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2018-06-30张飞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快乐转变问题

摘要:教育是一项面对人的生命,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而语文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因为学习是为生活而服务。然而当前的应试教育让教师和学生都学得很累,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正逐渐减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在逐渐淡薄。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教师应该要上好每一堂课,让每堂语文课都焕发出生命活力。学生学得有趣味,学得有成就,学得有进步,学得有追求,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才会真正的喜欢。

关键词:教育;问题;转变;快乐

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的,而现在的应试教育让教师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正逐渐减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逐渐减弱。结合自身教学我认为目前的语文教学有以下几点问题:

1. 语文教材的课文编选不尽人意。

这几年语文课标不断更新,我们的教材也不断在更新,但在教学中我总感觉有些课文编选的不够好,不能抓住学生眼球。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不相符。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少年鲁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而不喜欢三味书屋?我想最大的原因便是在三味书屋里所学的那些并不是鲁迅所喜欢的。如果课堂上老师教授的是学生喜欢的故事传说、天文地理等,我想学生是最喜欢不过了。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综合活动课时,经常补充课外有关的知识,学生听得很带劲,他们觉得语文真有趣。这就告诉我们要灵活的处理教材,要关注学生的生活需要。

2. 语文教学的目标导向存在问题。

目前在我国,很多人认为优质教育就是能够考取好学校的教育,把考试成绩等看得至关重要,认为它就是教育质量。老师在上课时就经常想着考试,如何提高考试成绩成了语文教学的指挥棒,成了评价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还有我们家长也仅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好坏,如果学生成绩好,他们会很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如果学生成绩差,他会经常数落孩子。这样学生会慢慢忘记了语文学习的初心,而进入应试教育的圈套,势必会破坏语言的美感,冲淡其表情达意的文学色彩。像我们学校这几年中考综合评比的成绩非常好,很多学生都慕名而来,很多家长都来陪读,很多店主都发起了小财。(我们学校进校公路旁由原来的一间小店发展到现在的十几家)种种迹象说明,我们家长认为升学率高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3. 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过于单调。

我们语文老师基本都是初步感知课文、具体分析课文、总结全文。由读课文到讲解课文的老模式。例如我们在教文言文时,总是先介绍作者和文学常识,再朗读课文,然后翻译和分析课文,最后理解文章情感;讲说明文时就是分析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等;讲议论文时就是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这种老模式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显得厌烦。课堂就会显得枯燥。那么如何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呢?

(1)教师灵活地处理教材

我们人教版编选的教材,有的文章与学生的生活感知离得太远,于是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略讲,多讲一些与学生生活有關的课文,多补充一些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让他们爱上语文。例如我在教授《生物入侵者》时,不是按照常规方法来教这篇说明文的相关知识,而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列举身边的有关生物入侵的新闻、图片等,(非洲鲤鱼到美国后,福寿螺,水葫芦等事例)这样学生既容易弄懂生物入侵的概念,又学得非常有劲。让他们觉得语文就在我们身边,对我们生活有指导意义,从而会爱上语文。

(2)要有情趣盎然的课堂

例如: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先让学生读懂课文,再让几个学生表演事先排练好的《皇帝的新装》情景剧,学生用宿松方言夸张地表演人物对话,再加上他们形象的动作表演,课堂上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后我再从表演中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

再如:我在教学文言文时,用的是“四步教学法”——朗读比赛、翻译比赛、复述比赛、表演比赛。即先让学生在朗读中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懂词义;接着再让学生整体理解课文;进而进行复述课文(仿照说评书的形式);最后表演大赛是高潮部分,学生都会精心准备,而且积极性非常高。学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语文。

(3)要转变教育观念

我们教师不能再停留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下,还学生一个自由快乐的语文课堂,不要在课堂上只重点讲考试内容,其余的语文活动都不开展,这样学生会很累,从而厌烦语文。同时我们也呼吁语文的教改和语文的评价体制也应进行改革,应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在课堂上多开展活动,要善于通过活动传授知识和教育孩子。全国有名的班主任贾高见“小活动,大德育”不为我们点明了方向吗?在诗歌教学时我会经常组织朗诵比赛。学生在比赛中会不知不觉地发现诗歌的美,从而逐步爱上语文。

(4)运用情感激励

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富有情感。而语文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语文教学应努力追寻语文的生活化,让学生在收获知识和能力时提升他们的情感体念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达到课文与学生生活的统一,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在山的那边》时,我先问学生有没有爬山的经历?再接着谈爬山的体会。当你爬得很累时,你会怎样解决困难的?这次经历和体验,会不会成为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呢?然后再让学生在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读课文。教师再适时指导,全班学生几乎毫无困难地体会出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诗人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道路是漫长的,但只要你坚持不懈的努力,理想终将实现。这样巧妙借用生活的经验所悟出的课文之理,比任何透彻分析都更直观、更真切、更永久。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他们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享受到了语文学习的幸福。

总之,课堂是老师耕耘的一块乐土,是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教师应在课堂上灵活处理教材,多运用情感激励,多开展课堂活动。共同创造出一个心与心的默契,情与情的交融的语文课堂,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顾春.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J].知识出版社,1998.

[2]董菊初.语文教育研究方法学[J].语文出版社,1995.

[3]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J].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飞,安徽省安庆市,安徽省宿松县广福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快乐转变问题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