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
2018-07-03李晓林文博
李晓,林文博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推拿科,浙江 杭州 310005
功能性便秘是小儿高发疾病,膳食结构、生活习惯等的改变,产妇产后乳汁缺乏让婴儿提前进入人工哺乳,都会导致小儿便秘发病率升高。相关国内外研究发现,临床针对小儿便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生物反馈疗法、灌肠、肛栓、中药治疗等[1~2]。饮食调节、排便训练等均需要时间调整,但小儿依从性差,对部分缓泻剂极易产生依赖,易增加治疗难度。中医推拿手法具有易学易行、简单有效、无副作用等特点。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月~12岁,平均(6.69±3.74)岁;病程6~30天,平均(18.95±5.42)天;实证型18例,虚证型22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月~12岁,平均(6.58±3.88)岁;病程7~28天,平均(18.82±5.59)天;实证型16例,虚证型24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3]中的相关标准拟定:①小儿排便次数每周≤2次;②在自己能控制后每周至少发生1次排便失禁;③患儿曾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影像学检查可见直肠内有大量粪便堆积,呈团块状;⑥巨大的粪便足以堵塞马桶出口。4岁以下儿童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条,症状持续时间超过1月者,即可诊断;4岁以上儿童须满足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确诊前至少2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可诊断为此病。
1.3 辨证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的相关辨证标准拟定:①实证便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多日一解、腹胀满,患儿伴或不伴腹痛。乳食减少、心烦口臭,唇赤干燥,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沉数有力。②虚证便秘:大便秘结但不干,排便费力,患儿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唇舌色淡、食少纳呆,舌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1.4 纳入标准 ①年龄<12岁;②符合诊断标准和辨证标准;③经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肛门狭窄、甲状腺功能弱、先天性巨型结肠等引起的器质性便秘;②已经采用其他方式治疗;③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同时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治疗。年龄在1周岁及以下患儿,每次0.5袋;年龄在1~4周岁患儿每次1袋;年龄在4周岁及以上患儿每次2袋。温水送服,也可加入婴幼儿食物、饮料、牛奶等中服用,每天3次。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推拿治疗。①实证便秘:分别按揉天枢、清大肠100次,推四横纹100次,揉肺俞100次,推揉尾椎骨端300次,分别下推七节骨以及清胃经300次,分别揉膊阳池以及退六腑300次,顺时针按摩腹部5min。②虚证便秘:下推七节骨500次,分别揉上马以及补脾经500次,推上三关300次,分别按揉膊阳池以及清大肠300次,揉尾椎骨端300次,从下到上捏脊5次。按、揉、推治疗时需注意手法轻柔、平稳,可采用滑石粉剂为介质润滑后按揉,保护皮肤,穴位选取均选择左手侧,足三里穴位取双侧,治疗需中病即止,避免过伐正气。
5天为1疗程,2组均治疗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①2组临床疗效;②不同证型患儿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参照《辨证选穴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病的疗效比较》[5]评分标准,根据证型的主症、次症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中医症状越严重。③排便困难程度积分,参照《便秘症状评估表》[6]评定症状积分:按照排便难度、大便性状、排便时间、排便频率赋值,按照症状从轻到重分别赋值0~3分,分值越高,排便越困难。④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3月复发率。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辨证选穴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病的疗效比较》[5]标准拟定。治愈:患儿恢复正常排便,每天1次,大便性状正常,质软成形或呈糊状,排便通畅;显效:排便频率增加,达到每周4次及以上,偶见排便困难;有效:排便次数在治疗前基础上每周增加1次,便秘症状有所改善,但排便仍较困难;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不同证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实证型、虚证型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
4.4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
4.5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3月复发率比较 见表4。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7.5%,治疗组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3月复发8例,复发率为20.0%;治疗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不同证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表2 2组不同证型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对照组(n=40)治疗组(n=40)证型实证虚证实证虚证n 16 24 18 22治疗前2.37±0.55 2.08±0.63 2.31±0.58 2.15±0.77治疗后1.46± 0.36①1.32± 0.44①0.83±0.21①②0.68± 0.26①②
表3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3 2组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比较(±s) 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 别对照组治疗组n 40 40治疗前11.56±3.63 11.85±3.27治疗后4.21± 1.52①2.73± 1.41①②
表4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5 讨论
经国内外专家研究发现,小儿功能性便秘对小儿消化系统有诸多不良影响,且粪便潴留时间过久,毒素重新吸收后会导致全身症状的发生,如记忆力降低、遗尿、贫血、应激能力降低等,同时还可引起直肠溃疡、直肠炎症、肛裂等,给患儿造成极大痛苦[7]。西医治疗主要是采用微生态制剂、促动力药物等,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疗效及安全性、依赖性等对其应用产生限制。中医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疗效显著,具有简单易学、安全经济等优点。
中医学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与五脏六腑息息相关,主要涉及肺脾胃。病机为邪滞大肠,气机不畅,腑气不通或脏腑精气不足,脾失健运,肠失温润,推动无力等致大肠传导失司,发为此病。小儿便秘按照中医理论可辨证分为实证便秘和虚证便秘,根据证型选用不同穴位和推拿手法,实证以清热消积通便为主,虚证以益气养血、润肠通便为主。实证便秘患儿按、揉、捏、推天枢、清大肠、四横纹、肺俞、尾椎骨端、七节骨、清胃经、膊阳池、退六腑等,具有清实火、退热除烦的作用;推尾椎骨端、七节骨可调节大肠功能,清热通便。诸穴推拿共奏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虚证便秘患儿按、揉、捏、推七节骨、上马、补脾经、上三关、膊阳池、清大肠、尾椎骨端,具有健脾调中、补血益气的功效;结合捏脊,可调节阴阳平衡,理气血、通经络、和脏腑,固本培元。脊柱两侧包含足太阳膀胱经、夹脊穴,与督脉共同作用,能保证气血津液运行通畅,调节机体阴阳平衡。捏脊是通过捻、推、捏等手法对督脉、膀胱经产生作用,激发机体阳气,调畅气机,调理脾胃。现代临床医学也证实,脊柱双侧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与体内脏器相连,不同的推拿手法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产生刺激,对局部浅表血液供应有改善作用,加速血液循环,强化细胞和组织代谢,进而对深层神经根产生刺激,促进排便[8]。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同证型中医证候积分、便秘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基于中医辨证的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疗效明确,可明显改善患儿便秘,促进排便,且操作简单可行,依从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复发率低,体现了中医治疗此病的优势和前景。
[1] Koppen,Ilan J.N.,Lammers,et al. Management of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Children:Therapy in Practice[J]. Pediatric drugs,2015,17(5):349-360.
[2] 齐永福.小儿推拿联合乳果糖口服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70例疗效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7,37(3):37-39.
[3]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肛肠外科学组.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与治疗流程[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1,32(8):629-630.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94~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8-199.
[5] 吴霞.辨证选穴推拿与传统推拿治疗小儿便秘病的疗效比较[J].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5):96-97.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355.
[7] 陆燕玲,熊一清,许丽,等.清泄按揉法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393-395.
[8] 刘南飞,郭思佳,封继宏,等.推拿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7,23(19):390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