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互联网+公益”兴起看公益众筹平台的现状及问题

2018-06-29徐铭遥,张秀英

新媒体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公益互联网

徐铭遥,张秀英

摘 要 “互联网+公益”的众筹模式因具有门槛低、透明度高、筹集资金时间短等优点必将使传统的公益活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革。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令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心寒的“诈捐”“骗捐”事件,让人不禁对“互联网+公益”的慈善模式感到忧心忡忡,文章从国内众筹平台出发,分析“互联网+公益”目前存在的信任危机、互联网公益平台的弊端和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公益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07-0100-02

慈善事业的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益模式也发生了转型。从各个国家看,互联网公益发展并不均衡,在发展中也有问题不断出现。

1 “互联网+公益”模式现状

在中國,“互联网+公益”的模式起步比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末,互联网引入我国后,互联网在到今天为止的三十几年来迅速发展,由此才催生了中国的“互联网+公益”网络慈善模式。

1)从传统到新模式的转变。一人有难,八方支援,互助与团结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公益慈善机构开始尝试转型,最初的“互联网+公益”的模式以传统公益慈善机构相关网站为雏形到后来各类商业网站、自媒体等也在互联网公益上崭露头角,纷纷开展互联网公益平台。而使传统公益转型过度到互联网模式的里程碑事件则是2014年8月在微博上兴起的“冰桶挑战”。“冰桶挑战”这一话题在短短几天阅读量超过14亿人次。微博用户跟随意见领袖,打破沉默螺旋,从“只看不评”的观众转变成参与者和传递者,并在参与过程中既获得了趣味性体验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在传统背景下,慈善公益活动模式比较单一,如慈善晚会、义演等,会给人一种严肃刻板的距离感,而以“互联网+慈善”为代表的新型公益则正悄然进入人们生活。

2)“互联网+公益”的优势。(1)融资周期短,效率高。以国内一款众筹网站“轻松筹”为例,轻松筹平台上有一个板块叫做“救人危难”,大多求助者为身患病症家境贫寒急需昂贵医疗费用,求助者通过平台审核后,有可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数额的善款。(2)求助门槛低。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开始进入公益慈善领域,改变了慈善机构只能依赖银行汇款和募捐的传统模式,降低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3)传播时效及时便捷,呈裂变式传播。根据腾讯科技2016年3月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目前有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朋友圈”已占据了手机社交的主要阵地。用户在拥有一定粉丝量的朋友圈里发布信息,朋友看到在进行转发,以此类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使得通过网络发布的慈善求助信息可以让更多人看见。(4)信息透明度高。在互联网平台上寻求帮助,需要发起人公开自己的身份信息以及相关信息给公众,捐款数目,资金去向都相对透明的公布给捐助者。

2 以“轻松筹”为例分析网络众筹平台的问题

虽然“互联网+公益”有其独特的优势存在,但是由于发展初期,很多问题也不断出现。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法于2016年9月1日实施。慈善法的实施既促进了“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也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1)慈善法下的“阴凉处”。2016年11月28日,一篇名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刷爆了朋友圈。作者罗尔以简短动人的文章表达了对患有白血病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女儿的心痛以及自己和妻子面对巨额医药费的无可奈何。热心网友看到后通过转发、打赏等方式希望能帮助笑笑。短短两天时间,罗尔就收到善款将近270万元。然而,事件后续令人咋舌,有人爆出罗尔此前在文章中称自己有三套房子和两辆车,并且,罗一笑所在的儿童医院医保报销比例很高,罗尔只需支付36 000元。与罗尔在文中所述:“每日上万元治疗费用”并不相符。由于这些虚假信息使得网友们愤慨,觉得遭遇了巨大的情感欺骗,一时间把此事件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慈善法》没有提及个人为自己或特定亲友的困难而向社会进行求助的行为,根据“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法律原则,个人求助是公民一项正当的民事权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罗尔并没有违反《慈善法》。罗尔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此次事件留下太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让公益众筹健康发展,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公益事业,应该从这整个运作流程入手,集合众筹平台、有关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力量,通过持续的与时俱进突破壁垒,将公益众筹做的越来越好。

2)平台的责任所在。针对“互联网+公益”的众筹形式,第三方平台起到了一个连接求助者与捐赠人的桥梁的重要作用。前瞻数据库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月底,全国各类型正常运营的众筹平台总计401家,公益众筹平台仍然为小众类型,仅有16家。在众多公益众筹平台中,轻松筹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基于社交圈的众筹平台。但是对于互联网公益众筹,不少人有意捐赠者读公益平台如何确认求助者身份、时间真实性以及钱款去向提出质疑。据了解,轻松筹在求助者信息真实性审核方面会根据求助者上传的身份证号和医院诊断证明看,向相应的公安部门核实,向医院方面进行电话进一步核实。而募集所得后续钱款的使用问题上,平台则表示“主要依靠群众监督,有举报会检查。”这也显示了募捐平台的不完善,有待改进之处。

“轻松筹”平台自2014年9月成立以来,前两年运营一直是亏损状态,2015年亏损1 000多万元,2016年扭转局面。该平台的盈利模式之一是收取手续费。平台根据众筹项目收取2%的手续费,这也是根据新出台的《慈善法》相关规定所制定。尽管“轻松筹”平台存在着身份认证缺失,监管不严等问题,但仍旧是公众求助的主要平台,为此,笔者将通过以下实例进行论证。张萌是辽宁师范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学生,曾经使用“轻松筹”进行求助。张萌告诉我们,轻松筹区别于其他的平台和互联网求助方式,在效率上和求助成功率上都远胜于其他平台,张萌本人求助所需的2万元也在3天内得到了解决。在款项落实方面,轻松筹可直达求助者的私人账户且不需要有太多的手续。

由此可见,互联网第三方的公益平台对于多数求助者是有帮助的,媒体和公益之间应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促进“互联网+公益”更好的发展。

3 改进建议与未来展望

公益众筹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一个公益众筹项目本身的说服力和公益众筹平台长期累积的公信力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对于“互联网+公益”模式来说,中国还属于发展阶段,不斷的探索和尝试来开辟出一条新的公益道路。

1)慈善法需要普及,法律急需完善。虽然我国已出台慈善法,但是作为我国第一部慈善相关法律,仍与很多相关事宜没有明令规定。邀请专业人士,就慈善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法规支持进行详尽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为全国人大或地方人大列入立法修法议程,确保慈善事业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2)保证信息的真实和全面。由于网络传播缺乏把关人,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夹杂虚假信息,所以更需要使信息做到真实透明全面。在网络世界,建立起虚拟的公益社区,也许会让更多人的获得归属感,进而感受到一个平等、安全、自由的社会的魅力。公益“互联网+”的介入下,让更多人获得帮助,更多人的爱心有合适的地方安放,这才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

3)加强事后监管。当前,第三方众筹公益平台在慈善募捐中担当的主要角色是项目的发布平台,资金筹集和发放平台,而对于项目的执行和后续的资金去向则缺少责任感。对于公益项目实施和落实,众筹公益平台还是有很多可以履行的责任的,比如:可以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分期分量的下拨资金,与项目发起的地方部门公益机构和项目相关人员主动联系、协作,由多方监督,促进项目更加的公开透明的落实。

我国的“互联网+公益”正处于加速上升阶段,互联网的便捷性和高效性无疑给“互联网+公益”带来了新的传播形式,基于“水滴筹”,“轻松筹”等的“互联网+公益”平台应运而生,这种公益众筹平台依托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传播速度和效率上超过了以往的传统式公益模式。但是以“轻松筹”为代表的公益众筹平台由于自身的缺陷也使得“诈捐”“骗捐”现象泛滥,公益众筹平台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草根式”众筹,由于缺乏政府的统一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众筹制度,缺失身份认证系统和后续的监管,仅仅依靠公众的自觉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未来的公益中筹平台若是不尽快从立法,行政,公众素质等多方面完善自身诸多在体制上的缺陷,将很难得到公众的信任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穆昊杰,施延吉.“轻松筹”的微信公益众筹之路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6(18):0342-0343.

[2]林薇.自媒体环境下微公益传播解读——以“ALS冰桶挑战”为例[J].视听,2015(10):167-168.

猜你喜欢

公益互联网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环保公益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