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语与英语的语言特性角度管窥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思维差异

2018-06-29叶诗雨

文教资料 2018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叶诗雨

摘 要: 语言与思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汉语和英语分属两种不同的语系,必然形成不同的语言思维。在翻译或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语言间的灵活转换,更需要在了解两种不同文化间差异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思维方式上的转化。本文通过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对比,分析其差异成因及在英汉两种语言上的表现,通过英汉互译的例证说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提出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适应性措施。

关键词: 语言特性 跨文化交际 思维差异

一、引言

语言现象是人类社会普遍具有的现象,也是最早进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关于世界语系的划分,依据不同,角度不同,学界学者们各执观点未有定论。其中,印欧语系拥有最多的母语人口,是语族最多的语系。英语是印欧语系下位分类中日耳曼语族的代表语言,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泛也是通用度最高的语言,其使用的地理分布跨度大,范围广。汉语作为汉藏语系的代表也是当今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正日趋国际化,成为许多国家大中小学所开设的第二语言课程。

汉语和英语分属两个不同的语系,受不同历史文化条件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而形成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翻译不仅仅是语言间的切换,更是思维与文化上的转换;翻译同样受到语言思维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二、语言与思维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和传承。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既有规律可循又受规律制约,是组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是人类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

语言思维是人类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的一种心理现象。作为大脑中的语言符号系统,将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串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再通过言语表达出来。

(一)汉语语言思维

汉语的语言思维是与中国文化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注重的是由大及小,从整体到部分的方式。从古代汉语延续到如今的现代汉语,无论历史的沿革与发展,语言思维一以贯之。汉语语言思维同中国文化心理一样,不重解析,而重综合。在言语交际中,人们判断一句话,或根据一句话所做反应的依据是一个完整的整句,包括其整体综合的意义、连贯性等方面,而非句子的结构、语法、用词等方面。此外,汉语还将融合的思维灌注在语言中,不讲究特异性,与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最为外国人所不解的是汉语语言表达之委婉,这恰恰是中国传统的东方含蓄之精神最明显的体现。

(二)英语语言思维

英语的语言思维是与汉语思维不完全对立的而互有交叉的一种语言思维存在。英语从语法到词汇都很强调和突出细节。英语的语句表达重视形合,讲究逻辑意识,细节间的衔接有相应的规则,要求结构和用词的准确性。受西方主体中心意识的影响,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重点先行,强调主体地位;句法表达直截了当,也是其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直接印证。

三、中西思维差异的表现及原因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即中西方理解、看待世界的方式的差异。下面主要就语言方面的差异表现展开说明。

(一)综合性思维与分解性思维

中国的历史发展至今都围绕着“集体”二字。最原始的群居生活可以看作“集体”的发端;统一国家的建立和世袭制可以看作是以拥有王权的某一家族为集体;乃至现如今,家族观念的根深蒂固依然与“集体”密不可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培养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文化氛圍,给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打上了“集体”的烙印,形成了综合性思维。

由于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不重视语法结构的解释和使用,而被许多西方语言学家所诟病,认为汉语没有一套成系统的语法。这个观点是片面的。中国人所习惯的综合性思维恰巧印证了汉语的意合性。语言单位间的组合注重的是语义之间整体的、综合的关系,但不一定在结构上作显著的标记。受到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汉语偏向的是由大及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表达方式。

西方人长期处在个体主义文化圈,受个体主义文化氛围熏陶。个体主义在价值取向上更关注的是自我和独特。因此在思维方式上习惯将个体独立出来,崇尚的是分解性、解析性思维模式。

英语作为形合语言的代表,通过形态传达意义。因此,对形式结构要求严格,单句分解成若干结构,通过语法关系串连成句;复句或小句之间也有赖于合适的连接词完成建构。同时,受到个体主义文化影响,英语的表达偏向于重点的突出,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扩展式表达,是由小及大,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方式。

(二)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

中国传统的认知心理注重直觉,即通过潜意识直接把握事物的模式。中国人看中人的悟性,对于事物而言,重视其表达意象而不是其内在理论和构造。直觉思维在汉语中的汉字和诗歌部分得到了体现。

汉语是意合语言,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六书”中的“会意”和“形声”可以作为直觉思维的一种反映。二者皆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将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一个字的意思。例如“鸣”表示鸟的叫声,将“口”和“鸟”两个独体字组合而成,人们在初次学习时便能调动直觉思维,通过较为直观的组合和意象,直接感悟该字。而形声则是指通过形旁表示意义的类属,通过声旁表示相同或相近的发音。例如“清”字,用“氵”表示意义相关,用“青”表示读音相关。学习者可以通过整体的直觉和悟性思维模式判断出该字的含义和可能接近的读音。另一方面,中国在古代诗歌的造诣上成就非凡。中国的诗歌讲究意象和意境,通过诗人刻画的意象,融入场景中体悟和感受;通过简洁的诗句表达丰富的含义,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为求韵律美而对平仄做一定的规范,但不苛求语法、句法间的严密和准确。

西方文化讲求逻辑理性,采用对事物层层解析的思维方式,这与上文所提到的分解性思维不谋而合。西方的传统认知中注重理性,这在古希腊的哲学中便已得到体现: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动物”,苏格拉底对理性的信仰与追求……历史文化的灌输与培养,西方人普遍重视理性,讲求逻辑与实证。在科技和语言方面都有充分的实证。

理性思维在西方的形合语言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英语是表音文字的代表,依靠严密的语法关系与形态变化组织语言。例如在时、体、态、性、数、格等方面都需要根据对象作相应的改动,重视连接词的作用和整体结构的准确性。西方文化中,将理性思维与语言融为一体,强调形式的完整与严谨。

(三)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化认知模式更倾向于具象思维,由比喻、象征等方式组成。具象思维模式更贴近自然,贴近人直观本能的一种反应。这在汉语的语言特征和诗歌的美学倾向上有鲜明的体现。

汉字“六书”中的“象形”可以被认为是具象思维的一种代表。古人在利用象形法造字时,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轮廓,增强其象征性,用以代表该字,例如日、月、山、水等。具象思维带有直观性的特点,通过直观具体的形象达到对事物的认知。

西方的文化认知模式更偏向于抽象思维,也称逻辑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为特征。英语重视语言思维的逻辑性和外化形式的准确性,无论在句法的使用还是词汇的选择上都有所体现,最终呈现的准确表达是包括一切抽象准则在内的一个有机的语言整体,体现出西方思维的抽象性和缜密的逻辑性。这与上文中所提到的理性思维有相似之处。

(四)曲线思维与直线思维

中国是东方礼仪大国,含蓄内敛、婉转曲折根植于文化之中。因此,中国大多习惯于曲线思维,在语言上则表现为汉语的委婉表达。最明显的是在表达拒绝含义时,考虑到交际双方的关系、性质等方面,通常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婉拒。西方人偏向开门见山的直线思维方式,他们习惯于直接表达对于事物的态度好恶,而不隐晦暗指。在语言上则表现为直截了当、重点鲜明,而不蜿蜒曲折,含混其词。

中西方在语言翻译或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在思维方式的差异上可能会产生一些碰撞甚至障碍。中国人认为单刀直入的表达过于直接可能会有伤和气,而西方人则认为中国含蓄委婉的表达可能有些虚伪。

四、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英汉互译上的表现

(一)“逐层递进”与“重点先行”

例如: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22号

No.122, Ninghai Road,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 China

汉语的综合性思维习惯将事物看成一个整体,接受由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的表达方式与认知方式。英语受西方个体主义文化影响,偏向解析性思维,将事物独立出来并突出重点。

(二)“强调语义”与“强调结构”

例如:这本书是他买的。This book was bought by him.

这张桌子是木制的。This table is made of wood.

汉语中有很多无标记被动句,例如一些表被动的“是……的”句式,不需要特别加上“被”等标志词也同样能表示出被动含义。但在英语的翻译中,在不改变主语的情况下,必须使用被动态的固定结构格式,英语强调结构形合就必须遵循句法规则。

(三)“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例如:你怎么了?Whats wrong with you?

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汉语更关注人对于事物的影响。因此,在互译时,汉语先译出主体对象“你”。英语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其客观性较强,更注重客体性。所以,英语先译出的是客体事物对象“what”。

五、余论

语言是人们内在思想的外在表现,它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语言思维是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综合思维的关系,思维的差异可以导致认知角度的差异使得语言在表达上有所不同。

英汉两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不同、立足点不同,形成的表达各异。无论是翻译还是跨文化交际,都应该立足于两种不同的文化基础,而不应该只赖于本土的文化基础和本族的传统思维。要想理解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思维方式,就必须了解甚至熟悉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

综上所述,语言思维方式的形成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对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策略和措施。首先,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前需对异文化有基本的认识与了解并对比本族文化间的异同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尝试多角度思考和思维间的转化,用异文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同一问题。其次,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培养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最大限度地求同存异,把握各自思维特性和文化的特性等。最后,无论是语言翻译还是跨文化交际,实践意义都远远大于理论意义。实践不仅是形成语言思维方式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不可或缺的过程而且是最有效的途径。我们需要在大量的实践中锻炼语言思维方式的形成与转换,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史良.翻译的思维问题[J].中国翻译,1988(03):2-6.

[2]黄宏姣.中国传统象形直觉思维及其现代创新[J].船山学刊,2007(03):60-62.

[3]黄月华.英汉互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J].广东社会科学,2004(04):140-143.

[4]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40-46.

[5]王玉章.关于思维方式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03):45-48.

[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

[7]俞珏.思维模式对汉语和英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會科学版),2005(04):131-134.

[8]张彬.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汉英翻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S1):67-69.

[9]张海涛.英汉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翻译,1999(01):21-23.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