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2018-06-29叶苏寒
摘要:数学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生学习生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能够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网络平台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分析了初中数学借助网络平台教学的原则,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网络平台的应用,形成了对初中数学教学与网络平台结合的全面认识,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教育;数学教学;网络平台;有效性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水平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不科学、不合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开展,也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因而需要采取相应的手段加以解决。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水平的快速提高,网络平台已经逐渐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进行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二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途径的拓展以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很多时候是枯燥无味的,特别是教师如果教学方式运用不合理,这种无味的课堂教学将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借助网络平台,数学教学将会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并且符合初中生对网络好奇与喜爱的特点,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被激发。
2. 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
以往,初中课堂教学时,学生都是被动式地接受知识的“洗礼”,也就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非常狭窄,并且独立性比较缺乏。网络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独立地去搜寻想要的资料,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非常频繁,学生应当在课堂教学上由原先被动地位转变成主体地位。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数学教学,是学生主体地位最为集中的体现。在网络平台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合理结合课程安排,查看课程专题模块,在网络平台的帮助下进行课程预习,有助于学习效率提升。
三、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原则
在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不是随意进行的,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进行,如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原则、强调对综合知识学习的原则。
1.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是新课改后对教学的要求。在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教学的时候,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再将自身视为教学的主体,而是应当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自己在其中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更多地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去分析并解决问题。
2. 问题为导向的原则
数学是一门探究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问题的解决其实就是一个探究问题的过程。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分析、解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综合知识的学习原则
数学是初中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科知识为主,但是这并不强调以数学学科知识为唯一。借助网络平台的数学教学,应当在以学科知识为主的情况下,强调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使得学生吸收到更多的学习知识,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四、 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考虑到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再结合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网络平台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中的问题,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 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中
学习本来就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受到教育观念的影响,学习变成了一件繁重的事情,越来越多的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反而觉得学习变得非常无聊与枯燥,究其原因,兴趣的低下是关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兴趣浓,学习动力充足,兴趣乏,学习动力不足。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着手,针对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让学生重燃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改变传统教学课堂较为枯燥的局面,让课堂教学活跃起来,借助网络计算机平台,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学习。例如,在讲解到“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时,点和圆涉及几何方面的知识内容,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点和圆相交、点和圆相切、点和圆相离的关系形象的展示出来,在文字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展示的图像和动画进行详细的观察,这比单纯的语言文字描述更加有效,而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学习心态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学习的动力更加充足。
2. 充分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综合体现,需要从各方面表现出来。主动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能力之一,是学生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面对数学这样一门充满未知的学科,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更多表现在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上。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几乎是被动地进行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地发挥出来,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几乎不存在。网络平台的利用,给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次很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机会。通过网络平台,初中数学教学可以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学生去寻找答案、去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去搜索能够帮助解决问题的信息。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搜索数学信息的时候,可以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将精力集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上。比如,在讲解到《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是,该章节主要有两个小节,一个是统计调查,另一个是直方图。在讲解完这一章节的知识内容后,仍旧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理解其中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尝试引导给让学生去利用网络查询有关章节知识的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并且给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解决实际问题。
3. 开通课外教学平台,实现全方位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既包括课堂学习,又包括课后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都是学习的一部分。网络平台的应用,使得学生的课外学习有了更大的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网络进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在线或者留言的方式将所遇到的数学问题发送给教师,这样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指导,还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了师生之前的感情。课外利用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还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例如,在讲解完“勾股定理”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对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还不太理解,存在疑惑。此时,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的QQ群、微信群或者邮件的形式向教师请教,教师在线回答学生的问题。又比如,在讲解完“圆”这一章节的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对该章节知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将关键的知识点整理好上传至班级群中,让学生自行下载并进行复习巩固。网络平台的应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实现了全方位的学习。
五、 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思维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數学教学,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本相.初中数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2(8):170.
[2]冷国香.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2):79-80.
[3]郑银萍.应用“慧学云”平台开展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12(8):30-32.
[4]王鸿燕.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尝试[J].教育科学:引文版:00118.
[5]董燕燕.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6(17):32-33.
作者简介:叶苏寒,福建省福州市,福州四中桔园洲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