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

2018-06-30沈浩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微课模式会计电算化特点

沈浩

摘 要:信息化资源的海洋里,迎来了“微”时代的到来。如提供最新信息的微博,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和各大媒体推荐的微视频等,都在深刻的影響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面对微化的资源,本人将结合会计电算化教学相关内容,设计出针对会计课程的微课资源学习体系。

关键词:微课模式;会计电算化;特点

一、微课的主要特点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min 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min。因此,相对于传统的40或45min的一节课的教学课例来说,"微课"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因此又可以称为"微课堂"。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灵活方便地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MP4等)上实现移动学习、"泛在学习",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4、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或者说一个课程一个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是生活思考、或是教学反思、或是难点突破、或是重点强调、或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观点等等具体的、真实的、自己或与同伴可以解决的问题。

二、微课模式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设计要点

在教学实践中,会计电算化微课的设计必须承载着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使用。参照微课教学原则,以总账系统初始化这一节为例,制作会计电算化微课如下:

1、选取教学环节中总账系统初始化知识点、技能点、专题、实训活动作为选题,针对教学中常见、典型、有代表性的问题或内容进行设计;总账系统初始化这节课程材料完整:包含微课视频,以及在微课录制过程中使用到的全部辅助扩展资料,包括课件、习题、动画、视频、图片、答案、总结等。

2、围绕选题设计教学方案,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有三个,知识方面包括:①总账系统控制参数的含义及作用;②总账系统期初余额试算平衡的意义;③总账系统登录时应注意的问题;④总账系统选项设置因果关系。

能力方面包括:①总账系统登录的步骤;②总账系统选项设置的方法;③录入不同类型会计科目期初余额;④进行期初余额试算。

素质方面包括:①具有自我学习能力;②仔细认真、一丝不苟。

与此同时,师生都应做好各项课前准备。如学生课前准备为:了解一个企业与财务业务处理相关的参数设置情况;复习手工会计期初数据结转。教师课前准备为:有关参数设置和期初余额录入的课件;企业期初数据的案例。

3、教学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确定重点难点为:参数设置需要符合企业业务需要、凭证审核控制到操作员、出纳凭证必须出纳签字、辅助核算期初余额录入。

4、教学内容严谨充实,能理论联系实际,反映社会和专业发展,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及不良信息内容。如总账系统选项设置。 首先,确定任务资料。 其次,确定任务指导。 要求第一,以账套主管“xxx”身份登录总账系统;第二,进行选项设置。 在教学内容组织与编排中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及学做一体的有机结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图片、动画、视频、HTML网页等多种媒体技术,恰到好处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5、微课视频不超过15分钟,视频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等;视频片头显示微课标题、作者、单位。 演示文稿配合视频讲授使用的主要教学课件为PPT格式。

6、教学策略选择正确,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课后作业设定为:①辅助核算的期初余额是如何设置的?②为什么要指定会计科目?③总账系统参数设置中“凭证审核控制到个人”的设置与以后业务执行的关系。④如果试算不平衡是否能记账,能进行填制凭证处理?

三、微课模式应用于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策略

1、实施多元化微课程教学

会计电算化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会计知识具有较强的延伸性、理论性,后面的知识与前面的知识息息相关,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可错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时,还应仔细分析,选择最佳的教学知识点进行阐述。微课教学可通过生动的语言、详细的方法、规范的操作等将课程内容更好地展示出来,以达到提升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目的。

2、科学制定微课程

会计微课程是现实课堂会计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教师应明确二者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部分会计知识可进行微课教学,部分知识不适合微课教学,如较为复杂的、高难度的知识点就需通过传统课堂来讲述。而带有一定的操作实践性的知识,则需通过微课的形式来增强知识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提升学生的会计成绩。总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知识讲述模式,其可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学习知识。而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集理论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课程,将微课应用于其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未来会计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将微课模式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在课前学习中,本课的PPT以信息技术呈现在每位学生面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微课相关小视频操作过程清晰明了,便于学生观察学习,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自信。其次,学生课前的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弥补了学生个体学习进度的差异,一定程度确保了学习效果。课上,分组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喜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的诞生满足了信息时代信息快速分享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微课应用到教学方式上,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很好地保证了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过程的完全掌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彭勇,郑慧君.基于微课的高职教学模式探讨[J]. 软件导刊. 2015(04)

[2]许淼.微课如何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应用[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11)

[3]肖福英.高职会计电算化综合实训中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效果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18)

[4]王佳妮.微课如何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中应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9)

猜你喜欢

微课模式会计电算化特点
探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的风险及防范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探究微课在小学政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