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人求真”

2018-06-30沈艳

考试周刊 2018年51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真谛在于让人追求真情和真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教人求真”思想,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发掘语文教材的思想教育点,将素质教育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人求真;素质教育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在我国,语文是母语教育,负责传递人们以知识与技能,承载着发扬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而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教育生涯的奠基石,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本文就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陶行知先生“教人求真”思想,提出了一些想法和理念。

一、 “教人求真”思想的主要内容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教育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教育事业,著有大量作品,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供后人学习和发扬。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便是先生对于教育的理解,而在现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人求真”思想也提醒着教师不能只注重于书本上知识内容的教学,更要牢记教育的真谛,将教书和育人有效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回归教育“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质。

二、 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

想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教人求真”思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定明确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注重提高自身的学识素养和道德修养。

1. 教育理念的要求

科学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远见卓识,能够正确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对于当今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想要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的未来性和社会性,深入了解小学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在健康、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就像塞德兹所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当代小学教育应该具备适应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结合语文学科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要求,兼顾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品德素质,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2. 学识素养的要求

学识素养大致可以分为知识和文学两个层面。知识层面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持终生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在拥有精深的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的同时,吸收各学科精华,优化形成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广度。文学层面要求的则是语文学科专业性知识的深度,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准确、深入地传达出课文的内容思想,想要更好地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大力提高自己的文学功底,为学生和书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挖掘出教材里蕴含的深意,向学生传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思想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学能力。

3. 道德修养的要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理想、原则、信念、兴致、趣味、好恶、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言行上取得一致、和谐,这就是吸引青少年心灵中的火花。”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平时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修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一举一动。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身为教师,一旦走上了教书育人这条道路,就应该时刻牢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和传播者的身份,提升自己的知识内涵与文化品位。

三、 在教学中渗透“教人求真”思想

渗透“教人求真”思想,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每个地点每个时刻都是求真学真的课堂。

1. 于书本教材中渗透

语文教材内容丰富,每一篇课文都有自己的思想教育因素,但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与探索中,能够把握住思想教育切入点,充分发挥好教材中的有用之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课文中的思想教育点往往潜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在学生理解文章主要脉络的前提下重点讲解这些地方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放大给学生学习,引导学生自我思考,达到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效果。

以小学三年级下册中《争论的故事》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打猎为生的兄弟俩为了争论大雁的吃法,错过了打猎的时机,让大雁飞走了,最终一无所得。文章中就有很多地方值得发掘和教导,如老人提出的解决方法,让兄弟俩将大雁分成两半,煮一半、烤一半,由此为出发点,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综合各种解决方法,平衡利弊,争取两全其美。又如兄弟俩解决问题后发现大雁早就已经不见,可以提醒学生做事应该抓住时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做起来。许多课文中都会有类似的地方,结合这些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点,将道德真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登,学做真人。

2. 于课堂教学中渗透

要想将“教人求真”思想渗透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一些改变,摒弃一些传统落后的课堂教育方式,做到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学时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总体的状态对教学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上课时,也可以改变以往老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对课文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发现的问题,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另外,对于小学生来讲,求知欲望强烈、思维活跃,有时候会提出一些奇怪的想法而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这些奇怪的想法虽然不符合正常逻辑,但是也应该受到他人的尊重,教师需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和认可。在课堂中放开学生的思维,有利于自我思考以及创造性思维的成长。

总之,千教万教不只是教知识,千学万学也不仅仅是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教真和学真,教做人和学做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教人求真”思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长期、反复的过程中,坚持提高自身教育水平,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定能使我们的教学充盈智慧和内涵,使学生的学习包含做人之真理。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张劲夫.追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摘录)[J].江淮论坛,2007(4):30-31.

[4](美)塞德兹.俗物与天才[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沈艳,江苏省昆山市,昆山開发区晨曦小学。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小学语文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