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读书笔记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8-06-30张静

文教资料 2018年6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应对策略初中生

张静

摘 要: 通过对重庆市几所学校的在职教师、实习教师和学生展开走访调查,发现部分师生忽视或不重视做读书笔记,部分学生读书笔记内容单一且固定。由此提出:老师要制定书单,统一书目;定期检查并督促学生做读书笔记;学生要分类书写读书笔记;经常翻看、补充读书笔记和将问题记录在读书笔记上等建议,希望以此给广大师生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 初中生 读书笔记 应对策略

一、初中生读书笔记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忽视或不重视读书笔记。

部分学校虽然让学生读课外书籍,但是没有让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传统,部分老师虽然规定学生读课外书,但是从不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同时学生没有做读书笔记的自觉和习惯。读书笔记是指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将遇到的问题、感悟或者其他内容记录下来,形成的书面文字,本文的读书笔记特指专门记录在一个本子上的文字。在学校和老师忽视读书笔记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都只阅读课外书,而不会主动将课外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写到读书笔记上,甚至有些学生并没有一本读书笔记本,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应该将读书中遇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和自己的思考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虽然将书读完了,肯定对于书中的内容有独特的见解。倘若不把它们记录在笔记本上,这些珍贵的见解很快就会从脑海中消失,甚至时间久了,学生对书中的内容记得也不清楚了,这样就造成学生读书和学习的低效。尽管有些学生由于爱好写读书笔记,但是由于缺乏外力的督促和坚持,通常坚持不了很长时间就不写了,这样写出来的读书笔记不会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老师虽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但是对读书笔记的格式不予以规定,方法不予以指导,内容不予以分析;学生虽然做读书笔记,但是对读书笔记的内容不加以精心地选择和整理,对读书笔记的态度不够认真。读书笔记能够将学生对所读的书的理解和分析整理下来,将书中的精华记录下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部分老师由于没有充分发挥读书笔记的用途,不重视读书笔记,不会专门利用读书笔记训练学生读书的方法和阅读的能力,也不会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这样学生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无从下手,或者即使做了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质量也不高,不能为以后的学习提供借鉴,这样既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又没有发挥读书笔记的作用。

(二)学生的读书笔记内容单一且固定。

学生读书的笔记都是简单地摘抄优美词语和句子、概括内容或是写感想,缺乏形式多样的内容,而且对于所有类型的课外书的读书笔记都是应用这种模式。部分老师虽然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但是由于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不会对学生读书笔记的内容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导致学生的读书笔记以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是概括书的主要内容为主;学生在摘抄完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以后就不会再翻看读书笔记,这样这些词句就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并不是所有书都适合做整本书内容的概括,如果不加区别的统一要求,就只会使学生讨厌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对所读的书的内容的理解和高度概括,它应该是整本书的精华的浓缩,并不是所有书的语言都值得摘抄,而且“优美”两个字的意义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宽泛而没有针对性的要求,不便于学生整理和老师统一讲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①因此,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下对文的独特理解和体验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一直这样写下去,而没有相对理性和文学性的分析,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文本的能力的提高也不会有太大帮助。

二、读书笔记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制定书单,统一书目。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知识水平制定一份符合他们的書单,并且每次都要求全班统一读一本书,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写读书笔记。虽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②但是一些学生并不会制订阅读计划,老师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份书单,并且规定他们每学年读哪些书,怎样做这些书的读书笔记。虽然有人反对所有的学生都读一样的书,但是老师如果不统一书目,学生读的书就会类型多样,不利于学生统一训练一种类型的读书笔记的写法,也不利于老师针对一本书开展交流会,让学生一起分享交流和取长补短;统一了书目,老师就可以对读书笔记的内容有统一的要求,而且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一段完整的时间训练一种读书笔记的写作方法。

老师制定的书单里的书可以是教材名著导读板块推荐的,还可以是书中课文所节选的名著,也可以是老师认为适合学生读的。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老师可以将书本中经典导读板块的《朝花夕拾》和《西游记》收录进去,同时也可以将《泰戈尔诗选》、《世说新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城南旧事》、《论语》等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的书选进去。书单制定了以后老师再根据教学进程,每周都指定一部分书的内容,让学生精读或读,并且做读书笔记,这样有计划地将读书活动和做读书笔记的活动开展下去,才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教师定期检查读书笔记,督促学生。

读书笔记的书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不停地读书,不断地完善,只有这样学生积累的知识才会不断增多。但是通常情况下,学生都比较被动,老师如果不定期检查,学生就会停止写读书笔记,更不会对以前写的读书笔记进行阅读和翻看。因此,老师每周都要收取学生的读书笔记检查,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写读书笔记,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读书笔记了解学生对书中知识的掌握和书本内容的理解情况,然后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当然,对于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得好的片段,老师也可以摘录下来,然后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让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和学习,从而促进他们的共同进步。

(三)学生分类书写读书笔记,集中练习。

学生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针对不同类型的书,要做形式和内容不同的读书笔记,而且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针对某一本书,专门利用一段时间针对性地训练某一种读书笔记的写法,同时也可以专门训练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因为不同类型的书,学生可以从中掌握的知识点和训练的能力都不相同,如果读书笔记的内容千篇一律,全部让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和写心得体会,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读书笔记很枯燥,而且读书笔记的用途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书,让学生做不同的读书笔记。初中生读现代小说比较多,部分老师会让学生读文言文类的书,下面主要从现代的小说和古代浅易的文言文两种类型的书来说。

对于现代长篇小说的读书笔记,老师可以先抓住此小说最大的特点,然后让学生针对此特点做读书笔记。这种读书笔记的书面格式可以概括为:摘抄突出此特点的美句和段落+鉴赏摘抄的美句美段+仿写美句。当然除了书面的格式以外,老师还要要求学生对鉴赏得比较好的美句和段落进行背诵和运用,尤其是在写作的时候,要让这些句子和段落发挥作用。曹文轩老师说,学生学习写景作文,他认为只读萧红的《呼兰河传》就足够了,这就证明《呼兰河传》这本书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借鉴的价值比较大,那么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统一阅读《呼兰河传》,对文中优美的写景句子和段落进行摘抄、赏析和仿写。当然在学生写读书笔记之前,老师要先利用上课时间为学生们赏析一个优美的写景句子或片段,为学生写作读书笔记提供一定的参考,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当学生的读书笔记完成以后,老师要仔细检查,然后和全班同学分享写得比较好的赏析,这种分享可以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也可以出一期黑板报,或者是印发给学生们,让学生们自己课下学习和借鉴;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和别人的鉴赏,选择《呼兰河传》中比较好的写景句子和段落进行仿写、朗读和背诵。

对于《红岩》这种人物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的小说,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为了条理清晰地看出人物塑造的方法,老师们可以鼓励学生用列表格的形式展现其收集的结果。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此外,对于故事情节比较完整的小说,老师还可以让学生整体概括故事情节,或是分章节概括故事情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生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③。对于文言文类的书,七年级的老师很少让学生读完整的一本,通常都是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因为部编本教材七年级的书还是每一单元只安排了一篇文言文课文。但是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文言文已经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整本的浅易的文言文。对于文言文类的书的阅读,老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一些实词,并且能够粗略翻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所传达的基本思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魅力。学生读文言文类书时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翻译重点句子、鉴赏哲理性语句和分析书中的思想,对于文言文类的书的读书笔记书面内容的格式可以概括为:实词整理+含有特殊句式的句子摘抄和翻译+哲理句赏析+整理书中思想,当然哲理句学生们同样也是需要背诵的,但是背诵是在老师和学生一起解析了这本书之后。像《世说新语》这样的书,老师可以挑选几个常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这些词出现的句子分别整理出来,再利用字典查出它们的本意和引申义,将这些句子写在相应的义项后面;还可以让学生对书中出现的一些定语后置句或宾语前置句等特殊句式的句子做翻译;让学生以发展的眼光评价魏晋时期的一些思想和怪诞的行为,把握魏晋风骨。当学生的读书笔记做完以后,老师要抽出时间专门讲解这些实词和特殊句式,还要结合其他知识对魏晋风骨进行讲解和分析,以此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说新语》这本书的内容,最后抽取读书笔记中的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背诵。

(四)学生要经常翻看和补充。

读书笔记做完了,并不代表可以将它束之高阁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表明,输入的信息在经过人的注意过程学习以后,便成了人的短时记忆,但是如果不经过及时的复习,这些记住过的东西就会遗忘,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从而在大脑中保持着很长的时间”④。读书笔记刚记录完,学生的脑海里一定留有记忆,但是这种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消退,学生要经常翻看,及时复习,这样才会使那些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从而记的时间更长。

此外,一本书的内容非常复杂,学生读一遍往往不能全面把握,而且对于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往往一时也想不出答案,但是随着学生读的书越来越多,学生的知识储备会不断增加,理解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现在读书中遇到的问题,以后可能就会有解决的方法和思路,所以学生要常常将这些读书笔记拿出来看看,不时加上新的理解和想法,还可以把一些类似的知识写在旁邊,这样相似的知识写在一起,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那么学生的知识也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当然也有一个细节需要学生注意,就是读书笔记不要写得太满,要留下充足的空白,以备学生以后添加新的理解。

(五)学生要及时记录问题。

学生在看书的时候要多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将这些问题写在读书笔记上。有些老师会根据书本的内容指定一两个问题,要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解决,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书更加专心,有利于培养信息筛选和信息提取能力。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好。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可贵,因为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说明学生有问题意识,而且说明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认真思考了,尤其是学生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以后,老师要鼓励学生尽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根据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对这一个问题形成看法,并且将这一看法用语言记录在读书笔记上;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收集一些别人尤其是专家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将他们的合理的观点整理一下,也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加深对此问题的理解。在这一系列的过程当中,学生会将读与写、读与思结合起来,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利用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都就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从而语文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读书笔记刚好是学生某一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和所思考的问题的记录;读书笔记是对书中精华的概括,它是学生对某一本书的理解和思考,它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仍然有借鉴的作用,需要师生们认真对待。

三、结语

读书笔记对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至关重要,通过读书笔记,学生可以积累、思考、质疑和表达,由此增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本文针对读书笔记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希望给予师生们帮助。

注釋:

①②③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学出版社,2012:15.

④源于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

[1]吴欣歆,许艳.书册阅读教学现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2]俞世燕.浅谈小学生读书笔记的指导方法[J].教育科学探索,2015(17).

[3]央金.浅谈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M].读写与杂志,2011(6).

[4]李弗不.不动笔墨不读书[J].名师讲坛,2006(24).

[5]张曦娴.个性化读书笔记:学生习作的成长点[J].写作,2015(6).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应对策略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