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多角度挖掘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

2018-06-29郑明雯

考试周刊 2018年56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挖掘多角度

摘 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的一座知识宝库,古典诗词则是这座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学习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古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较多教师由于自身古诗词文化底蕴不高,于是在古诗词教学中只是抓背诵默写或浅析名句,甚至照搬教参笼统说说诗词大意,忽视对古典诗词中作者思想情感的挖掘。这样的教学思想误导了不少学生,他们往往只为了考试去背诵一些古典诗词的名句,没有真正去理解和感悟其中蕴含的作者思想情感,在做古诗词鉴赏题时,往往对古典诗词情感、主旨的把握拿捏不准,失分严重。因此,古诗词鉴赏不能仅停留在读读背背或字面的理解上,如何引导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时多角度挖掘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的一项艰巨任务。

关键词:古典诗词;多角度;挖掘;思想情感

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语文》已把古诗词鉴赏作为中考的一个重点,而考查学生对古诗词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又是重中之重。如何多角度挖掘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看诗题,窥情感

题目相当于古典诗歌的眼睛,它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我们通常可以借助这只“眼睛”来窥探古人写诗时的所思所感。

如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诗题中的“秋思”一词直接透露出一位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又如唐代李白的《送友人》,题目中的“送”字就已统领了全诗的情感,让人感受诗人送别朋友时依依不舍的深情。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诗题中的“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借此可推知诗人登楼远眺,抚今追昔,有感而发,抒写渴望报效朝廷却又怀才不遇的悲愤情感。

可见,从诗题入手,仔细窥探诗人的内心,便可感知诗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的乡情、伤离、怀古、忧思等某种情感。

二、 知背景,析情感

《孟子·万章下》有这么一段话:“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的,一位诗人在诗中要抒发什么感情,除了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决定外,与他所处的时代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人们在鉴赏诗歌时常用的方法——知人论世: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就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出来的感情。

以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例。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较多,大体表达诗人在佳节时对远方亲人故友的思念之情,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诗开头“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两句写出作者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无人送酒助兴,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下两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中的“战场”又是怎么一回事?为解开这些疑团,我们必须了解诗人写下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原来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至德二载)旧历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岑参虽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在作者的心目中,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此时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在这种情境之下,怎有心思去登高胜赏?诗人的心情是多么的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又感慨。所以,全诗不再是单纯的惜花和思乡,它已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强烈渴望。

从时代着手,从作者的生平着手,知人论世,这是教给学生准确把握古典诗词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 借注释,揣情感

鑒赏古诗词时,该诗词下面往往有注释。其中常见的有词句注、作者注、背景注、题目注四种注释类型。《新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所以,不能忽视这些注释的作用,要坚信小字里必有大文章。一般说来,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对理解该诗尤其对理解诗人的情感是很有帮助的。如2016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卷诗歌鉴赏题是董颖的《江上》:“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该题考查考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理解。题目下方有三个对该诗的注释。其一是作者注,“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这个注释中的“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是重要信息,暗示作者是一个羁旅漂泊他乡的游子;其二其三是词句注,“摩挲:用手抚摸”“钓舟:指行舟”。这三个注释目的是使考生能顺利地读懂其中包含的意思,明白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的动作,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期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这不仅抒写出了自己惜别的心情,又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不难看出,注释虽小,但作用很大,它往往是理解鉴赏诗歌的一把金钥匙,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利用这些信息,那么理解诗人情感的这块难题就能迎刃而解。

四、 抓细节,悟情感

生动的细节描写,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古典诗词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描写,如能认真找寻,细细品味,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如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首五律是诗人退隐后所作。他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变幻的行云,偶然碰到了一位山间老人,于是同他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十分自由惬意。诗中作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表现自己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动作描写,可看出诗人此时的闲适;收尾“偶然值林叟”一事成为此次出游的一个特色,正因处处偶然,所以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更显出诗人王维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抓細节,从分析细节入手,这对于读者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是有一定认识意义的。

五、 明意象,辨情感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以说,诗歌中的意象或多或少沾染或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宋代梅尧臣曾说:“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为例,很显然,“目前之景”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这些物象,作者将它们组合起来,描绘出一幅羁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的画面,探究其中的意蕴,不难发现,“言外之意”即指作者孤独在外,由于道路辛苦,难免流露出来的浓浓思乡之情。

其实,在古代诗歌发展的长河中,有许多意象由于深受诗人们的青睐,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因此这些意象就有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如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杨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与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都借杨柳来表达与朋友离别时的难舍之情、挽留之意。如明月这种意象,白居易在《望月有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与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均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像这种一个意象有着相对固定含义的例子不胜枚举,平时备考时如能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以意象作为切入点,深入体会、认真领悟,我们就能准确把握诗作的思想感情。

总之,可以从看诗题、知背景、借注释、抓细节、明意象等方面入手去多角度挖掘古典诗词中作者的思想情感,教会学生切实深入体会情感的方法,进而达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的,不要随便走过场。当然,古诗词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相信只要教师自身能够不懈探索,认真挖掘,不断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就能做一个合格的引渡人,把学生引入古典文学的殿堂,更好地感受经典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编委会编,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语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2012.

[3] 刘民生.把握古典诗词思想情感之我见[J].考试(教研版),2012(1).

作者简介:郑明雯,福建省宁德市,霞浦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挖掘多角度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将“再也没有”带向更有深度的思考中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