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州布依族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的影响分析

2018-06-30龙琴陈晓雪

文教资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龙琴 陈晓雪

摘 要: 黔南州布依族刷把舞是指幼儿手持刷把,随着铜鼓的节奏击打。本文主要探讨幼儿通过练习刷把舞对其合作水平的影响状况,在幼儿园中随机选取了62名幼儿,其中实验班30人,对照班32人。对实验班进行每周2次,共计24次的刷把舞训练,对照班不做任何训练。以《多伊奇的卡车竞赛实验》为研究工具,辅之对幼儿教师的访谈,结果显示经过刷把舞训练的幼儿其合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布依族刷把舞 幼儿教育 合作水平

合作是判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维度,重视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对学前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1]。幼儿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结合在一起,相互配合、调整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而实现目标的行动[2]。布依族刷把舞是布依族特有的活动,主要指男女双方手持刷把,和着铜鼓的节奏击打与变化[3],它和竹竿舞极为相似,都强调团体合作。该舞最先出现在丧葬场合举行,表达对过世老人的一种缅怀,现今成为布依族大型节日中不可少的活动。就当前而言,对于布依族刷把舞的研究甚少,其作为黔南布依族特有文化极少有人知道,而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三都县周覃镇幼儿园从最开始将刷把舞引入幼儿园到今已有20多年之久,虽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不断实践教学中发现其对幼儿合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幼儿的合作水平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合作行为,即作为一种重要的亲社会行为的出现和发展,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发展幼儿的合作行为和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本研究将把布依族非物质文化刷把舞与幼儿园课程相结合促进幼儿合作水平发展。在立足当地优良的民族传统文化上,积极挖掘其教育价值以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一、研究过程

在黔南州三都县周覃镇幼儿园随机选取62名幼儿,将其分为实验班30人,对照班32人。每周对实验班幼儿进行2次刷把舞训练,历时12周,共计24次。而对照班不做任何刷把舞训练。在刷把舞训练开始之前和十二次的干预训练之后分别对这两班用《多伊奇的卡车竞赛实验》进行前测和后测,收集幼儿的合作水平数据用于分析。并且,辅助对幼儿教师的访谈,通过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分析幼儿合作水平的变化。

二、研究结果

(一)布依族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影响的数据分析

采用t检验的方法比较实验班、对照班前测得分,上表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显著性水平大于0.05,差异并不显著,具有同质性,两组幼儿的合作水平相当。

表3数据结果显示,未经刷把舞训练的幼儿间隔三个月合作水平有了一定提升,得分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差异显著。但显著性水平未达到表2所示程度。可见,幼儿自然成长过程中合作水平也会上升,离不开家庭、同伴和教师的影响。但其发展速度会较训练的幼兒慢些。

间隔三个月后,干预训练的实验班比未经训练自然发展的对照班在合作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高。由此可见,通过刷把舞训练,幼儿的合作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布依族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影响的访谈分析

通过对黔南州三都县周覃镇幼儿园中的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发现幼儿教师们普遍反映幼儿经过刷把舞训练后日常幼儿园生活中出现了更多合作行为。例如,幼儿会一起完成玩具整理、会共同商讨游戏策略、会一起合作搭积木玩拼图、会一起为画涂颜色等。相比未经刷把舞训练的幼儿来说,合作行为出现频率高了很多。并与教学多年的园长和老教师交流,发现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很多经过刷把舞训练的幼儿在日后各个学段及成长过程中的合作意识较强。

三、研究分析

从数据结果和访谈结果中看到通过刷把舞训练,幼儿的合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究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刷把舞活动的自身特点

布依族刷把舞具有合作性、趣味性、律动性等特点,其自身的优势吸引着每一个幼儿,幼儿参与其中的积极性高。并且,每个幼儿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必须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学会帮助。在刷把的击打过程中,如果双方没有正确掌握刷把的手势或没有按铜鼓的指令击打就会打到对方的手、脚等。所以,无论是在练习时还是课下活动中,部分幼儿会表现出合作策略与合作行为,从而提高幼儿的发展合作水平。

(二)幼儿年龄增长带来一定的合作意识

在幼儿出生后的第二年,其合作行为就开始发生并迅速发展。并且幼儿的合作行为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加。这在后测数据结果中可以明显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合作水平都得到提升,说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在家庭、同伴、教师等人的影响下,都有了更好的合作意识。这时,辅助刷把舞训练,会使其合作水平有更显著的发展变化。可见,在幼儿合作意识不断发展过程中,多辅助类似刷把舞的活动将对幼儿合作水平有一定的提升。

(三)民族文化的熏陶伴随而来的榜样示范作用

布依族刷把舞作为布依族特有的活动,每逢布依族大型节日都会进行表演。成百上千的布依族人民都会加入其中,而幼儿从小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深受此文化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来自布依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更来自成人的榜样示范作用。每到表演时,家中的父母长辈都将参与其中,幼儿通过观看大人的亲自示范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刷把舞训练中更加关注与同伴的合作,合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且,在不断的训练之中,幼儿会发现其他同伴在活动中的不断进步,促使幼儿把做得好的同伴行为作为其行为的标准衡量自身的进步,促使自身合作水平提升。

综上所述,黔南布依族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其在培养和提高幼儿合作水平上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并且这种刷把舞的教育价值不光在提高幼儿合作水平上,其在开发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和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上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在利用刷把舞提升幼儿合作水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教师注重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进一步依托幼儿园自身优势提高幼儿园创设园本课程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方丰娟.关于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1.

[2]王晓娟.幼儿合作行为类型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8-19.

[3]赵凌,谢传红.贵州三都县马联村水族端节铜鼓音乐文化调查报告[J].歌海,2013(2):39.

基金项目:2016年黔南州基础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黔南布依族刷把舞对幼儿合作水平的影响研究》(2016B10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优化师幼互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与发展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