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之累与解决之道

2018-06-30贺向红

文教资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引导班级管理竞争

贺向红

摘 要: 班级管理千头万绪,如果管理不得法,则管理起来很累且效果不理想。本文汇总了班级管理之累的原因,并从自身带班实践管理中摸索出解决之道,那就是班主任要懂得定规则、善用将、懂放权、都参股、会引导、引竞争,从而极大地激发班干和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导致班级在系部常规评比中稳居前三的好成绩,最终实现班级高度自治。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规则 用将 参股 引导 竞争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组织,管理得好与不好,对学生、对任课老师、对学校都意义深远。而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班主任而言,这是着眼于本班实际,管理智慧的极大考验。

高职校班级管理一直以班规为准则,以德育学分为管理手段,系部考核每周一次排名,考核内容涵盖班级常规管理检查的各个项目,包括学生的仪容仪表、佩戴胸卡、早自习、晚自习、早操、升旗仪式、眼保健操、教室卫生、包干区、中自习、宿舍卫生等。一周下来班级排名如何,班主任是谁,管理能力怎么样,工作是否上心,一目了然。班主任当然希望班级排名靠前,谁也不想落后,很没面子。现实的问题是,几乎每个班主任都身兼着十几节课的教学任务,有的还担任着两个班级的班主任,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都在连轴转,恨不得吃饭的时间都省了;班主任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得随时关注班主任几大工作群,跟上学校和系里布置任务的节奏,件件都要落实,督促全班百分之百地配合按时完成;况且现在每个班级学生人数基本都在三四十人,水平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是高中落榜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智商不差,更多的还是长期行为习惯问题,并把这个习惯延续到了高职校。班级管理之累可想而知,不但要管好,而且要让班级排名靠前就更累了。

如何事半功倍且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亲自带了五年一贯制通信技术大专班,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年级排名稳入前十,二年级就稳入在前三的行列中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回首往事,有了些许心得和解决之道。那就是结合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最终解决你们要我做转换为我为自己做的问题。解决后就能达到无论老师在与不在,班干都能自行履行职责,学生都能自觉做得很好的状态,也就是班级高度自治。这就要求班主任懂得定规则、善用人、懂放权、都参股、会引导、打竞争。

一、以班规定为准则,德育学分为手段(规则)

一个有战斗力的部队首先是守纪律懂规则的,同样班级也是如此。

在带班之前,我调查了历届毕业班级,发现好班和普通班的管理区别是,一个是严格按照班规来管理,班纪严明班风良好;一个是纯粹靠人情来管理,班级散乱无班风可言。因此出台让大家认可又乐于遵守的班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参照“学生守则”德育学分管理规定,结合本班实际和大家的意见,初步制定出班规,经反复论证修改全班表决通过后,签名公示实行。用德育学分加扣分为调节手段,保证它的落实和实施,由纪律委员定期负责在群里公示违纪同学的德育学分扣分情况,有异议的小窗申述。这样做既保留了民主又保证了公平公开公正、一视同仁的原则,规定适用全班所有同学和班干。不定期我会抽查,如若执行班干不作为,将视情况承受连带处罚。所有班规对事不对人,尽管比较严格,但因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一年半运行下来,任课老师普遍反映,班级井然有序,班风良好。

二、善用正能量班干,大胆放权班干部(用将、放权)

班干部作用不可小觑,他来自学生群体,对学生的了解和影响力某些方面更胜于班主任。所以班干的选择和培养特别重要,除了具有能力以外就是要用充满正能量的学生。打铁还需自身硬,班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彻底扭转原先学生群体中一遇到困难就抱怨推诿的恶劣风气,现在在班级群中逐步形成很好的氛围,在正能量班干的带领下,一些学生自觉把我的口头禅变成班级的口头禅,那就是办法比困难多,行动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班级管理成功与否,某些方面来讲取决于班干队伍的给力程度,因此关键时候要信任班干,要大胆放权给班干部。班级活动涉及德育学分的加扣分情况,除了按照班规执行外,具体哪些人加分加几分,扣分扣几分这个权限我都放给负责的班干,让他们活动结束后根据每人的贡献决定加扣分。这样做一举多得,既肯定了班干的主体地位,又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实践下来,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宿舍评分还是团委工作,极大地调动了负责班干的积极性。就在本学期拔河比赛中班级一举取得系部第一名;团支部之家评比获得二等奖;宿舍管理常年被评为最优宿舍;团委主题班会被评为优秀等。事后负责的班干都及时兑现了加分承若,参与的同学都喜笑颜开,没有参与的同学也暗暗较劲,争取下次参与的机会。

三、从事故中提要求,建立利益共同体(参股)

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33个成员,自然是人多事多,要允许班级有事,并以此为契机,在事故中促使他们警醒和成长。

在系部21个班级常规评比中,第八周班级突然从连续两周的第1名跌落到了第14名,把我都惊呆了。责难班干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得查找原因解决问题。我把班干群体找来,他们一致认为是该周值日组长吕梓威的原因,自己带头迟到无力管理組员,导致班级卫生扣分严重拖了后腿,故他们一致要求撤了他,那换谁呢?他们又纠结了好久,换韩良泽,根据他往年的表现,他们还是不放心,最后终于换成了戴乐才安心。果然第九周就上升到了第八名,但我还是不满意,故对班长王亮提出要求,要求他跟班干群体商量,建立班级同学利益共同体,类似于股权,把自己的德育学分和班级的排名捆绑在一起,班荣俱荣,班损俱损。

讲过没多久,新公告就出台了:在常规评比中班级第一名全班加2分,组长可多加3分;第二名全班加2分,组长可多加2分;第三名全班加2分,组长可多加1分;第四到第十名不加分;第十一到第十五扣2分,组长多扣1分;第十六到第二十一全班扣5分,最终解释权在班长。说来奇怪,公告一出台后,同学们像突然觉醒一样,相互之间协作性更强了。谁的胸卡没戴马上有人提醒,各负责人主动留下来检查工作,眼保健操偷懒的情况迅速得到了改善。班级排名至此稳居在了前三一直到现在,副班长蒋灵杏负责落实班级的德育加分,每周公布新的德育学分后,大家围着看的兴奋劲可想而知,就像参股后股权分红一样,人人都尝到守纪的甜头,而负责人业绩越好加分幅度越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所以从这件事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事未必是坏事,要善于利用时机,分析原因所在,在解决问题上动脑筋找对策,而对策又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也就是人人参股,出成绩后人人分红,负责人付出和收益成正比,说不定还能成为好事。

四、引导班级正能量,活动增强凝聚力(引导)

学习的过程总是单调乏味的,如何让学生在学校每一天过得充实、丰富又充满期待呢?那就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设计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活动前期需要烦琐的筹划、活动过程中又需要伙伴们团结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因此每次活动都在有意无意地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期待中本学期组织了喜迎十九大,团结共成长团委主题班会;班级之星的选举活动;欢庆圣诞夜的主题班会;早读五分钟自我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所有活动都由学生自发策劃、主持、采购、参与、发奖、总结等,全程都充满欢笑、正能量及满满的幽默感。在学习之余,学生参与班级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活动有规则,导向都是正能量的,遵守规则才能参与活动得到奖励,否则就要受到“别致一格的惩罚”。参与的过程是开心快乐的,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学生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假期长了倒是不习惯,大家彼此牵记,都盼星星盼月亮一样期盼着开学相聚。心齐则事成,无论是每月一次的网上安全平台作业还是临时加进来的每日创业竞赛作业,学生完成效率之高令人惊讶。

五、破班级管理常规,增强班级竞争力(竞争)

职校培养的是有竞争力、敢于破旧的高技能人才。奔着同一片蓝天同一个梦想,我着眼于打破班级常规管理,引入班级管理竞争机制,让所有学生都为梦想而战,不安于现状,而是有竞争、参与和主动意识。

一是德育学分进行每周排名,每两周班会课上就有班干当众读出这两周排名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和这两周被德育加扣分的名单,等同于公开表扬和批评,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想要被表扬、避免被批评就要熟悉班规,全力以赴为自己争取各种加分机会,降低犯错的概率。到学期结束,校级荣誉则在德育学分优秀者中产生,而德育学分不合格者则严格执行校规,该处分的处分,原本有处分则处分升级。实施效果惊人,地铁志愿者活动,学雷锋捡垃圾活动,团委学雷锋主题班会和校园义卖等原本一直鲜少有人参加的,现在报名都是争先恐后的,唯恐自己掉队没有机会参与。

二是重要班干的岗位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人为主其他俩为辅,相互协助对相关违规都有执法权,如果一人有事请假,岗位运转并不受任何影响。但是工作不力,则谁都可以取而代之。比如班级有班长,副班长和班长助理,平时他们三人各司其职,班级一旦有集体活动,三人一起商量分管,再分配其他班干具体事务。一阶段运行下来,发现优势明显。原先依靠班长一人主事,一旦有事不在,其他学生就呈六神无主、一盘散沙的状态,现在则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而另外两位的助力,同样给班长很大的压力,他很明白,换个角度想他俩既是他的工作助手又是竞争者,没有谁不可取代,因此只有表现得更加努力才能保持住自己的地位和优势。同样的,副班长和班长助理也在参与班级事务中得到了历练,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动参与者。未来班级管理谁有能力谁执掌。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在众多竞争机制的影响下,班级呈现出从来没有的自律和生机。

有人说班级管理很累,其实是累在不得法,一旦能做到以上几点,科学定规则、善用将、懂放权、都参股、会引导、引竞争,就既解放了班主任解决了班级管理之累,又彻底激发了学生和班干的主人翁意识,班级管理就简单多了。而排名始终稳定在前三的好成绩,则让师生都有了信心,班干也摸索到了班级管理的成功模式,假以时日修正,高年级必定可以高度自治,实现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那班级管理就真正成功了。

参考文献:

[1]陈桂生.学校管理实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赖桂玲.论中职班主任管理中心理学的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9).

[3]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引导班级管理竞争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