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反馈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8-06-29李记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反馈应用题教学小学教育

李记莲

摘 要:信息反馈主要是指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结合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获取信息反馈结果,结合信息反馈对教學内容进行调整,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反馈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提高学生数学应用题学习效果,强化学生数学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应用题教学 信息反馈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应用信息反馈教学方法,往往由教师设置相应的问题,并且将问题作为原始信息,进而让学生结合原始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实现对学生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在这一过程中会向教师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信息数据的参考,进而指导教师逐步改善基本教学方法。由此能够看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加强对信息反馈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学现状的改善,为学生深入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合理选择教学切口,发挥信息反馈的诱导作用

教学切口实际上就是数学知识体系中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合理选择切口,能够有效支持新知识的教学和旧知识的巩固,提高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1]。在对教学切口进行合理选择的基础上,教师加强对信息反馈的应用,并且发挥信息反馈的诱导作用,将学生从传统旧知识的探索转移到新知识结构的认知层面,让学生在心理上保持对接受新知识的预备状态,进而增强学生应用题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更好的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创造条件。如例题1所示,教师发挥信息反馈的作用,能够辅助学生对新旧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解决应用题提供有效的指导。

例题1:某小区11月份共用水12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请问11月份某小区原计划用水多少吨?

在针对例题1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复合应用题的特点,在对应用题进行讲解前可以先设置输出性问题:如对进行计算,并分析为什么结果比除数大?如果一个数的是28,那么能够计算出这个数是多少吗?如果一个数的()是28,那么你能够对这个数进行计算吗?结果是多少?

学生结合教师提出的基础问题进行解答,教师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诱导,让学生从单一的计算向复杂的计算过渡,为学生处理应用题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借助信息反馈,就奠定了学生解决应用题知识的基础,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良好的培养,可以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发挥信息反馈阶梯作用,分散应用题难点

难点过于集中是应用题教学方面的主要障碍,只有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难点进行适当的分散,才能辅助学生对应用题知识内容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2]。而借助信息反馈教学的应用,能够发挥信息反馈的阶梯作用,学生在教师层次递进问题的引导下逐步深入思考,并及时将思考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可以使整个应用题教学呈现出阶梯跳跃发展状态,进而实现对教学难点的分散,并引导学生逐步攻克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有效性。

例如在例题1中,教师结合应用题难点开展信息反馈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科学的指导。教师提出的设问如下:是哪两个量相比所能得出的结果,在中,谁是单位“1”?此题目中的具体指的是谁的?实际用水量是计划用水量的几分之几?你能够将方程列出来吗?按照层次性提问方式,教师结合信息反馈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构建阶梯状信息反馈链条,进而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指导学生和教育学生,帮助学生针对应用题知识加以思考,进而理清题干中涉及到的数量关系,实现对应用题难点的分散,简化教学内容,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应用题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题整体学习成效。

三、借助信息反馈调节作用,提高应用题讲析答疑效果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能结合学生的情况对学生遇到的学习难点进行分析,但是却无法实现对学习难点的完全估计,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时教师加强对信息反馈的应用,就能够在应用题教学讲析中发挥调节作用,教师讲析应用题的方法、深度和语言等都会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结果进行灵活的调整,如果问题难度大,学生难以实现有效反馈时,教师会适当的降低讲析的难度,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如果信息反馈正常,教师就会按照元速度进行讲解,并且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适当的增加讲析的深度[3]。

例如在例题1中,教师针对“实际用水量是原计划用水量的()”讲解时,出现了学生信息反馈迟缓的情况,教师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结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引导学生针对“用水量比原计划少”进行更为具体的解析,并且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教师还采用形象画图的方式辅助学生分析应用题,让学生明确认识到“从原计划用水量中减去他的就是实际用水量所占的分率”,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针对“实际用水量是原计划用水量的()”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可以更为明确的把握不同数量的关系,学生的应用题信息分析和处理能力会明显的增强[4]。可见借助信息反馈辅助开展应用题教学,还能促进学生对教学讲析的调节,增强教学有效性,为学生针对应用题部分知识进行深入系统的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加强对信息反馈的应用探索教学改革方向,对学生实施更加科学有效的应用题教学指导,不仅可以及时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独立学习能力等进行适当的强化,进而辅助人才培养工作的系统优化,为小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针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都应该尝试引入信息反馈教学模式,为学生系统探究数学应用题知识做出正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邢耀圣.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7(2):106-106.

[2]李军霞.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7(1):132-133.

[3]林常青.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读写算:教师版,2017(46):272-272.

[4]顾佳.从实践的角度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J].教育,2016(7):00052-00052.

猜你喜欢

信息反馈应用题教学小学教育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
《知识窗》第1期读者评刊表
《知识窗》第5期读者评刊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