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7-01李天强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李天强

[摘 要]“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只有学生对数学学习真正地产生兴趣了,他们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来,也才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自主学习,并且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合作探究,因此而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想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数学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调适他们正面的学习心理,尽可能地活跃数学课堂的气氛。这样的话,课堂学习的成功才有了基本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谚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被人们耳熟能详。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后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培养出来的,就教育教学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们缺乏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能充分的将那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利用起来,教学效果定能事半功倍。

一、重视师生情感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就会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要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真心地关爱学生。不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而且要在学习上关注他们。尤其是后进生,更要倾注更多的关爱。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帮助,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闪光点。真诚地对待学生,善待每一位学生,用心與学生沟通,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先成为学生的“益友”,而后在新型师生关系中,再求得“良师”形象的成立,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我的老师是可敬可爱、可信赖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能在没有压力和顾虑的心理环境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师生在融洽、活跃的环境下进行交流活动。朱小蔓曾说:“离开感情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教育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以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因材施教,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朱熹说:“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强调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相信已经成为了许多教师的共识,那么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在教学目标制定的时候我应该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兼顾“两头”。其次教学设计要针对全体学生,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控。比如上课爱发言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问,不爱发言的要积极鼓励学生发言,让其崭露头角,更为自信,教师通过反馈才能获取信息。合理安排小组,一组内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并且组长轮周担任,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小组讨论更为科学合理。最后在安排练习的时候,教师要精心设计,有层次性和针对性。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有效途径,设计时不仅要有基础知识的练习,也要适当增加难度,对于提高部分的习题可以选做,兼顾不同的学生。

三、动手操作,在探索中获得新知

皮亚杰曾经说过:“就知识本身而言其是活动的。”人的动作和思维是一致的,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好动,而且动手能力较强,通过动手操作和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动手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因此学生要在实践中检验学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讲解“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节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动手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一些组合图形,如正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和梯形、正方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其他学生交换一下他们制作的组合图形并计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让他们相互检验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过的图形制作一些漂亮的、结构简单的房子或者他们喜欢的模型,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

四、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年龄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表扬评价中持趣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小学生的荣誉感非凡强,非常在乎教师对其的态度、评价和看法。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但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式:①对于自卑型的学生。要激发他们的闪光点,遵循少批评多鼓励,少否定多肯定的原则,往往会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②对于自负型的学生。鼓励时必须采取谨慎态度,抵制他们的骄傲情绪,不适当的鼓励,可以在客观上助长他们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③对于自明型的学生。老师的鼓励必须客观、公正,即要肯定他们的优点,又要指出他们的缺点,引导他们对照找差距,克服不足,发挥长处。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不同的鼓励方式,能够更好的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完全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与时俱进,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作指导,并付诸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

[2]白彩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6,18.

[3]尤明禄.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后进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3.

[4]郑祥芹.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