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运用
2018-06-29苟国礼
摘要:小学语文是重要的基础学科,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生互动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应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对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以期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贡献一分力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师生互动;有效运用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由于小学语文课堂自身的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师生互动,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语言交际能力及人文素养,进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 师生互动的内涵
所谓师生互动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在学生眼中教师是神圣而伟大的,但又严肃而刻板,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的学习生活,由于其自身的天性使然,很难适应固定模式及固定时间的教学活动。因此,学习过程中比较散漫,而教师如果采取严厉的态度,学生又会产生恐惧,进而更加的畏惧学习,甚至会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害怕回答厌烦回答的现象。此外还有一种现象,教师采取师生互动,但互动的内容过于单调,初次进行使用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但长期应用势必会导致学生丧失兴趣,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其实质内涵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进而缩短师生之间的交往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学习能力。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并非是随时都可以进行的,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个性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师生互动的最佳时机,对于小学生来说,针对每个年级的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的手段都不尽相同,因此师生互动的原则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及即时性,只有根据师生互动的内涵及原则,进行互动活动的设计,才能够实现师生互动的最佳效果。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师生互动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 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但不喜欢固化、模式化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师生互动向学生进行知识的传递,将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不再将学习当作任务,而是将其当作一种乐趣,经过多次的课堂互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将会不断地被激发提高,从而促使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2.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能够促使其将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3. 提升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态度,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的便会得到显著提升。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就必须要强化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从而使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运用
1. 转变教师观念创建良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的尊重、爱护、关心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思考的个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秉持着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的角色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黄继光》的学习时,教师不能在授课之初直接道出文章的主旨思想使其尽快地实现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探讨,与学生展开适当的讨论,探讨黄继光身上的哪些品质是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的。通过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像朋友一样的进行语文的学习与交流,从而保证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把握恰当的互动时机
师生互动对提升教学有效性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当教师的教学理念更新转变之后,就是如何把握有效的师生互动时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并非无时无刻都适用,在教师进行提问,学生正在思考的时间,教师就不能运用师生互动打扰学生的思路,而是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此外互动并非只是单纯地进行语言交流,同时还应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进行《丑小鸭》课堂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进行文章的阅读,在通读了全文之后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丑小鸭会被其他的鸭子欺负?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以后又受到了怎樣的对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参与其中,同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及见解。此时教师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发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 制定合理教学方案,增加互动多样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学前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但仍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模式,无法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课程本身的性质,充分明确其功能性,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案的制定,进而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进行《柳树醒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预设问题,通过语言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器进行播放柳树生长过程的视频,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情境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柳树生长过程的复述,从而促使其主动进行思考。通过语言互动、创设情境及空间语言行为这三种互动方式的结合能够有效增加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进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师生互动能够为学生创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师生互动能够保证师生之间无障碍的交流沟通,有效传递情感,教师能够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晓菲.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模式应用策略探讨[J].才智,2016(23).
[2]黄丹丹.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5(17).
作者简介:苟国礼,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四川省广安市,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光辉乡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