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2018-07-03黄伶俐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缝隙胃肠道消化

黄伶俐 江 洪

(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内镜技术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发展,消化内镜作为一种重要的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其具有创伤小、直观准确的优势,在消化系统检查和治疗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但其作为一种侵袭性的操作,且由于其特殊的操作方式,难免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心理上的恐惧,并可能出现一定的并发症。因此,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非常重要,但目前传统的护理方法效果欠佳,临床需要更完善、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有文献报道[1],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中效果显著,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笔者就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展开研究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现将研究情况回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消化内镜室诊治的患者192例,,纳入标准[2](1)入院均进行内镜诊疗。(2)无合并消化道大出血、肠梗阻、胃癌等严重的并发症。(3)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3](1)合并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2)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3)有艾滋病、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对症护理、心理护理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从患者入院开始到出院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具体如下:

1.2.1 成立无缝隙护理团队 由我科所有护理人员组成,并根据其工作年限、工作能力、专业知识等进行分组,其中护士长担任全面质量管理负责人。所有成员都进行内镜诊疗技术、操作技术、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文书书写以及相关专业护理技术等培训。

1.2.2 消化内镜诊疗护理路径管理 (1)入院评估和引导:评估患者身体、心理状况、用药情况、压疮风险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并向患者介绍内镜诊疗相关内容、指导患者用药、腹部按摩的那等。(2)内镜诊疗前护理:主要是核对患者预约信息,将患者接送到诊疗室,指导评估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等;(3)内镜诊疗中护理:指导患者良好配合内镜诊疗过程,讲解内镜诊疗方法过程、帮助患者摆放体位等,(4)内镜诊疗后护理:完成患者术前术后的交接,评估患者术后心理、生理状况,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术后指导患者饮食、活动等,并以书面形式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用药、饮食、运动方案;(5)医护结合: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做好医生与护士的交接工作;(6)质量管理:对护理的措施进行质量评估,在护理中严格控制护理质量,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方案,真正做到无缝隙护理。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疗效标准 患者护理满意度采用我科针对患者就诊各个环节专制的就诊体验调查问卷评估,按照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进行评估。满意度=[(非常满意人数+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通过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且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68±1.84)和住院时间(2.50±1.08)明显低于对照组(12.52±2.35,3.26±1.1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58,P=0.00)。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0,P=0.04)。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消化内镜在提高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技术水平,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同时,其风险也不断增大。由于患者缺乏对消化内镜知识的了解,其侵入性、特殊性的操作使患者产生心理恐惧,并能造成患者身体不适、恶性呕吐、呛咳、出血等多种并发症,重者还可能导致胃肠穿孔,对患者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4]。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但传统的护理模式不符合内镜诊疗护理要求,缺乏灵活性、时效性、预见性、程序化护理,常出现病情评估不准确、关键环节遗漏、胃肠道准备不充分、交接班失误等问题,因此护理效果较差,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护理满意度较差。有文献报道[5],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中护理效果显著,分析其原因: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具备专业的护理团队,并进行了严格专业的培训,对患者进行入院到出院的无缝隙化护理,护理方法具

有灵活性、时效性、预见性,进行程序化护理,严格管理消化内镜诊疗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消除了患者心理恐焦虑惧情绪,提高患者诊疗配合度,术后指导患者用药、饮食、运动等使患者病情得到快速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究笔者就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综述所述,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 考 文 献]

[1]徐宏蕊. 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 郑州大学, 2015.

[2]李潇潇. 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分析[J]. 大家健康旬刊, 2016, 10(11):269-270.

[3]戈晓梅. 无缝隙护理质量管理在消化内镜诊疗患者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7(14).

[4]杨洪彬, 杨越, 刘婷婷,等.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管理, 2015, 35(2):76-77.

[5]徐锦红.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6(12):1613-1615.

猜你喜欢

缝隙胃肠道消化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雨的缝隙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
从文本的缝隙挖掘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