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手工课教学

2018-06-30郦筱红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摘要:素质教育倡导新时代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综合领域要获得均衡发展,因此关注初中生在美育中的动手能力培养,开展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意义十分重大。本文在借鉴相关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从多种教学方法的引入入手,从而激发初中生美术学习兴趣,探究如何有效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关键词: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教学方法

毋庸置疑的是,初中美术课程是对中学生开展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在于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表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课程中涵盖的教学内容丰富,有手工课、绘画课和欣赏课等,本文主要是立足其中一门教学内容——手工课,看如何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促进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提升,期待可以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一、 充分展示奇特的手工艺术品,点燃学生观察美的兴趣

其实美术本身就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十分特别的教学性质。通常我们也称其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等,是画家、雕刻家等艺术大师结合一定的物质材料,将光、线、影、色等元素进行合理搭配,在一定的空间中塑造出可视的平面形象或立体形象的艺术。尤其是手工艺术品,它是一种平面和立体思维交相辉映的艺术展示方法,在作品中更是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我们通过充分展示艺术作品的魅力,可以活跃初中生的美术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还可以促使学生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而展示美术作品的方法,一方面我们可以采用自我直观展示的方法,一边告诉学生折纸、剪裁等方法,一边引导学生欣赏美术创作中的技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直观、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各式各样的手工艺术作品,比如“折纸作品——纸鹤”“剪纸作品——拉花”“篆刻艺术作品——中国梦”等等,当学生通过视频资料看到这些艺术作品时,必然会被眼前的美术创造魅力所吸引,从而充分激发中学生对手工作品的观察、制作兴趣。

二、 合理选择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在创作美的同时激发环保意识

要完成初中美术教学的大纲要求,传授学生多种手工课中常见的艺术表现技法,就避免不了适用更多的物质材料,比如对于折纸来说就一定会用到大量不同颜色的纸张,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在学习完这节课的内容后,所得到的手工艺术品并不会保留很长的时间,而是随着教学内容的结束变为了垃圾,不仅造成了大面积的教室环境污染,还浪费了宝贵的纸张资源,当然在其他的手工课实践中,自然还会存在其他资源的浪费。其实这便是與我们教学的理论所相背离的,因为我们不希望看到在指导学生学习手工课技巧的同时,凭空诞生很多的资源浪费现象。

所以,笔者认为,应当在美术手工课教学中学生传递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思想。一边学生可以学到美术知识,培养美术创作能力,一边还能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如此一举两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具体来讲,比如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以利用剩下的边角料做些拼贴画以及具有民族气息的挂饰,运用对称、平移、旋转的知识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来装饰教室,能体现出高雅与整洁的氛围,养成整洁的良好习惯。另外,在折纸或者拉花的手工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以以学生身边的废料为教学的材料,比如学生打完草稿的稿纸、用完之后的练习本等等,向学生演示手工操作的过程,巧用废物做手工等理念,培养学生节约材料、合理利用废弃物的良好品质。这些平时被学生忽视的废料本身就属于即将要扔掉的产物,所以说在课堂上使用这些东西,无论是对于初中生还是教师来说,都是一件节省教学经费,节约资源,利国利民的举措,可以纠正现在学生中比较严重的铺张浪费行为。

三、 “手把手”教学,直观展示手工课动手操作的魅力

在初中美术手工课教学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艺术观察、欣赏、创作等综合能力,是一项长远的目标,而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把握好美术创造能力的培养阵地、培养时间、培养主体,笔者绝对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定能在美术手工课的教学实践中取得若干成果。

初中生虽然对于美术手工课具有很强的学习兴趣,但是他们也十分需要教师亲自指导,因为在一个班级教学环境中,由于我们教师所处的方位不同,就会造成学生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不同,可想而知,距离教师近的学生总是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师的手法,而远距离的学生就看不到,所以,如果课堂教学时间允许的话,笔者建议可以尝试“流动式教学”,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一对一”,从而提升美术手工课教学有效性。

四、 灵活设计课程,适当结合乡土文化,促进思维发散

在手工课教学中,我们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教学的特色,让美术课堂更加具有地方性质的“香味儿”。比如同样是用材料表现“向日葵”的朝气,旺盛的生命力,带给学生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陶冶学生情操。而不同的地区,可以利用的材料,所表现的手法也就各不相同。比如对于南方人,学生平时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材料主要有竹子、稻米等;而北方较为常见的材料有玉米秸秆、高粱秆、小麦秸秆等等。将这些不同的材料结合在一起,对秸秆、叶片、根茎等材料进行切、削、烧、熨、染等工序,便可以充分展示出“向日葵”的魅力,这一手工课过程中可以极大地锻炼儿童的思维,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此外,靠近沿海地区,可以充分利用贝壳、海螺等粘接成样式新颖的花型、贝雕画等工艺品。

对初中生开展美术手工课的教学,既是对我们教师的一种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对学生美术创造力、审美能力、发现能力等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础教学组成环节,我们所有的初中美术教师都要认识到这一教学性质的重要性,细心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中通过动手创作出美的精神享受。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甫.因地制宜因人施教——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手工课科学大众[J].科学教育,2011(9).

[3]贾黎威.利用乡土资源优化美术教学体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郦筱红,浙江省丽水市,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美术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初中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