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红旗渠”
2018-07-02邓小萌
邓小萌
(龙泉市水利局,浙江 龙泉 323700 )
在龙泉市稍微年长一点的人都听说过屏南的“红旗渠”,这是当年屏南人的“生命渠”、“幸福渠”,聚集着屏南山区无数人不畏艰险,齐心协力与天地抗争的精神。
(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12.29)
由于建国初期龙泉市连年遭受自然灾害,旱涝不断,特别是象屏南这样一个偏远的高山乡镇,水利设施极为薄弱,所有的农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千百年来,屏南人一次次抗争,却未能挣脱旱魔的肆虐。当时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天祸无法,年年空插;谁有办法,拜他三拜” 。
1957年冬天,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传到屏南南一社,所谓南一社,是由乡所在地屏南李、屏田叶两个村组成的农村生产合作社。时任中共屏南乡第一书记王承庆到各村调查研究,当时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旱情问题,二是缺乏耕牛。为此,王承庆率先在南一社发动群众兴修水利。但是山高、路远、源深、崖多,自然条件极差,当时一部分社员认为:如此庞大的工程,一没有资金,二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无异于天方夜谭。通过大多数党员干部努力,统一了思想,发动群众投入兴修水利运动。王承庆提出了“苦战一冬春,誓降旱魔保丰收”的响亮口号。
屏南“红旗渠”,主要由3条干渠组成,即老鼠岩干渠、九坞干渠和大坑沿干渠。老鼠岩干渠海拔约1 400 m,渠长6华里;九坞干渠海拔约1 300 m,渠长5华里;大坑沿干渠海拔约1 700 m,渠长10华里;大小干支渠总长47华里。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12.29)
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专业人员,他们就用土办法进行测量。全体男女老少齐上阵,干部群众一条心。其中有一支由80人组成的突击队,他们手里有一面红旗,红旗插到哪里,哪些里就是最困难的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12.04)
工地,哪里就是他们战斗的地方。冬季的高山异常严寒,气温降到零下5~10 ℃,都没有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在这里永远铭记这些人:中共屏南乡第一书记王承庆,乡党委书记李启萼,南一社副社长沈朝帮,干部李承繤、叶世贤,当年年近七十的老人李先贤,社员李老张、郭月娥、郭盛连、李宗恩、张圆四、叶昌林,等等,目前尚有88岁高龄李承康老人健在。
经过一个冬春的艰苦奋斗,他们克服了无技术人员、无炸药、无国家投资的重重困难,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投工7 800个,破6座悬崖峭壁,翻越27个大小山岗,转3个大弯,修好大小水利204处,大小干、支渠47华里,灌溉农田1 400余亩。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12.29)
他们这种战天地的英雄气概,就凭着一双勤劳的手,用最简单、最原始的工具,劈山引水,在悬崖峭壁上建成了一条“人工天河”,后被人称为“红旗渠”,创造了当代人眼里的“人间奇迹”。
南一社兴修水利的壮举成了当时的新闻热点。查田区委写了《南一社苦战一年实现水利化》的报告,引起上级的关注。原县委农业部长隆占汉满怀深情地写出了《头顶青天,脚踏白云》的调研报告。时任县委书记李长庆在省委理论刊物《求是》上发表了《神仙办不到的事,我们能办到》的文章,入选到20世纪60年代的语文课本中,讲述了屏南乡的干部群众面对贫瘠的土地,一改贫困山区落后面貌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引起轰动。
(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12.29)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7.05.27)
(摄影:郑本成 拍摄日期:2018.01.01)
1958年9月,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授予南一社“浙江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1959年元旦,在全国水利先进表彰会上,代表们接受由国务院颁发、周恩来总理签名的大红锦旗,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成为“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水利先进集体”。不久,省委指示电影部门拍摄了《丰收红旗处处飘》影片。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曾经的红旗渠已经渐渐的被时间所掩蔽,但由它滋养的屏南依然枝繁叶茂。也许在今天,许多人已忘却了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但我们没有忘记这种精神,没有忘记这些功臣;因为不忘初心,方能始终。莫大的鼓舞和召示着后人“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革命干劲和传统。也许在今天,我们又一次把这段尘封的历史展示在人们眼前,有些人,有些事,值得我们永远去铭记,再次展示劳动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与力量。也许这里没有名山大川的壮阔,但这布满青苔和落叶的红旗渠,承载的却是那一代人最深厚的记忆,这些抹不去的记忆将永远镌刻在屏南人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