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疗中的价值
2018-07-02顾伟勇
顾伟勇
【摘 要】目的:对动态血压检测在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监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动血压测量,观察组患者佩戴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比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用于监测难治性高血压,更能反映出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诊疗;动态血压监测
【中图分类号】R4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2
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是一种临床常用的血压检测方法之一,临床主要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诊断高血压并用于评估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血压患者主动寻求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掌握病情,提升治疗的针对性及安全性,因此目前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高血压管理重要的检测手段[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动态心电图检测在高血压诊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均大于60岁;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标准:近期内陆续或连续服用降压药物或停药时间不到3d。根据血压监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60~78岁,平均(58.7±11.2)岁;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58.1±10.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动血压测量,测量前调整好水平柱的位置,排尽袖带内的空气,于患者左上臂之处测量血压,每小时一次。观察组患者佩戴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血压检测仪来源于秦皇岛泰医学责任有限公司,医务人员排尽腕带内的空气,于患者的左上臂之处,按照正确的佩戴方式进行佩戴,于7:00-21:00,每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21:00-次日7:00,每6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在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效的测量患者的血压,若测量的有效血压低于85%,则重新进行测量[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t进行检验,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并应用进行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血压监测后,对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值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论
高血压病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以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心脏,脑,肾脏,视网膜等靶器官,是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诱因,是脑卒中,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发病基础。目前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诊室血压及患者在家的自测血压,所测血压波动大,可靠性不足,容易受到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一天内血压波动及昼夜变化规律[3]。
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压监测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动血压测量,观察组患者佩戴24h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比两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情况。手动血压测量的次数有限,特别是在夜间,测量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即使患者的配合程度很高,受到患者情绪波动和身体状况的影响,测量的血压值也并不可靠。动态血压监测多指利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指标的技术,其有效克服常规血压测量客观性不足、数据指标少的缺点,能够客观反映被检者血压的实际水平及动态波动情况,可降低客观因素影响血压的偶然性,获得更全面的血压数据,提高前期无症状的轻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检出率,更为科学地指导患者用药情况,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易发作的时间段及判断患者预后,可预测在靶器官中是否存在损害,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日间、夜间、24h的舒张压、收缩压均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患者对动态血压监测的耐受性更好,在相对平稳和熟悉的环境中,患者的血压更加稳定,有效避免了发生“白大衣效应”对患者的影响。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用于监测难治性高血压,更能反映出患者的实际血压情况,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中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欧辉彬.无创动态血压监测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1):78-80.
张爱兰.动态血压监测在夜间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3):74-75.
方宁远,汪海娅.老年高血压诊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2,18(1):154-157.
朱艳霞,丰惠艳,蔡芙霞.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