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2018-06-29童朝菊
童朝菊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多元性与创新性。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是学生进行其他学习活动的基础。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两方面的优势,在教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语文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能够受到古代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鉴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开展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素质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基礎性、发展性、人文性、语言性等多方面的优势与特点,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素质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最重要的途径。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
1.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情感素养。语文是学习一切学科的基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教育考查的不应该仅仅是学生掌握多少知识,还有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不论学生学习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2.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情感素养的培养。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情感,他们会进行独立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情绪关乎学习兴趣、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情感会对学生起积极作用,消极的学习情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的发展,学生学习情况并不理想。素质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发展与思想品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情感。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活动强调知识本位,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往往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终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语文教学也是将分数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接受。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本位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在学习中如何获取知识,如何运用知识才是教学的重点。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下,应该将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注重学生的道德文化,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不应该仅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都关系到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等,教师要注意传授传统美德。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发展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在此基础上,要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反思、实践,积极主动地学习。
3.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朋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平等、和谐地交流,说出彼此内心最真挚的想法。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认知、心理、思维发展还不成熟,在学习的时候难免出现一些错误,甚至有的错误比较幼稚,教师要做的不是严厉地批评,而是要用爱心、耐心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哪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真正地理解知识,逐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思想、道德、知识、能力、智力、德育、美育等方面的素质,在教学中应该以这些方面为教学落脚点,逐渐发展学生的素养,塑造学生的品质与人格。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整合教学,改变自身的教学风格,逐渐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让学生的个性素养得到发展。
5.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将课内教学、课外实践相互结合起来,可以举办朗诵比赛、辩论比赛、听写比赛等,增长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的意义与内涵,转变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自主研究与探索,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黎明.论刘佛年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123-124.
[2]刘歌.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J]. 新一代:理论版,201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