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2018-07-01左章琼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精力课外课外阅读

左章琼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可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读和写的知识,可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语言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本该是人生一大乐事的“读书”,为何不受学生们的欢迎,甚至有点谈书“色”变了呢?

1.缺乏对课外阅读意义的认识。认为只要读好语文书就行了,对课外阅读不屑一顾,甚至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学习。

2.缺少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小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的时间表被安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一丝的闲暇。

3.缺少选择读物的权利和自由。有一些家长认为阅读课外书籍会影响功课和考试,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有意无意地限制孩子们课外阅读的自由。

4.缺少课外閱读的检测与评价。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东西最应该被重视和保护起来呢?那就是兴趣!而孩子的兴趣又主要依赖于家长和老师的评价。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评价中,恰恰就缺乏对课外阅读情况的评价机制。严重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那么,怎么办呢?

一、让学生真正阅读起来

1.消除主客观障碍,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所谓主观障碍,就是指学生自身在主观思想上要了解课外阅读对于自己的语文学习和一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组织一些“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课外知识的奇妙和有趣,从而,喜欢上课外阅读。客观障碍指客观环境,只有外部客观环境对学生起着良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课外阅读才会得到持续的发展。

2.保障阅读时间,养成良好习惯。阅读时间是阅读质量的保证,对学生来说,比起白纸黑字的书本,他们更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去玩耍,打游戏或是看电视,因为这样更显得轻松,不费脑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障他们的阅读精力,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营造宽松氛围,追求开放的阅读方式。阅读材料以自由选择为主,经典推荐为辅。《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二、减轻阅读负担,享受其中的乐趣

课外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随性阅读,所谓是“无心插柳柳成阴”,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在的阅读环境。

三、丰富评价手段,促进持续阅读热情

1.运用多种奖励手段,肯定阅读成绩。设立各种荣誉称号如“阅读之星”,“读书大王”,“故事大王”等等。或者给予一些特殊待遇,比如在国旗下讲话,做班级的图书管理员等。又或者是奖励一些物质性的小东西。

2.多方合作,激发阅读热情。在对学生的阅读实施评价时,既要重视教师的评价作用,也要关注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这样的评价才是全面、科学 、客观的评价,才能更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持续阅读热情。

课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课内阅读更为重要。在倡导素质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今天,作为教师的我们,更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爱上学习,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善于学习,善于思考。

猜你喜欢

精力课外课外阅读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别把精力拿去掩盖缺点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3步曲之精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