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如何设计毕业生调查问卷

2018-06-29张彩霞

文教资料 2018年5期

张彩霞

摘 要: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和调查结论的正确性不仅依赖于调查数据的真实性、统计方法的正确性,在很大程度上更依赖于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即问卷要有较强的精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从毕业生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思路等多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封闭式调查问卷 合理性原则 设计指标

毕业生离校并不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结束,毕业生通过职场平台为社会做出贡献,取得一定的标志性成果才能称得上“真人才”。

毕业生就业质量如何,受用人单位欢迎吗?现有的专业和课程内容设置、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紧跟市场经济步伐吗?符合社会用工需求吗?作为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技能实用型人才的技工院校,绝不能闭门造车,不接受外界反馈。但我们的反馈渠道必须畅通、反馈的路径必须多元、反馈的时效必须短快。我们要有目的性地筛选这些反馈信息,更好地为专业建设和培养管理学生服务。这就奠定了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指导思想,即多渠道采集筛选有效信息,了解毕业生的思想表现、职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动态,平衡学校与社会、行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实事求是地了解反映就业情况,为学院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促进就业,且达到高质量就业。

从某种程度来说,能发掘事实现况的研究方式——调查问卷,可以作为获取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当然,在决定是否采用问卷法作为研究工具,应考量是否能顺利实现研究目标及注意研究样本(被调查对象)在问卷上的配合度。这里笔者与大家共同探讨毕业生调查问卷的一些设计思路和想法。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设计问卷,是询问调查的关键。完美的问卷必须具备两个功能,即能将问题传达给被问的人和使被问者乐于回答。要完成这两个功能,问卷设计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且采用一定的技巧。

1.背景性原则

主要是指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比如专业名称、学制层次、身份证号、学号、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另外,调查问卷设计要考虑被调查对象的群体及其数量,如果没有足够的被调查对象提供的调查信息,调查结果就会缺乏统计意义。

2.合理性原则

有些调查问卷设计时,没有考虑被调查对象的答题兴趣,直接影响了问卷填写人的情绪,应将容易、直观、清楚的问题置前,困难、复杂、敏感、窘迫的问题置后。即要充分考虑结构合理,符合应答者的思维程序。因为问卷中的问题设计是极其严肃的事情,对每一个问题的表述都必须规范、具体、意义明确,使得每一位被调查者对问题都有一致的理解[1],不至于导致最终答案失真。

3.必要性原则

要设计一份好的调查问卷,必须考虑这样两个问题:它能否提供必要的管理决策信息?它是否满足编辑、编码、数据处理的要求?简言之,调查问卷中每一个问题都应对所需的信息有所贡献或服务于某些特定目的,如果从一个问题得不到满意的使用数据,那么这个问题就没有列出来的必要,应该取消。

4.自愿性原則

调查问卷问题设置时,必须考虑被调查者的配合度,即其是否自愿真实回答某些问题,凡被调查者不可能自愿真实回答的,都不应该正面提出。若这方面问题对整个调查反馈比较重要,则建议采用其他方式进行。

5.其他原则

调查问卷设计的答案必须与问题具有相关性、同层性和完整性。即设计的答案必须与询问的问题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关系、具有相同层次关系、应该穷尽一切可能的,起码是一切主要的答案。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明确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后,就要进入如何开展问卷调查,即如何设计问题的环节。一般情况下,调查问卷可以分为电话调查问卷、邮寄调查问卷、网上调查问卷和座谈会调查问卷等[2]。

不同类型的调查方式对问卷设计是有影响的。在面访或座谈会调查中,被调查者可以看到问题,并与调查人员面对面地交谈,因此可以询问相对较长的和复杂的问题,即以对话的风格设计相应问题。在电话调查中,被调查者可以与调查员交谈,但是被调查者看不到问卷,这就决定了只能问一些短的和比较简单的问题,否则会引起被调查者的不配合、厌烦抵触情绪。在邮寄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与调查员没有直接交流,因此问题要设计得直观易懂,且必要时需做出详尽的指导语。

依据回答问题的方式,还可以分为封闭式调查问卷、开放式调查问卷及封闭和开放相结合的调查问卷。开放式调查问卷中涉及的问题,即这些开放性问题可以让被调查者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并且比较深入,有时还可获得研究者始料未及的答案,但这种方式搜集到的资料中无用信息较多,难以统计分析。但开放性问题在探索性调研中是很有帮助的,但在大规模的抽样调查中,弊大于利。封闭式调查问卷是指对问卷做了精心设计,被调查者只需如实认真填写即可。封闭性问题的答案是标准的,对答案进行编码和分析都比较容易;回答者易于作答,有利于提高问卷的回收率;封闭性调查问卷问题的含义比较清楚,因为所提供的答案有助于理解题意,这样就可以避免回答者由于不理解题意而拒绝回答。但也有不容忽视和避免的缺点,一方面,回答者对题目不正确理解的,难以觉察出来。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顺序偏差”或“位置偏差”,即被调查者选择答案可能与该答案的排列位置顺序有关。研究表明,对陈述性答案被调查者趋向于选第一个或最后一个答案,特别是第一个答案。而对一组数字(数量或价格)则趋向于取中间位置的。综合考虑,笔者建议采用封闭式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形式,笔者建议纸质与电子并行。可以借助学校互联网信息中心的平台优势,电脑界面和手机版界面双渠道采集调查,逐步向智能化校园迈进,更贴近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以网上调查问卷为主,可以分别对学院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专业系部负责人、班主任和学生设置不同的录入或查看权限。原始数据填写的及时性、可信性和有效性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先交由班主任审核把关,专业系部负责人二次抽测审核,最后招生就业部门负责人总体把控抽核。对于一些特例,比如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类学生,可以通过面访或电话的方式设计调查问卷格式、设计具体提问内容等。

为了有效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必须量体裁衣,设计符合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特点的调查问卷,设计能对反馈教育教学起到真正帮助效用的问题。当然,在選取这些问题时,要有所侧重和导向性,并非越多越好,关键在于其在整个反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大小。

就业质量是就业结果的综合性评价指标,是一个主客观相结合的概念,既要反映客观的就业状态,又要体现就业主体的思想、感情、态度、愿望等一切主观世界状况方面的问题;同时是一个宏微观相结合的概念,既可从宏观上用于一个地区或是产业的整体研究对象,又可从微观上用于单个劳动者的个体研究对象。基于此,毕业生调查问卷主要选取5个一级指标问题,20个二级指标问题,34个三级指标供选答案,见表1。

说明:薪酬是指工资、可以折算的福利、奖金及加班等。

笔者就单位基本信息(性质、所在区域、所属产业)、薪酬、专业对口、满意度等几项调查问题的设置原因及思路与大家共同探讨。

技工院校的毕业生作为高级蓝领,所面对的就业单位相对还是较一致的,主要集中于三资企业、私有企业等。通过分析各专业毕业生在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就业的比例,可以了解用人单位的特色,了解各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企业,为次年次届学生的校园招聘会提供数据参考。对于就业结构这项问题的信息采集,还是较便捷的。

在众多二级指标问题中,设置薪酬为重要参考指标问题之一,原因主要是薪酬可以相对较有力地反映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若是对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这项指标则更能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能力及社会对他们的认可程度。当然,考虑到不同就业单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该指标需要科学设置不同地区的薪酬系数,否则得出的数据也就失去代表性意义。

在采集薪酬这类涉及毕业生个人隐私比较敏感且浮动较大的数据时,可以不用硬性要求其填写具体的数值,在设计问卷调查时,可以设置不同薪酬水平的区间,让其勾选即可。当然,填写具体数值也可以,数据统计分析的难度可能也会相对随之提升,但需要设定上限(杜绝或避免被调查人乱填,失去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上述两种方式均可采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当然,薪酬高低不能完全代表毕业生就业质量,还需要从专业对口、兴趣、满意度、岗位的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评价。

专业对口是技工院校非常重要的就业参考指标。如果某专业的应往届毕业生从事相应专业的比例较少或逐年减少,那么说明该专业的需求已与市场脱轨,必须是要停招的专业。继续开设下去,一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二是给社会就业秩序增压。

专业对口的数据采集并不困难,重点在于一定要跟被调查对象说清楚专业对口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在类似就业指导等课程就向学生具体解释到位,或者在调查问卷上适当给出详细的指导语。比如,某学生就读的是数控加工专业,在校期间学习了机械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普通铣工、车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及相关工种(钳工、电气电子)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毕业后只要从事的是这些知识或技能所涉及的工作岗位,就可以称得上是专业对口。

毕业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有它的主观意识和想法,他们对用人单位和母校的评价也是学院专业整体就业质量的一个概括,所以设置毕业生对用人单位和母校满意度的调查评价有其充要性。但这些评价反馈体现了人本意识,是主观意愿指标,带有一定的浮动性。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最主要的是就业现状、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方面的满意度,而其他满意度二级指标则较适应于毕业1年-3年的往届生的调查。

三、结语

设计不是简单的凭空想象,虽然有一些规则可以遵循以避免错误,但要把调查问卷设计得相对完善,还需要了解更多的东西。问卷设计是一种需要经验和智慧的技术,与其说问卷设计是一门科学,还不如说是一门艺术。有效的问卷调查对反馈教育教学、专业建设等方面作用较大,但无效的问卷调查只能留有形式,不仅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而且对在校生培养、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无任何现实借鉴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连成.调查问卷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秘书,2000(02).

[2]简明,全勇进.市场调查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