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2018-06-30黄玫
摘 要: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是祖国未来发展的需要,更是小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在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的逐渐深入,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本文从营造宽松氛围、孕育合作能力、丰富学生想象、培养问题意识等方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培养;意识;数学
作者简介:黄玫,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小学教师。(江苏 扬州 225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007-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要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解决问题方面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措施。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思与行。
一、营造宽松氛围,激活创新潜能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需从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开始,而营造这样的氛围,是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前提的。教师只有放下身段,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才能走进学生心灵,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多问学生“好不好”“行不行”等,征求学生的意见,拉近师生的距离;或者一个问题抛出后,当学生有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时,将判断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去思考、判断并给出理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听,不随意打断他们的思路,仔细倾听,不管学生回答得是否正确,一律表示欢迎。如笔者见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20以内退位减法时,根据学生的交流总结出了三种算法,分别是“想加算减法”,也就是想( )+7=13;“破十(拆被减数)法”,想的过程是10-7+3;还有一种就是“连减(拆被减数)法”,想13-3-( )。在出示了以上三种方法后,一位学生说:“还有一种方法呢,可以先用7-3=4,再10-4=6。”老师一时也吃不准,回应道:“嗯,也等于6,我们换两个数试试看。”于是师生又共同试算了几题,结果都正确。但教师怎么也没想明白其中的算理,于是坦言:“这种方法老师也没想到,让我再想想。”最后在下课前,给这样别出心裁的算法做出了解释:“7-3=4,说明被减数个位上的3比7小4,所以13去掉3得10,还要再从10里减去4。”当个别学生的奇思妙想得到了肯定之后,全班都为之欢欣鼓舞。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达,并培养学生创新求异的精神。教师只要懂得尊重学生,相信他们,并一视同仁,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尊重和鼓励。只有营造适宜的课堂环境,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并积极参与,这既是学会创新的开始,也是激發创新潜能的第一步。
二、孕育合作能力,迸发创新火花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只是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没有什么创新可言。学习活动中如果能养成合作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补充,而且增强了交流及整体竞争意识,也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并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1. 通过独立的个体思考,培养其合作精神。合作学习并不是让学生在合作中浑水摸鱼,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因为没有个体的思考,就没有成功的合作学习。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能有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要把合作的内容明确为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的任务,尽最大的限度去调动他们的潜能。
2. 通过合作交流,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可以处于随时互换的状态。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是纠正补充他人的想法,又或是将几位同学的思路进行整合,整理出最佳的方法。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引发学生新的思考。
3. 通过合作探究,用他人的想法来激发自己的灵感。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各不相同的行为习惯和认知水平。所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会不同,各种差异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学生潜在的智慧会在同伴的启迪下得到开发,从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三、丰富学生想象,拓展创新空间
人的所言所行、所感所悟,其核心就是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创新可言,思维迸发出的最灿烂、最具价值的火花就是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这种思维能力并不是过去循规蹈矩式的思维,也不是一味地注重思维、概括、归纳、演绎的单一的逻辑思维,更不是由于长期追求统一的答案而形成的思维定式。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一些,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尽量多一些。”教学时,笔者经常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问题,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和想象力。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游乐园的门票是分个人和团体的票价,个人票价15/人,团体票价是10元/人(50张起售),一共有43人,怎样买票最省钱?通过小组的合作讨论,最终学生会发现买43张个人票不如买50张的团体票划算,算下来买50张团体票能便宜145元。一般看来,这题已经解决好了,也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而这位老师并没有就此结束,追问了一句:“那多买了7张票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五花八门的答案出现了:有的说这7张可以以15元一张的个人票价卖出去;有的说这7张可以以10元一张的团体票卖出去……就这样一个简单的追问却给了学生一个宽阔的思维空间,他们的创新思维被激活,可以随意地想,不受约束。这些创新的思维难能可贵,教师不能马上给予肯定,更不能予以扼杀。
四、培养问题意识,拓宽创新思路
1. 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通常是指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关注并发现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可以准备一些错题穿插在习题当中,让学生自己质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一定要把问题意识作为一个学习的习惯来进行培养。
2. 提问题、究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起来,难度要大很多。提出问题是学习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和基本的活动,能不能提出问题,或是提出高水准的问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说到了车轮,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方形的车轮行不行?”有的学生会说:“方的车轮开不动。”“是這样吗?”教师放了一小段视频,就这样的一小段视频,学生有了以下几个提问:“为什么方形的车轮不可以?圆形的车轮为什么就不颠簸?如果要让方形的车轮行驶起来不颠簸,该怎样设计路面?”就这样,学生很有兴趣地围绕着这三个问题讨论着。整个教学的过程,学生兴趣盎然,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创新的魅力,体验着创新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出创新性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领会知识,才能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3. 设计开放性习题。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开放性习题往往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能引发学生思维发散。例如,一年级在学完了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以后,笔者安排过这样一次活动:让同桌的学生两人合作,用小棒、圆片等学具摆出一些图形,让对方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编出一道实际问题来。学生为了表现自己,都积极参与,摆出不同的数量的图形并编出不同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孕育了创新的机会。
托尔斯泰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抓起。
参考文献:
[1] 陈国权.教学互动需要合理调节[J].新课程研究,2015,(1).
[2]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 崔海江.小学数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