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6-29陈丽春
陈丽春
摘 要:隨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需求,课堂教学的弊端也逐渐呈现出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不少教师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独树一帜的教学风格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简单分析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小学语文是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既关系到母语的学习,又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不论是日常的学习还是生活与工作,都离不开语文基础知识,可见,语文的重要性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过于重视分数、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相互分离、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等,抑制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新课标的改革结合当代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对课程体制进行了适当的改动,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新课改落实以后,不少小学语文教师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打造扎实的语文功底,是学好其他知识的重要保障。我们欣喜地看到课堂教学发生了不小的变化,有些教师的教学风格很独特,敢于打破常规,向我们诠释了语文课堂教学新型的模式,高效地完成了教学工作。可以说,课改让小学语文课堂增添了活力。但是在欣喜之余,不少教师急于创新,导致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主要分析如下。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1.在效仿别人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相互取经、互相学习是值得提倡的。教师在每次学习归来,都想将学到的内容加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然后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学设计中。可是,等静下来想要安排课程教学工作时,才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甚至都不知道该怎么效仿别人。面对学生,自己的思路打不开,觉得只学到了课堂教学的表面,其核心的精神并没有领会。每次自己上完课,有一种说不清自己教学理念的感觉,教学效果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2.在创新的路上丢失了传统教学的优势
不少教师在学习新课标内容后,发现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的束缚,因此,在教改的时候,一味地执行新课标的教学方式,将传统教学模式抛之脑后。其实这种做法也是偏激的。传统教学固然有弊端,但是传统教学中也有优势需要继续保持,教改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使用新的教学方式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二者需要相互联系。例如,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为了落实这一新思想,不少教师刻意地安排学生讨论、合作,整堂课下来,学生都在交流,但是课堂效果并不明显。其实,恰当的学生讨论是有益处的,但是凡事都要有度,引导、合作、互动、教学等多种因素要共同发挥作用。这是在目前课堂教学中缺失的。
3.在课改的过程中缺乏恒心、耐心
在课改实施之初,很多教师都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改革的热潮中,刚开始精力充沛,但是时间久了,在课改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不少教师就会出现疲惫的状态,甚至有教师对课改产生排斥的心理,并将课改的不成功归咎于学生的不配合。其实,面对课改潮流,不少教师都还没有做好真正接受的准备,改革是有风险的,最怕的就是不能坚持。整个课改工作从学习到尝试,到最后落实,都是在考验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如果缺乏毅力与恒心,注定会失败。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策
要想更好地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切实落实新课程体制改革的要求,教师需要共同努力。教师不仅需要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吐旧纳新,还需要吸取现代教育的精髓,使现代教育与传统教学双管齐下,共同为教学服务。笔者近期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关于小学语文教师主题学习的研讨活动,聆听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收益颇丰,再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转变教学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正确理解新课标的含义,掌握新课标的发展方向,审视新课改与自身教学理念的差别,摒弃经验主义教学,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做好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二是引进科学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师生的互动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是重视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还要提高课堂的阅读效率,实现课堂上的大量阅读与交流,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是完善评价体系。小学生年龄较小,采用恰当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更加充分地表现自己。
参考文献:
[1]马艳萍.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现代化,2017(3).
[2]王淑英.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5 (36).
[3]陈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7).
[4]卢兰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