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浇灌致富树专家为丽江油橄榄产业绘蓝图
2018-07-04王雯慧
本刊记者|王雯慧
油橄榄产业是丽江市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带动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2018年5月19日至23日“科技列车云南行”在丽江期间,专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举办座谈培训等活动,为丽江市的油橄榄产业出谋划策。
“科技列车云南行”白术群高工(右二)在丽江考察油橄榄种植。
橄榄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近年来,随着橄榄油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食用油认知程度的提高,橄榄油已成为深受欢迎的食用油产品。油橄榄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橄榄油就榨取于其果实。
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我国对其早有记载。据《酉阳杂俎》卷十八载:“齐暾树,出波斯国,亦出拂林国。拂林呼为齐虚树。长二、三丈,皮表白,花似轴,极芳香。子似杨桃,五月熟。西域人压为油,以煮饼果,如中国之用巨胜(芝麻)也。”其中,“齐暾树”指的就是油橄榄。油橄榄在我国种植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1964年3月3日,周恩来总理从阿尔巴尼亚带回了象征和平友好的10680株油橄榄树苗,并在云南省亲手种植。如今,在美丽的云南丽江,油橄榄产业已经是当地的重点产业之一,在带动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适宜种植油橄榄的区域划分为一级适生区和二级适生区,丽江市处于金沙江干暖河谷凉冬地区的区域为油橄榄种植一级适生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与油橄榄原产地地中海地区的纬度基本相同,每年有2700小时的光照时数,没有严寒,避免了油橄榄生长期间的冻伤侵害。同时,又具备油橄榄树生长所必须的冬季蓄冷量;土壤是适宜油橄榄生长的中性偏碱沙壤土;位于玉龙雪山脚下、金沙江畔,灌溉便利。但丽江油橄榄产业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科技资源匮乏等问题。
2018年5月19日“科技列车”驶进云南,送科技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解决技术问题、服务创新创业。在分会场丽江,“科技列车云南行”科技专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举办座谈会等活动,为丽江市的油橄榄产业出谋划策。
实地调研 “问诊”企业现状
丽江市种植油橄榄的历史已有五十多年。1969年,丽江的农户便开始零星地种植油橄榄,但当时由于缺乏科学的种植技术及加工生产设备,导致产业停滞。从2003年开始,丽江齐乐天然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始在玉龙县、永胜县大规模种植油橄榄,使产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尚未形成规模。
2014年,根据油橄榄产业发展的需要,丽江市委市政府制订了《丽江市油橄榄产业规划》,2016年丽江市林业科技部门制定了《油橄榄栽培管理技术》地方标准,2017年《丽江市油橄榄良种示范推广》取得了丽江市科技局成果认定。
据悉,2016年,丽江全市油橄榄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鲜果产量达到40余吨,生产特级初榨橄榄油5吨。截至2017年12月,丽江市共取得油橄榄种植、加工及外观设计等专利8项;有 2家企业获“省级龙头企业”称号;从2011年至今,林业科技部门共培训企业技术人员及种植户1000余人。
5月21日上午,“科技列车云南行”专家组成员中粮营养健康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食品粮油加工专家白术群及丽江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前往玉龙县田园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实地查看了位于玉龙县大具乡的油橄榄种植基地。据丽江市林业局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2012年进驻丽江发展油橄榄产业,为当地的油橄榄产业发展带来了资金及技术。白术群现场考察了该种植基地的油橄榄种植规模、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基本情况,并建议企业要改进压榨技术,提高压榨率,增加油橄榄种植效益。
21日下午,白术群一行来到三全油橄榄开发有限公司,就油橄榄精深加工现场进行调研考察,实地查看了企业在建的工厂及油橄榄加工设备。白术群研究员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在发展产业的同时重视环境保护,做好油橄榄加工废水、残渣处理;二是企业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对接,提出技术需求,与有关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合作,通过共同研发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
学术座谈“把脉”产业发展
“白老师,我们国家进口橄榄油吗?”
“我们从哪些国家进口橄榄油,主要是做什么的?”
……
见了专家,仿佛大家有问不完的话题。针对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前景及发展,5月22日上午,“油橄榄标准化栽培及产品精深加工”座谈会在丽江市林业局举行。
座谈会上,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余子哈在介绍丽江市油橄榄产业情况时说,丽江市油橄榄主要采用规模发展为主体,零星发展为补充、高标准、高质量建设种植园的原则,多模式进行产业发展。
2004年以后,丽江市经过不断摸索,引进先进技术,拓宽种植区域,截止到2017年12月,丽江全市种植面积达到7万余亩。但目前也存在着油橄榄种植效率低,现有的设备和人员难以满足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存在技术弱点等问题。
“科技列车云南行”专家组成员白术群围绕我国橄榄油进口情况,橄榄油加工情况及食品精深加工相关技术和前景进行学术报告,并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我国粮食进出口情况,及油料作物加工等内容。
白术群说,目前我国多数橄榄加工企业为初加工,附加值低,竞争力弱,缺乏科技创新,这严重影响了当地油橄榄产业的发展。白术群建议,丽江市在发展油橄榄产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科学规划油橄榄产业链的各环节,因地制宜,农旅结合,加工引领,环保先行,在促进油橄榄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永续保障丽江的绿水青山造福万代。大力扶持重点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抓住橄榄油加工企业这一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丽江高原特色现代油橄榄产业。
“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完全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企业在加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把好质量关,提高产品利用率,使其效益最大化。”白术群说。
玉龙县洪门村专业合作社代表说:“我们村目前也在发展油橄榄产业,这次学习的机会很难得,白老师的报告让我的思路开阔了许多,以后我们会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希望能在油橄榄种植中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
“科技列车云南行”油橄榄标准化栽培及产品精深加工学术报告会。
绿色发展 打造丽江新名片
“白老师您什么时候还来丽江指导我们的油橄榄产业?”
“产业的问题不是三两天能够解决的,这一次主要是通过“科技列车行”活动建立联系,以后我还会来丽江考察,也欢迎大家去北京交流,我们通过长久的联动一起来把丽江市的油橄榄产业做得更好。”白术群说。
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丽江市林业部门对油橄榄产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据悉,下一步丽江市将按照“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油橄榄产业健康发展。
一是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建设高效种植园,促进油橄榄种植园高产稳产,推动油橄榄产业发展,为打造“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将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与油橄榄产业发展相结合。金沙江流经丽江市615公里,流域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为油橄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金沙江沿江一线生态脆弱,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当地居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经济发展缓慢,生活贫困。将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与油橄榄发展相结合,不仅能推进油橄榄产业发展,还能使当地贫困户学习到科学的油橄榄种植管理技能。
三是积极开展与先进省区的技术交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丽江。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学习,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丽江市建设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益的现代化特色产业园,为油橄榄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丽江油橄榄”新名片。多方位宣传丽江市油橄榄产业,包装打造丽江市特色品牌油橄榄产品,支持丽江市油橄榄产品知名度,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建设油橄榄精品庄园,集参观、学习、体验为一体,结合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展示丽江油橄榄高原特色、有机无污染等亮点,从而打造“丽江油橄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