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生的共情现状及建议

2018-06-29毛真珍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共情建议

毛真珍

摘 要:护士的共情能力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提升中职护生培养的针对性,因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研究采用共情量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作为研究工具,通过SPSS软件对抽取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中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49.58±9.15)。中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社会阅历、临床经验、个人特征、兴趣等。

关键词:共情;中职护生;建议

哈佛大学的Daniel Colemanttj 教授在对情商的五大因素进行描述时指出:共情占据了情商五大因素的主要地位。中职护理生(以下简称中职护生)是护士的一个重要来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目前的中职护理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助人,尤其以独生子女最为突出。本研究从实际出发,希望通过实际调查,了解中职护生的共情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中职护生开展工作,提升中职护生的共情能力,以提高工作效率,并为今后中职护生的研究提供相应的资料。

一、相关概念

1.共情

共情是一种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验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情感,是设身处地去对他人的处境进行认同和理解的能力,实质上是一种换位思考能力。

2.中职护理生

中职护生是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学习护理专业的个体,分为在校、实习和已毕业三类。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玉溪市某中职学校三类中职护生為研究对象,分别为一、二年级的在校护生,三年级的实习护生和已毕业从事护士职业的一线临床护生。之所以选择这三组被试,是想通过三组被试医疗实践的有无、时间长短看医患关系紧张的大背景对中职护生的影响。共发放问卷620份,回收610份,问卷回收率为98.4%,剔除多选、漏填、未完成作答的问卷5份,回收有效问卷605份,回收有效率为97.6%。

2.研究工具

(1)自编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11项内容: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医院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进入临床时间、主观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是否从事医疗行业、选择护理专业的意愿、目前自身的状态,以及重新选择是否还会继续选择护理专业。

(2)共情量表(人际反应指针问卷IRI-C)。采用Davis(1980)所编的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量表修订而成的人际反应指针(IRI-C)量表,经对抽取样本进行考察,具有良好的信度。

三、结论

第一,中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49.58±9.15)。人口学变量分析发现,中职护生的共情能力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临床实践状况(包括医院级别、时间及状态)、选择专业的意愿、是否还会继续选择护理专业、是否是独生子女、父母是否从事医疗行业、户籍等这些变量上有一个或多个维度存在显著的差异。

第二,对三组实践经验不同被试的共情能力比较研究发现,共情能力最强的是在校护生,其次是已毕业的中职护生,最弱的是实习护生。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医疗实践(医患关系的紧张)对中职护生的共情和职业认同是有影响的,但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临床经验的丰富、个人特征,以及对专业的兴趣等。

四、建议

实习护生是一个尴尬的角色,中职护生在校期间,对护理工作充满憧憬,往往形成一种“理想化”模式,进入临床实习后发现医患关系极度紧张,临床工作“苦和累”,她们没有医生、护士的权利,不被周围环境所接纳,不被周围人信任、尊重和认同,容易出现一系列的情绪反应。因此,对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引导很重要。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对中职实习护生从学校层面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共情能力的培养

对新上岗的82名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共情能力强的护士往往容易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患者的心态与情感,从而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增强护士的职业成就感。因此,对中职护生,尤其是实习护生,加强共情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心理剧、角色扮演、个案讨论、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让实习护生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分析与换位思考,实习前对其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提升实习护生的适应性。

2.设置人际沟通课程,适时加入压力应对方式的训练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减少医患矛盾,可以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是关键。学校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比赛,尤其是护理技能比赛,既练专业知识,又练沟通能力。抗压能力的培养可以在社团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中开展一些拓展训练、心理辅导,同时教会学生放松、宣泄。

3.提升护生应急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在平时的实训课中,教师要尽量在案例中创设急诊情景,使护生的应急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加强对传染疾病的宣传,促进护生对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增加课时,加入职业防护的相关内容。

参考文献:

[1]吕勤,左艳艳.共情与饭店服务人员服务质量的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2]詹志禹.年级、性别角色、人情取向与同理心的关系[M].台北:台湾政治大学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共情建议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你为何总被“共情”搞得心累
共情,没那么简单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