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分析
2018-07-04邵长振
邵长振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以老年群体最为多见, 并且女性发病几率多于男性[1]。其临床病理是受骨质酥松症影响, 在外力等因素条件下, 引起股骨颈骨发生骨折, 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2]。本文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 每组45例。参照组中男28例, 女17例;年龄65~80岁, 平均年龄(72.20±5.24)岁。实验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6~90岁, 平均年龄(74.32±6.26)岁。两组患者均经X射线检查诊断为移位型股骨颈骨骨折, 同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 排除患有严重心肾功能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实验组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进行硬膜外麻醉, 取侧卧位, 选取合适的部位作为手术切口, 控制切口大小, 减少出血量。切除关节囊, 在视野中充分暴露出移位的股骨头及要进行替换的髋关节, 切除周围残存的关节囊、滑膜, 使用医用髋白凿取出股骨头, 将人工髋关节植入适当位置 , 并保持准确的外斜 45°[3]。
1.2.2 参照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同对照组术前麻醉、切口等操作保持一致, 将患者髋关节内的大转子保留;将暴露的关节囊切开, 旋转患肢, 探查骨折处, 钻入股骨头拉离髋白截断韧带后取出股骨头, 然后根据患者术前检测, 选取合适的假体放入准确位置。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个月Harris评分、4个月Harris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参考文献[3],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分别为(35.24±11.24)min和(2.12±1.32)h, 明显长于参照组的(30.12±10.02)min、(1.42±0.78)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个月Harris评分和4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患者中治愈30例, 有效13例, 无效2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参照组患者中治愈20例, 有效15例, 无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7.8%(35/4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参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下床活动时间(h) 2个月H a r r i s评分(分) 4个月H a r r i s评分(分)实验组 45 35.24±11.24a 2.12±1.32a 91.23±2.23a 95.42±3.34a参照组 45 30.12±10.02 1.42±0.78 84.56±3.46 90.23±4.67 t 2.2809 3.0626 10.8697 6.0639 P 0.0250 0.0029 0.0000 0.0000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n(%)]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 以老年群体最为多见, 并且女性发病几率多于男性。其临床病理是受骨质酥松症影响, 在外力等因素条件下, 引起股骨颈骨发生骨折, 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和生命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其临床体征为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伴有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4-7]。目前临床上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主要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减轻患者痛苦, 但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显著[8-1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这种新型创伤性较少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受到患者与医生的关注, 将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治疗中, 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 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效率[13-16]。本次研究表明, 对比发现,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分别为(35.24±11.24)min和(2.12±1.32)h, 明显长于参照组的(30.12±10.02)min、(1.42±0.78)h,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个月Harris评分和4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43/45), 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8%(35/4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相比, 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有显著疗效, 临床治愈率较高,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刘欢欢, 关亚军, 王巧霞, 等.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 37(6):1457-1458.
[2]兰平文, 刘跃洪, 刘树平,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医药前沿, 2017,7(19):63-64.
[3]伍松涛.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对比.河北医学, 2015(6):998-1000.
[4]徐鲁, 余华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5(10):46-49.
[5]尹巍.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心理医生, 2017, 23(10):147-148.
[6]段军富, 王博, 郑成胜,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22(1):26-27.
[7]郑维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对比分析.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2):2759-2760.
[8]杨小峰.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比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中国农村卫生, 2013(3Z):182-183.
[9]阎戈, 王愉思, 徐勇强,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照观察.中国医药导报,2012, 9(5):164-165.
[10]李坤, 宋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比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3):45-48.
[11]刘振青, 朱东海, 葛武.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对比观察.安徽医学, 2013, 34(5):606-607.
[12]唐跃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重庆医学, 2010, 39(6):727-728.
[13]齐新德.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7):147.
[14]童维.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3):603-604.
[15]肖可明.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6):20-21.
[16]高义斌, 李银娜.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