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2018-06-30张静静朱瑛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静静 朱瑛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德是师之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无论是从国际国内大局和新疆特殊形势考虑,还是从教师发展和大学生成才考虑都意义重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综合教改项目 “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法、全过程、全员育人体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 2017JG004)阶段性成果。

高校教师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和塑造灵魂的重担,关系到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国民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败,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作用重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发挥高校教师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个人角度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更要站在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去审视自己,形成与之相符的价值观念,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1.1 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我国取得的重大成果惠及全国人民乃至世界各国,但各种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也随之而来。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从未打消,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从未间断。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较量展现新的态势;人们的思想意识呈现出多元化、多变化的新特点;价值判断呈现独立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特征。[1]许多人在这场变革中迷失了自我、站错了队伍,价值观念出现偏差,这其中不乏有从事教书育人职业的人民教师,这就迫切需要一个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且具有先进性与开放性特点的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的指引。

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具备雄厚的科技文化软实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得先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开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等于丢了灵魂,失去了方向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下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才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培养出立场坚定、价值观明确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1.2 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需要

新疆正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为达到其险恶的政治目的,在新疆蓄意制造暴力恐怖事件,渗透宗教极端思想,破坏新疆团结稳定。甚至还将黑手伸向校园,蛊惑师生,破坏育人环境。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明确为新疆工作总目标。总目标的确立为新疆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要求全区广大教师担负起维护新疆社会稳定的使命。

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引导新疆高校教师坚定政治立场,明辨是非,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的价值准则。且历史和现实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国家统一和繁荣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新疆高校教师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奋斗有了方向引领和精神支撑。

1.3提高新疆高校教师的精神境界增强育人能力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行动向导,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对于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把握好自己,发展好自己至关重要。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有着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这就更加需要强有力的价值观的支撑。高校教师是承担“教书”与“育人”双重使命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精神风貌不仅影响青年学生还将潜移默化的影响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要引领高校的道德风尚,不断提高自身育人能力,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纽带作用。

新疆高校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反分裂反渗透斗争激烈,维护社会和稳定,宗教和谐,要求全区高校教师有坚定的立场、睿智的辨别力、忠诚的价值观,履行好立德树人的职责,教育好青年学生,避免他们站在党和国家的对立面等。这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 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现状

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采取诸多措施铸师德、强师能,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我们也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清醒的看到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还有待改进之处。

2.1 注重智育发展但疏于德性教育

教書育人既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教师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任何学校、任何学科的教师,都要既传授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个老师如果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3]尤其是高校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正处于由校园步入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意气奋发、个性活跃、敢想敢做,但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和抵抗诱惑能力较弱。新疆高校还面临着三股势力和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危险,如果忽视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指导,极有可能误入歧途乃至走向党和国家的对立面。

目前新疆高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也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教学水平日益提升,科研成果显著。自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疆各高校虽重视思政工作,学生管理也日渐严格,但教师队伍中并非所有老师都能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教育任务。有些教师并未欣然接受学校的各项任务要求,对学生的教育显得苍白无力。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班主任和思政教师的责任,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与科研,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教书”的任务却没有履行好“育人”的职责。

2.2明确职责但时有懈怠

作为一名新疆高校教师,教书育人是根本职责,但面对新疆严峻的形势还应有高度的使命感,保持政治敏锐性,为社会安定和谐奉献力量。首先要坚定政治立场,对党忠诚,把思想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上来。其次,要为反恐维稳冲锋陷阵,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尽心尽力。积极配合学校各项安全保卫工作,守好教育阵地。其次,要深化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铜墙铁壁。最后,要深刻认识到“两面人”的危害性,并坚决与此划清界限,经常反省自查。

新疆高校教师有与当前形势格局相符的胸怀抱负和使命感,政治思想意识积极向上,也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职责使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个别教师思想认识不夠深刻,责任感不强,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怠慢现象。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维稳等任务,没有合理安排好时间,显得力不从心,多有抱怨之言。甚至有个别教育工作者没有站稳立场,犯下大错。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不容半点疏忽,丝毫的懈怠都有可能酿成大祸,必须引以重视。

2.3专业知识扎实但知识面有待拓宽

具备高尚品德和渊博学识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丰富的知识、深厚的才学,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可以理解教师过分苛责严厉,但无法容忍教师知识匮乏,照本宣科。教育是一项动态的事业,要做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好老师。

我们的时代是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光靠本学科内的知识很难实现理想的教育目的,也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而且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需要吸收更多更广的知识以适应新时代的人才竞争。高校教师新疆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整体上毋庸置疑,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部分教师对其他学科知识涉猎较少,知识面不够广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时常有学生反映老师上课不够吸引人,难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习效率大打折扣。甚至有教师照本宣科,或偏离教学内容,课堂上死气沉沉,展现不出大学生的生机与活力。这样的课堂让学生感到“不解渴”,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力。

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新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

3.1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道德教育实践

习近平指出,由于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各不相同,不同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这深刻揭示了价值观的形成受一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新疆各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庆节、教师节等重大节庆仪式等契机,开展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师生头脑。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抓手,提高教师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以此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促进师生思想道德素质共同提高,促进广大教师道德教育实践。

其次,还要注重开展“立德树人模范教师”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利用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广泛宣传,组织模范教师分享育人经验与心得。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最后还把德育实践纳入教师考核计划,实现以制度约束行为,以约束促进育人能力提升。在主题教育活动的感染下和榜样力量的引导下,一定能激发教师的育人热情,改善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现状。

3.2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解读以提高思想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取向。[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柱;是民主法治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统一,是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疆不可偏离的根本价值准则。提高新疆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认识必须以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来纠正错误偏差观念。

笼统的宣传教育很难走进教师的心灵深处,教师思想上理解不透彻,行动上就会受影响。高校具有人才和学科专业双重优势,理应成为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以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各位高校教师不断加深理解,强化对新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消除师生思想上的模糊认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判断力,使之融化在心灵里,融入到实际工作生活中,在实践中感知和领悟。

3.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拓宽学习领域

教师既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还要以学术造诣启发学生,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亮光应先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故此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职前职后培训的全过程,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开阔教师的视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使教师体会党和国家对教师的殷切期望,激起求知的欲望。高校教师必须广泛学习,不断与时俱进,学习学科前沿知识和现代教学方法 。鉴于新疆的特殊形势,新疆高校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必备的学科知识及交叉学科知识,还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治疆方略。关注新疆当前热点问题、新疆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及新疆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同时进一步认清当前新疆的形势发展和工作目标。总之,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弥补不足,为社会主义新疆建设培养更多高层次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年3月5日(006)

[2]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001).

[3]习近平.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4年9月9日(002).

[4]充分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13 年12 月30 日(012).

作者简介

张静静(1991-).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马思主义理论专业在读硕士.

朱瑛(1965-).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新疆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对青少年正面宣传工作的重要性
新疆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分析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写作偏误分析及对策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推进新疆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三转”的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加强新疆高校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