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媒体技术创新初中英语写作模式探析

2018-06-29陈沛健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英语

陈沛健

摘 要:本文在尝试错误论、建构主义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基础上,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以增强英语写作课堂趣味性为立足点,着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性,探索一种新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此种模式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和小组竞争的方式进行写作,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成果展示和点评,在教学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英语;写作模式

一、研究背景

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仍然沿用应试写作的套路,学生为了得高分,往往把笔记或者平时积累的范文生搬硬套在自己的作文中,缺乏个人思考以及创新精神。加上学生能力有限,拼写、语法、搭配等往往是失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于英语写作的恐惧,使学生对英语写作失去信心和兴趣。

2.初中生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情况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脑应用比较普遍,尤其是在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初中生中。学生可以借助计算机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功能搜集多样化的学习材料,调动视、听、讲、做等行为的参与,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接受,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與巩固。

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学中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实践表明,多媒体对辅助英语教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教师通常利用多媒体呈现有趣的图片,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写作练习,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线上纠正、指导和展示。这一过程缺乏生生互动,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同时,学生难以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也难以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多媒体技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和小组合作模式相结合值得研究和探讨。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的理论依据

1.尝试错误论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S-R之间的联结。学习也是通过不断尝试错误而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即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英语写作,学生能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自我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每个成员均可在练习中发现错误,产生疑问,从而激发探讨兴趣,这比传统的教师“说教模式”效果更有效。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个体(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同化和顺应)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还强调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而教师在学习者意义建构的过程中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协助者。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为学习者营造平等、和谐、互助的课堂氛围,让学习者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

3.合作学习理论

北师大肖川博士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成长》中指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王坦也曾经提出,合作学习以现代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以研究与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为基点,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师生、生生、师师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和进度不同,对同一事物或者知识点的理解也不同,而这种认识水平的差异正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为小组成员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轻因犯错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同时,小组成员通过合作和相互学习,能不断促进智力水平、道德品质、社会情感的和谐发展。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写作评讲中的教学模式

笔者探索出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核心是以学生为本。在此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帮助学生探索知识的辅助者。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不再对知识点详细讲解,而是辅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其在小组合作中自由探索、自主发现写作问题,并在同伴的协助下进行意义建构,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对完成的作文进行多媒体展示和点评。

下面笔者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对第九单元What does He Look Like?进行详细介绍。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如何描述人的外貌特征,包括身高、体重、发型、面部特征及着装特点,并以作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课程设计上,笔者以描述一位学生或者教师为主题,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作文。为了增加写作的趣味性,除要求各小组选取特定人物进行描述外,还要求各小组猜出其他小组描述的人物。因此,作文中不能出现所描述人物的真实姓名。

1.写作预备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因此,笔者以四人为单位把学生进行分组,由各小组自行推举组长并确定所描述的人物。在预备阶段,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多地找出描述对象的外貌特征。笔者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小组成员的不同表现,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提供适当指导,保证学生多思考、多发言,提高合作能力。

2.小组创作

小组成员针对小组讨论出来的写作要点独立思考,各出奇谋。各成员可根据自身水平,对写作要点进行分工,或者先各自独立完成一篇作文,然后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领导和指挥下,进行集体批阅。各成员需对自己作文的语法错误、主题大意、句子连接等问题进行详细修改。接着小组讨论,从四位成员中选取较好的文章或者段落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通过小组写作,可以发现成员作文中所犯的错误,并进行讨论和改正。和传统的教师直接点出错误相比,学生更容易接受小组学习模式,并且这种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减少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在合作学习时,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试图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正是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学生对知识的钻研就更加深入。同时,通过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来修正自己的观点,这种认知建构促进了深层次思维的发展。

3.作品录入

由于这种教学模式需要用多媒体进行投影,所以各小组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电子作文。有些组为了追求外观上的创新,会对电子作文的背景稍作修改,使外观看起来更加舒服;有些组会增设背景音乐,以便在展示时能使人赏心悦目;更有创意的小组会选择图文并茂,用一句话描述一幅图,使其他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大意。在制作过程中,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均有收获。能力较好的学生负责写作和批阅;能力中等的,负责电子作文的设计;能力较差的,负责作文的录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绕本组的主题和任务,广泛查阅书籍,通过电脑、网络获取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选擇、加工的能力。

4.成果展示

教师对小组完成的电子作文进行收集,并在写作课上让各小组进行展示。为了使其他人更加了解小组分工情况,电子作文第一页需注明小组作品名称、小组成员、小组分工情况等信息。在作文展示过程中的电脑操作、作文解说等环节,可由小组内部进行分工。其他小组根据表现对该小组进行评比。评比的项目由以下几项组成:

5.集体点评

韦伯斯特曾经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一个小组完成展示之后,其他小组可对该作品进行点评,包括PPT效果、讲解效果、语法错误、组员表现等。教师充当裁判角色,鼓励其他小组学生尽可能地发现并指出问题,展示小组成员需要记录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订正。

6.课后总结

小组展示完毕后,每个小组都需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小结,包括合作学习中,各成员之间的分工情况、任务执行情况、最为成功的地方以及还需要改进的地方,都要进行详细的反思和总结,为下一次小组合作做好准备。教师也可以从各小组的自我总结中发现和总结自己的教学情况,进一步改进工作。另外,还需要对学习小组进行总结,指出写作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根据这六个步骤,笔者完成了一节完整的写作课教学。无论是课前准备、课堂展示和点评,还是课后的小组修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以课堂主人的地位参与的,教师只是教学的协助者。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整个过程中,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学生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小组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以小组为主。在这种写作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能有机统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师生间能够平等对话与交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多媒体技术的小组合作写作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比较有效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还能提高写作兴趣,体验到写作的成功感。这样的写作模式符合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精神。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进行知识的重新构建,促成了写作思维的生成,最大限度地增强了写作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初中英语写作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婧.谈多媒体如何辅助初中英语写作[J].新课程(上),2012(8).

[2]谷红.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点滴体会[J].宁夏教育,2012(12).

猜你喜欢

多媒体技术初中英语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中职地理教学中的有效融入研究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运用多媒体技术 服务生物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