门设置机构“大专办公室”予以管理。自此学校用了十年的时间,逐渐完善了由中专教学向大专层次过度的教学形态。

3.教学大纲的漫生(略)

4.自编教材的艰辛

随着各专业教学计划、部分教学大纲的出台,学校教学管理渐而步入常规化。从音乐、美术专业看,他们的教学模式,皆有借鉴他校、社会出版、流通的教程、教材可循。唯戏曲表演,主要是凭着教师的个人业务阅历(技术)和经验,教学中的随意性在所难免。黄梅戏又只此一家,六十年代初期能借鉴使用的教学资料真是少之又少。学校图书馆曾购进一点与戏曲相关的书籍,如白云生著《戏曲的唱念和形体锻炼》(1961年出版),还有盖叫天的《粉墨春秋》、梅兰芳、程砚秋以及不少著名演员的谈艺录。那时的老师很少看这些书籍(因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学生看的也许比老师还多点。

进入八十年代初,文化部教育司在南京召开南方片艺术院校戏曲教材工作会议以后,北京上海等大的艺术院校才开始组织人力编写戏曲表演专业教材,我们所知并开始试用的有《戏曲表演身段基本功》、《戏曲表演毯子功教材》、《戏曲筋斗练习法》、《戏曲把子功》、《戏曲武功教程》以及“水袖”等。以上这些教材,对学校后来的教学实践、教材编写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些程式性的组合,如:功架、指法、水袖、扇子、武身段套路等,通过相关教研活动,不少教师都在自行编撰,并开始运用到教学之中。

1985年,教学研究室组织了一次全校性各专业教学部门的自编教材、讲义和教学资料的展览,这是一次对教材编撰工作的大检阅,也是体现教师们在困境下努力学习、钻研理论、提高学术水平的大练兵。所展教材、讲义及有关辅助性教学资料蔚为壮观,甚是喜人,可以看出诸多老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学校教学建设工作默默地作出奉献。

戏曲表演专业身段教研组十分活跃,当时在向外地院校学习以及回忆过去所学所教的前提下,自编了男女“水袖”、“指法”、“折扇”、“宫扇”等多种教材,其中马永琴、朱学清、丁绍复、邬顺成、李梅青表现尤为突出。还有高德笙的《林冲夜奔》,龙光景的《丑行身段》,采用了照片图解,质量颇优。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究竟如何进行身段训练,教研组多次开展教研活动,确定第一学期不分文武,只称“身训”课,以武身段中的“工架”为主要教学内容,辅以“圆场”、“台步”的项目训练,一(下)以后文、武身段再行分开教学(男女相同):

学期 一(上) 一(下) 二(上)二(下)课别与内容身训课(工架组合、台步、圆场)文身段:指法 水袖 折扇武身段:走边 趟马 起坝

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还可灵活安排补充教材,如:武身段中“器械”下场花、刀枪组合、“扑水”等,文身段中宫扇(团扇)、手绢、各类步法等。

唱念课教材更具我校特色。六十年代老艺人教唱,一般只发单篇,没有曲谱(老艺人也不识谱)。有时今天学唱的,与昨天教的就不一样,他们随口即唱,已成习惯。好在不少教师,如郑雪、凌祖培、单雅君等,他们记谱作录并整理成集。八十年代前期,唱念课仍然还维持了这一基本教学方式,以口传教唱为主,但已为唱念教师提供了录音机、配以伴奏带。第二代唱念教师大都已经识谱,许多男教师(潘启才、程兆林、何家铎、潘文格)还可带高胡上课堂伴奏。

1985年,学校教研室还聘请王文治先生整理刻印了《男女唱腔选集》一套(男一册、女二册),集传统、改编、新编唱腔于一体,贯串由浅入深、循序渐近的原则,刻印了数百套发给师生,从此唱念教学延续20年趋于规范,直到2007年新的《男女唱腔教材》正式编印成册。

此后,学校各专业(含文化课)皆有不少自编教材、讲义出台。这几十种教材,是学校一笔价值颇高的无形资产,由于经费不足,不能刊印成册,老师退休后有的带走了,有的流失了,十分可惜。

上世纪80、90年代,在校教研室、教导处(教务科)率领下,教材室和音响室分别积累了近千种文字、曲谱、音乐、音像教材和教学资料,并且妥善保管,为教学做了重要贡献。

5.招生与就业(略)

6.突出特色教学

(1)艺术类中专十分重视课堂的特色教学。戏曲表演专业课教学,男女有分有合。如:把子功、剧目课;唱念有分有合,以分为主;身段、腰腿、毯子功一般分开。所有课程必须根据内容(项目)由弱渐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教学阶段环环相扣,才能保证达到后一学期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到二年级(或二下)的时候进入剧目课教学。由于它是综合专业课,是机械零部件经加工后的“装配”工序,备课阶段须一丝不苟,严谨异常。教学中主要采取分组与单个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前者可优劣互动,以优促差,互相竞争,“抓两头带中间”齐头并进;后者属于“重点培养”对象,必须加课“吃小灶”,很多技巧、特技必须专项训练,有时甚至采取近似“严酷”的教学方法(这与竞技体育训练别无二致)。剧目课是介于课堂教学与实习课之间的学习内容,是所设诸课的重中之重,它将通过一系列课内程序:剧本分析,训练台词唱腔,初排、细排、合成、小响排、大响排,最后走向舞台(彩排和演出)。于学艺者来说,它应是一个良性循环之链,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梯。由于剧中大小角色承担任务程度截然不同,前期不同训练的方法和效果在此时便凸显出来。(在此须强调的一点是,强训与“体罚”是有明确界限的,前者重于“训”,后者在于“罚”。)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以艺术素质为唯一标准,学生渐而“归行归路”(归生旦净丑之行,归文武之路)。尽早找准各自舞台定位的问题,与未来的学习所攻方向是大有裨益的。

音乐专业,最早学校开设时称之为“戏曲音乐伴奏”(戏音)专业,是依附并同步于戏曲表演,以训练戏曲乐队,参与剧目伴奏为目的的。它主要是组建戏曲乐队的“建制”,完成一个整体艺术作品的创造。当然,对每个人的要求必须是合伴奏的集体意识加上个人所操乐器的技巧技能。音乐专业课堂授课一般是三种类型:第一是一对一上课,每周会课两次左右,其他全靠自练,下堂课老师在你自练的作业基础上予以纠正,并将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第二即合伴奏课,练习专门合伴奏曲(如表演专业正在排的戏之曲的练乐);第三,参与戏曲伴奏,即响排,乃至彩排演出。

美术专业,基础课“素描”,是训练基本功的主课。抓线条,明轮廓,分明暗,重主体。临摹、色彩,创作(设计)以及现代的平面,电脑设计等。美术专业在学习阶段,要有目的地外出写生,采风,以强化训练学生捕捉大自然色彩、风光、人文形态的能力。美术专业较着重于个人的创造能力,因为它的作品基本是个体完成的。至于舞台美术专业(复校时是“舞美”,后又改回为“美术”),到后期,也需随表演专业的实习同步教学。也就是说,安庆艺校很长一段时间是围绕黄梅戏表演专业而进行教学的。

职业艺术家创作的不同历程,也培养了他们不同的个性品格走向。演员偏重于群体意识,较重于朋友义气;美术工作者独来独往,且善于独立思考,独立解决自身问题;音乐工作者介于两者之间。

(2)艺术教育既有内容要求的严谨性,同时又存在因学生的能力差异、教师的不同方法、艺术上的见仁见智,在衡量标准、质量要求上有较大弹性的空间存在。一个角色,一段演唱,老师因经验和阅历不同,就有不同的解释。学生也因各人条件不同,理解力和表现力不同,呈现于舞台上必有彼此差异。因此在处理教材和课堂教学方法上,就有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在音乐的曲目和美术的作品教学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我们须给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些“自由”的空间,往往用“比较”的手法,是解决这种直观性教学的最有效手段。好与差,强与弱,优与劣,在比较中说明道理,学生最易接受。我们在教学中,也采取了许多的“评价”手段,以促进教学相长,互为作用。因此,艺术教育“直观性原则”很重要,老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以加强自身的示范、示奏、示演能力。

(3)教学观摩是我校长期坚持的一项教研活动。无论各专业课、基础课、文化课,还是音乐会、美展、剧目彩排演出等等,经常进行听看课和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听看课和公开课教学,组织必要的讨论。开展此类活动,对青年教师的促进极大。我校专业教师大都未经过师范类学习,许多是由艺术创作第一线而转入,组织听看课活动,组织他们撰写教案,依循教学大纲,规范教学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音乐会、美术作品展览和剧目彩排,更能促进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到了90年代后期(始于98年),每年元旦期间,组织一届全校性“校园文化艺术节”,由于它融专业、体育、娱乐活动于一体,既有全校性大型表演展示(览)节目,又有各专业(含公共课)班级自身特色的中小型赛事活动。它不仅展示了实践课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更是全面调动了师生们业务进取的积极性。

7. 教研活动及成果

(1)“摸石”阶段(略)(2)彪炳阶段(略)

(3)“科建”阶段

2004年,校办第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正值戏曲表演科举办全体学生唱念比赛,并将此活动纳入艺术节项目之中。学校领导抓住契机,召集教师开展唱念教学的研讨会。会上大家一致要求学校整编规范的唱念教材。恰逢安徽省教育厅中专师范处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我们立即修改唱念教学大纲,组织力量编写教材。经我校申请,省教育厅“教中专函(2005)30号”文件正式公布了我校这套教材列入“省级立项课题”大名单。2007年正是学校捉襟见肘之时,校方找到老校友赵鸣春先生。他是1960年随四平黄梅戏剧团学员来校代训学生,四十余年来一直牵挂母校,心系黄梅。当他听说学校刊印教材经费困难,爽快应承赞助五万元,将陈中元主编的《男女唱念教材》印制成册,终于了却戏校人多年来的一大心愿。该套教材不仅规范了唱念这门专业主干课的教学,还在文艺团体及社会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并使用。

2007年学校自编《男女唱念教材》

8.德育体育工作(略)

五.实习实践实绩(略)

结束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重天。2011年4月,戏校正式升格为“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同年招生高职班,9月份开学即搬迁至新校址。

六十年过去了,历史微笑着向我们告别。她那亲切朴实的眼神充满着对未来戏校人的企盼和希望。六十年的历程犹如一部振慑人心的史剧,在中国剧坛上编织着万千学子的艺术梦网,导演着数代师者的风范,演绎着一篇篇教与学的华章。

今天,学院将继续为黄梅戏时代的发展努力奉献,可谓薪火相传,力保黄梅戏舞台上仍然是他们驰骋的天下。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

注:照片由刘奎石、马自宗、王文昭、程绪斌、桂世英提供

猜你喜欢

黄梅戏戏曲专业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戏曲从哪里来
黄梅戏《中国梦》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黄梅戏《祝福》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