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
2018-06-30罗虹
罗虹
【摘要】学生素养发展本位育人模式的确立,使得高中历史教学应该深入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就是为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策略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中,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育人模式正在從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转型。这要求我们实现学习和教学模式的转型,促进学生素养的发展。
一、什么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所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色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反映。从2014年开始研究,曾经提出十多个概念和词汇,经过多次修改后现在的表述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民群众的作用……这一素养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即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包括考证史料真伪、运用史料证明结论和获取历史结论等。
“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包括辨别历史事实、理解历史叙述、说明历史现象与观点和发现历史问题等。
“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要求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文化传统,形成国际视野;塑造健全人格和正确三观。
总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素养代替目标,要求学生以历史学的观点去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能力。
二、如何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教师必须持之以恒,采用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1.核心理论——唯物史观。中学阶段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例如,秦始皇和隋炀帝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为什么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而隋炀帝却没有这个殊荣?同样是著名的远洋航海,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为什么对东西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一样?重农抑商政策为什么在战国时期增强了秦国的国力而到明清之际却阻碍了社会进步?都可以引导学生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分析,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史观。
2.核心思维——时空观念。时间与空间是历史的两只眼睛,没有时间和空间,历史就不成其为历史。时空观念的形成,当然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历史但不能停留于死记硬背。时序性的形成,要求我们必须对教材基础内容进行整合理解。
首先,对单个历史事件,必须了解其来龙去脉,即其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然后根据每个事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建立起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链。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在学习这一单元之后,从新航路开辟到早期殖民扩展,从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围绕这几个大事件,教师可帮助学生建立起世界市场从雏形初现到最终形成知识链。其次,在知识链上,进一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引导,形成共时思维。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必须放在战国这一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帮助学生理解诸子百家思想主张差异性的根源。
时间观念侧重于同一事物的纵向发展,空间观念则侧重于对不同空间中的同类或不同类历史事物的对比。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适当进行比较学习。比如,学完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之后,可引导学生比较各自特点,分析形成特点的地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因素,让学生理解地理条件在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核心能力——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但史料并非历史本身,需要通过史料汲取信息作为历史证据,进而建构历史。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教材提供的史料是有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课前布置探究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集史料,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有助于史料实证能力提升。
一般说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撰写的历史是一个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不仅是因为史料问题,还与人们的主观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人们如何理解历史,如何解释历史。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角度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叙述就会不同。史学追求对历史如实客观的记录,但是由于记录者受时代的局限、身份立场、个性偏好、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备种“偏见”。偏见会放大某些信息,也会遮蔽另一些信息,从而干扰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向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的观点,让学生进行辨析,从对不同观点的关注中,让学生逐渐理解这些观点的差异形成的原因,并逐渐接近历史的真相!
4.核心品质——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宗法制,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高考通过试题考察学生的家国情怀,而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的构建却无法简单地通过做题来实现。所以,家国情怀教育,还是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渗透且不可泛滥,故教师应该有选择性地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内容选择上,文化史中,儒家的家国意识、对中国文化古代的科技中的智慧和创新精神、近代史中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忧患意识都是较好素材。政治史方面如康梁的救亡意识、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抗战中的民族精神等。经济史可选择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如张謇、荣氏兄弟“实业救国”。
情怀教育的具体途径要注意多样化。讲述法应减少理论灌输,可运用历史故事,用历史情节吸引学生。如讲述辛亥革命时,可以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切入点,进行情感带入。历史图片是反映历史真实的有力证据,如圆明园遗址的照片,可将毁坏前的圆明园与想的圆明园进行对比。教师还可以提出与图片相关的拓展学生思维的问题,深化情感目标如“现在有人提议修复圆明园,那你是否同意?”表格展示在战争一类内容时比较实用。如甲午中日战争一课,可利用书上的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简表,强化学生对战争的背景以及后来失败的原因的认识。视频融视觉听觉于一体,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很好的渲染课堂气氛,但选择实录性质为好,文艺作品尽量避免夸张失实,同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内容。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一定要转变观念,将历史核心素养和高考复习结合起来,真正为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做好前提工作。当然,从长远来看,更是为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任茂.基于实践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新课程,2017,(5) :193.
[2]张华中.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以普通高中为例[J].历史教学,2015,(09) :33-38.
[3]郝伟.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研究[J].读天下,2016,(13) :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