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生血泄浊法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2018-07-02戴文先李文超马昀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肾性贫血中药治疗血液透析

戴文先 李文超 马昀

【摘 要】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泄浊法联合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EPO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联合EPO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清铁蛋白(SF),中医证候等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 HgB、HCT均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BUN有所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生血泄浊法联合EPO优于单纯使用EPO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临床切实可行。

【关键词】肾性贫血;中药治疗;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6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4-0-01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疾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病因主要是由于红细胞生成素相对缺乏,以及红细胞寿命缩短、尿毒症毒素、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存在或透析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随着慢性肾脏病病情的进展,到了CKD4-5期,肾性贫血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肾性贫血患者来说,促红素的副作用和高血压的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中医药在治疗肾性贫血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长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证实了中药汤剂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提供了新途径。中医认为肾性贫血归属于“虚劳”、“肾劳”、“血劳”、“腰痛”、“水肿”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毒为标。本项研究采用补肾生血泄浊法治疗肾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药干预肾性贫血的治疗可以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本观察入选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50.15±13.46),治疗组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53.09±13.54)。对照组慢性肾炎8例,糖尿病12例,高血压病1例,痛风1例,多囊肾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其他6例。治疗组糖尿病15例,慢性肾炎7例,高血压病2例,多囊肾1例,其他5例。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且合并肾性贫血的诊断,规律血液透析且维持性血液透析时间大于3个月,感染、酸中毒、高血压、心衰、电解质紊乱等得到有效控制,肾性贫血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3 排除标准 患者依从性差,无法合作;治疗过程中出现心梗、肿瘤、消化道出血等。

2 研究方法

2.1 对照组: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并针对高血压、高血糖、感染等分别给予治疗原发病、降压、降糖、抗感染及对症处理。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时间>10h),低盐低脂优质 低蛋白饮食,口服叶酸10mg,日3次,铁蛋白:200ng/ml≤SF<800ng/ml。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000u/支,剂量100~150U/kg/周,分2 次皮下注射。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中药制剂,采用药剂科的中药配方颗粒。中药药物组成:生黄芪、当归、炒白术、茯苓、熟地黄、姜黄、山药、生大黄等。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中医证候,主要包括倦怠乏力、神疲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尿素氮,血清铁蛋白。

3.2 疗效参考标准 (1)参考2001年发表的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监测与防治指南(K/DOQI)标准制定。显效:Hb上升>20g/L,或Hct上升>20%,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Hb、Hct二者均分别较治疗前提高10%~20%及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无效: Hb、Hct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甚或恶化。(2)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 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5%;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 30% ~75%;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

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

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l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5 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收缩压,F= 0.82P = 0.64,方差齐,经过t检验,t=1.63,P =0.109,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舒张压F= 0.52P = 0.083,方差齐,经过t检验,t=1.058,P =0.295,P>0.05,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用t检验,t=2.184,P =0.033,P<0.05,有统计学差异。红细胞压积,t=0.793,P =0.431,P<0.05,有统计学差异。血清铁蛋白t=1.464,P =0.149,P>0.05,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与对照组尿素氮P =0.091,P>0.05,无统计学差异。肌酐P =0.813,P>0.05,无统计学差异。

讨论

肾性贫血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90%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均合并贫血。长期贫血引起患者长期疲乏无力、食欲等,贫血的轻重程度对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有显著的影响。很多研究证实贫血是HD患者预后不佳的重要预测因子,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增加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了中药联合EPO治疗肾性贫血的总有效率达到93.3%,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指标和临床症候,血红蛋白的改善和紅细胞压积的提升,不仅可以增强机体活动能力、改善脏器的功能、改善脑功能、提高认知能力,还能提高患者的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是各脏腑的整体功能。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灵枢.营卫生会》篇有“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强调了肺在血液生成中的作用。血液的来源还有“精血互生”、“气血互生”。肾藏精,主骨生髓,所以精血互生主要与肾相关;“气血互生”指气对血具有生化、固摄作用,所以血虚时补气是中医的治疗常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补血必健脾;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是慢性肾衰的重心所在,所以肾性贫血必须补肾。脾肾并重是治疗肾性贫血的基本原则。现代药理学认为,黄芪的主要成分为黄芪皂苷、黄芪多糖、氨基丁酸、微量元素硒、铁、锌和钙。对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功能、心脏、血压、缓解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系统均有较好的作用。也是基于这一思路。药用黄芪益气生血、当归养血补血、炒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健脾、熟地黄益精补肾、姜黄行气活血祛瘀、山药补脾肾、大黄泄浊活血解毒、推陈致新、安和五脏,全方共成扶正祛邪、升清降浊、调气和血之功用。

本临床结果显示,补肾生血泄浊法治疗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可以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达到治疗的疾病的目的。目前中医药在治疗肾性贫血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长期的中医药临床实践中药治疗肾性贫血提供了新途径。本研究样本量小,要对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疗效评价有一个准确把握,尚需要进行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文献:

苏国彬,刘旭生.当代名医对肾性贫血的中医治疗经验整理.中医杂志,

猜你喜欢

肾性贫血中药治疗血液透析
肾衰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的临床探讨
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影响
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艾滋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参数分析
升降散治疗湿疹皮炎应用体会
观察冠心方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己酮可可碱治疗尿毒症患者难治性贫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