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教好初中“自读课文”

2018-06-29尤荣花

考试周刊 2018年50期
关键词:自读课文阅读策略

摘要:“自读课文”是指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讀经验,自主阅读,并进一步强化训练阅读方法,熟悉阅读方法。自主阅读就是要在多次的阅读训练中,将阅读经验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它是“教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本文尝试着从“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方面谈谈如何教好“自读课文”这一话题,期盼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教读;自读;策略;积淀;阅读;能力

都是课文,都是用在课堂上教学,为什么要设置“自读课文”呢?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有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自读课文”的设置正是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完成学习语言的一般过程“模仿—变化—创造”,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也正如此,“教读课文”也可称之为“工具课”。

长期以来,初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都将阅读课文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两类。许多老师把时间、精力放在了“教读课文”上,极尽招数,将“教读课文”讲深、讲透、讲全,而对于“自读课文”则用时甚少,简单一笔带过,甚至置之不理。这种做法其实不妥,浪费了“自读课文”这一课本资源不说,对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不利的。

但是“自读课文”与“教读课文”又有不同,不能一样用时、一样用力。毕竟,“自读课文”的地位与“教读课文”不一样,要轻得多,这一点,从教材的课时安排,从课后习题的设置就体现出来了。因此,教“自读课文”只能以学生自读为主,老师适当引导为辅。在课时安排上,也要比“教读课文”少得多。那么,如何在用时少,用力轻的情况下用好、教好“自读课文”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以下几点如何教好“自读课文”的方法,与大家一起探讨,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要从教“自读课文”“写什么?”入手。叶圣陶说:“阅读最好自己多多设问。文中讲的若是道理,问问是怎样的道理?用什么方法论证这个道理?文中讲的若是人物,问问是怎样的人物?用怎样的笔墨表现这个人物?”围绕“自读课文”的主旨(或中心),设置一个问题“这篇课文写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主阅读,自主寻找答案。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回答“这篇课文写什么?”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应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策略。《淮南子·说林训》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说,与其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老师在“教读课文”会花费许多时间,帮助学生学会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策略。例如,教讲读课文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时,我通过不断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学会归纳写景抒情散文这类文章主旨的方法,即作者写了哪些季节或地方的景?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描绘了哪些画面?寄托或抒发了什么情?学生慢慢地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懂得将《春》的主旨归纳为,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抒发了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以此类推,我在教自读课文刘湛秋的《雨的四季》时,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你们可以运用在《春》中学到的归纳文章主旨的方法,将本课的主旨归纳出来。很快,就有学生正确、快速地归纳出文章的主旨,即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了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写出了雨的可爱,表达了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这样,学生就学会了一项基本技能——写景抒情文章主旨的归纳的基本模式。

其次,要从教“自读课文”“怎么写?”入手。张志公说过:“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我想,主要是这么几点:一是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二是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三是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

“自读课文”的教学,可以从帮助学生弄清文章“怎么写?”入手,围绕“怎么写”,模仿张志公先生的思路,设置几个更简单一点的问题,如“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本文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点?”“文章是怎样表现主旨的?”等,这些在“讲读课文”中反复通过这些比较常见的、浅显的问题的设置、解决,学生就能有把握地回答出“自读课文”是“怎么写?”的问题。

如“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在教“教读课文”《春》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仔细分析,运用“总-分-总”的常见文章结构模式,归纳出《春》的结构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中间重点内容又分为“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六个画面,文章整体呈现出“总-分-总”的模式,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好学又好记。学生掌握了“总-分-总”这种结构模式后,在教“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时,我设置了“《雨的四季》一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并提示学生可以参考《春》的结构进行分析。这样一说,学生就很容易地归纳出《雨的四季》一文整体的结构是分为“喜雨——绘雨——赞雨”三个部分,中间重点内容又分为“春雨图、夏雨图、秋雨图、冬雨图”四个画面,跟“教读课文”《春》的结构模式是相似的。有了“教读课文”的基础,就能为我们教“自读课文”节省了许多时间,又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如此一来,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文章的结构模式“总-分-总”,也进一步提高了写作的能力。

再次,要从教“自读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入手。在教 “教读课文”时,我们花了许多时间,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分析、研读文章的各项内容,包括内容、结构、语言、写作特色等等,其中最不好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研讨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其实,“为什么这样写?”这个问题,不仅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自读课文”里,“为什么这样写?”应该简单地围绕“这样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旨”这个问题来理解,不宜做太深的钻研,否则,“自读课文”容易变成“教读课文”。

例如,在教“教读课文”《春》时,我们指出,作者详尽、生动地描绘了“春醒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六个画面,这样不遗余力地写作,是为了体现春天万物勃发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是为了文章的主题——抒发作者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服务的。同样,在教“自读课文”《雨的四季》时,要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写?也是要学生明白,写作手法的丰富多样,归根到底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的。《雨的四季》写作手法丰富,不仅分别从视觉、听觉、嗅觉等不同角度来写四季的雨,而且使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的语言生动绚丽。作者为什么这样多角度、多种修辞并用,细致、深入地描写四季的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突出不同季节的雨的特点,如春雨的清新、润泽、甜美;夏雨的热烈、粗犷、奔放;秋雨的端庄、沉静、深情;冬雨的自然、平静、纯洁,从而更好地抒发作者對四季的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这样,学生今后就更加明白,写作手法、修辞、语言、结构等,都是为文章的主旨服务这一最基本的道理,学生自主阅读就更有把握了。

吕叔湘认为,“要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不要老等人家教,要学会自己去拿”,自己去应用。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精神。“教读课文”,是由老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而“自读课文”明显不同,它是由老师指导学生,运用在“教读课文”中学到的、获得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并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并在今后的阅读考试、作文写作中运用这些阅读方法、策略,完成阅读题的考试乃至作文题的写作。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语文教育思想,倘若我们能坚持围绕“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几个基本的阅读要义,那么,教好“自读课文”,让学生在积累阅读的经验中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使用语文的技能就不再是难事了!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论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2]吕叔湘.语言的演变.

[3]张志公.怎样锻炼思路.

[4]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

作者简介:尤荣花,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永春蓬壶中学。

猜你喜欢

自读课文阅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切莫冷落小学语文“自读课文”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