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治疗观察
2018-07-02项周杰
项周杰
【摘 要】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最近几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常规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针对性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深入观察。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1
冠心病与肺心病的患者主要为老年人,为此,冠心病合并肺心病出现的几率极大。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人数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冠心病合并肺心病致死率极高,病史较长,并且疾病症状可以相互影响或者掩盖,为此,需要综合患者具体的临床表现与有关检查才能确定治疗方法[2]。本文作者对我院50例应用针对性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作出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应用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针对性治疗的者设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0例,男24例(80.00%),女6例(20.00%);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69.46±2.37)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12.32±1.72)年。观察组30例,男21例(70.00%),女9例(30.00%);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69.74±2.53)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2.38±1.78)年。组间一般资料作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主要接受低流量吸氧及化痰等治療。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前提下增加应用针对性治疗:主要给予患者抗生素(左氧氟沙星及头孢曲松等)抗感染治疗。其中头孢曲松静脉给药,每隔1d给药1-2g,每天最高剂量4g;左氧氟沙星口服,1次/d,0.5g/次。如果患者病情较严重,则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如果患者血压水平较高,则给予降压药(比如卡托普利、硝普钠等),其中卡托普利口服,12.5mg/次,2-3次/d;硝普钠静注,根据体重0.5μg/kg调整药物剂量。如果患者为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者,静滴西地兰、速尿与硝酸甘油。同时还给予患者丹参注射液:取4ml丹参注射液与20ml 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滴,1-2次/d,连续治疗30d。
1.3 临床效果判断标准
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超过80%,呼吸困难显著改善,判断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下降在50%-80%之间,呼吸困难有所改善,判断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心绞痛发作次数无下降,判断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取SPSSl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取百分比方式表示计数资料,并进行校验,P>0.05时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组间对比,p<0.05,具体可见表1。
3 讨论
当前,临床尚未产生治疗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特效药,通常采取对症治疗方法[3]。基于常规治疗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予针对性治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效果[4]。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时,患者通常会存在感染的现象,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由此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对感染进行控制,避免病情继续恶化;此外,给予患者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心脏负荷,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病情过于严重,给予血管紧张素、强心剂及利尿剂,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避免血压过高影响心功能[5]。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应用针对性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陈娜,黄俊坚.71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JJ].当代医药论丛,2016,09(04):397.
李辉.联合使用丹参川穹嗪治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6(08):229-230.
赵群.硝酸甘油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5,09(10):95-96.
杨建梅.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01(12):551-552.
雷娜.规范治疗方案对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18(14):603-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