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平而有质量:天津教育迈向新时代的标志
——写在天津市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三周年之际

2018-06-29徐德明

天津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学区天津市办学

■本刊记者 徐德明 文/图

写在前面的话:

2015年初,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要求,市教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意见》。其中,为全面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扎实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三年来,本市各区立足未来、科学谋划、多措并举、破解难题,通过创新办学模式、完善交流机制、实施联合教研、建设资源平台、加强督导评估等多种方式,实现校际高位均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充满活力的教师团队

天津市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已整整三年了。随着小升初工作的推进,本市用一系列政策作保障,让百姓看到了改革带来的可喜变化。根据《2018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将继续采取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形式确定学生入学。

2017年10月28日,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不久,第四届“中国未来教育家成长论坛”暨京津冀三区市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天津拉开帷幕。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顾问、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针对未来教育的趋势发表了主旨讲话。陶西平认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对于教育而言,主要矛盾自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如果说当前教育有问题,大概也是这两个问题——不平衡和不充分。“要通过促进教育公平来解决不平衡的问题,通过提高教育质量解决不充分的问题。所以,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就是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通过这个来解决教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的矛盾。”陶西平如是说。

近年来,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天津教育人进行了不懈地探索与努力。

创新机制,探索办学改革新模式

一所身边的好学校,带给学生的教育效益是实实在在的。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天津市各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了九年一贯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委托管理、引进高校及社会资源等多种方式,进一步缩小了校际差距,加快实现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和平区教育局综合考虑中小学地域相对就近、初中招生规模与各小学毕业生人数相当、学区之间中小学均衡度相当等因素,将区内12所公办初中学校划分为三个学区。

该区构建了学校联盟办学模式、学区化办学模式、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耀华中学与第十九中学、天津一中与汉阳道中学、第二十中学与第十一中学结成三对联盟学校,充分发挥耀华中学、天津一中、第二十中学三所优质学校的辐射引领作用。制定《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实施方案》,完善学区化办学管理机制。以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为基本依据,制定了学区化办学考核指标。创新教研形式,形成四级联动教研体系。设立学区教研组,在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德育联动、信息支撑、考核评价以及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均衡共享。

每学期,和平区各学校重点做好对新初一生源的差异性分析工作,全面了解学生情况,并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数据分析跟踪系统;做好学生个性化学法指导工作,使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信心;同时积极做好对家长的指导工作,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全面宣传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促进家校合作。

和平区政协副主席、区教育局局长张素华告诉记者,联盟校间要实行“八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共享设施、统一教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统一教研活动、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以加快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2016年,河西区在全市率先出台《公办初中实行学区化办学实施意见》,将全区16所公办初中校,其中包括新华中学、实验中学等市直属学校,以2015年初中免试就近入学的三个学区为基础,实施学区化管理。各学区完善“学区长”管理机制,积极编制学区章程,健全家长、社区参与办学的有效机制,统筹课程建设、教育资源与师资,深化教学研究等特色活动,进一步缩小了校际差异。

2017年,河西区又出台了《河西区初中提升学校品质五年行动计划(2017年—2021年)》。该区教育局局长郝奎刚介绍,河西区实施了学校品质建设规划行动、现代学校管理建设行动、特色文化品牌提升行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行动、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行动、信息化建设提升行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行动、学生幸福成长促进行动“八位一体”的行动策略路径。“坚持共建共享,即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学校的优势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让教育建设成果更多惠及河西百姓,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借助高校资源,创建附中联合体,也是本市各区大力尝试探索的重要举措。2015年9月,南开区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依托,将原天津市第六十六中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天津师范大学派出张明琪教授作为天津师大南开附中校长,实质性地参与学校管理和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此外,每周都有专家教授集体到校听课,对语、数、外、理、化等学科进行课堂指导及教学模式的探究,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突飞猛进。经过改扩建的师大南开附中已于去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如今,师大南开附中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办学的质量与位势不断提升。特别是,师大南开附中与南大附中、天大附中共同打造成高校附中联合体,提升了区域办学实力和水平。

“实现机制创新,要实施五大策略,即教育思想的融合、管理文化的融合、学科思想的融合、课程建设的融合和学生群体的融合。”南开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马淑苓如是说。

在河东区,天津理工大学与河东区教育局合作办学,将天津市第三十二中学作为天津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探索“一校双牌”发展模式,在教师培训、学生培养、课程拓展、理科实验、艺体教育、社团活动、校园文化交流、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共建互助平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布局调整,规划教育发展新格局

记者发现,天津市各区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红桥区积极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园校舍建设与改造工程。2017年7月,第五中学迁建项目竣工顺利投入使用,解决了该区优质教育资源南北分布不均衡的情况。

在红桥区水木天成团结路上,伫立着一排优雅而现代的欧式风格建筑,这就是新落成的天津市第五中学。作为天津市第五中学的新校址,去年9月,这里迎来第一批学生。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天津五中顺利迁建,红桥区受客观因素影响,在累计停工200余天的情况下,倒排工期,通过交叉作业的方式与时间赛跑,各级领导干部深入施工一线,各部门协调配合,日夜兼程推进工程进度,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工程如期竣工。红桥区委、区政府以决不失信于百姓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交上了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此外,该区还对方舟实验中学、民族中学、泰达实验中学、铃铛阁外中、西青道中学、佳春中学的校舍、操场、连廊、甬道等进行了提升改造,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由于公办校都是划片随机派位招生,以前凭生源优势的优质校成绩往往有所下滑,但是我校初中部成绩基本保持在河北区公办校首位。”天津第二中学校长孙方自信地说。2015年秋季,天津二中建制合并原新开中学。孙方坦言,就教学而言,优质校教师以前的教学成绩大多取决于生源。划片招生后,这些学校的教师对生源的变化很不适应。教学习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给教师教学带来挑战。因此,教师的转型也需要一个逐步适应过程。

孙方还表示,原新开中学的教师其实很多也是很优秀的,他们工作认真负责、积极性强。为此,学校一方面引入二中的部分干部和骨干教师,另一方面给原有教师搭建更多展示的平台。利用二中的资源优势,让他们参与国家、市、区级各类研讨交流活动和大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虽然只是探索,但是已初见成效。特别是,近年来,区级学科带头人数量,国家、市、区级做课和论文评选获奖数量,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数量,都大幅增加。”孙方如是说。

轮岗交流,实行人力资源新机制

多年来,天津市各区积极推行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制度,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采访中发现,各区以全面提高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科学规划干部轮岗、教师流动,逐步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自2007年开始,和平区在全市率先启动中小学优秀教师互派交流工作,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区教育局先后制定了《和平区教育局推进小学区域均衡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学校区域均衡发展建立教师互派交流制度的实施意见》,经过11年的实践与探索,和平区已经初步建立了流动有序、资源共享、均衡发展的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了学校与学科的全覆盖,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各中学间交流范围,将两点交流扩展为三点乃至多点交流,推进师资均衡。

教师交流以顶岗任教为主要形式,同时积极探索学科共建、研修学习、共同发展等形式。实施中,明确要求学校要选派师德好、业务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指导能力的优秀教师,到其他学校交流任教。区教育局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小组,定期对互派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在教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优秀评选等工作中,优先考虑参与互派交流的优秀教师,促进了教师交流工作蓬勃开展。仅2017年,中学共派出交流教师111人,实现了区属学校与学科的全覆盖。教师在交流中提高了专业能力,磨练了意志品质,鲜活事例、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红桥区则进一步完善了干部教师轮岗交流机制,平稳推进校长轮岗、教师交流工作,全面促进全区均衡教育发展。在红桥区教育局,记者得到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红桥区义务教育学校初中段符合交流条件教师549人,参加交流教师125人,占22.77%;其中骨干教师65人,占参加交流教师的52%。“2017年的教师交流工作在延续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区域教育资源,面向各单位进行人员需求情况及可派出人员情况调研,通过梳理、汇总全区信息,进行统筹协调,在最大程度上整合了区域教师资源。”红桥区教育局副局长潘红说。

天大附中用信息化引领义务教育新方向

天津五中校园景观

红桥区初中第三学区交流工作

河东区田庄中学学生在学校生态园动手实践

天津二中初中部学生发起爱心募捐组织义卖

天津市实验中学交流教师风采

教师交流极大地激活了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师大南开附属中学校长王雅洁介绍,作为高校附中联合体的成员,该校亦按照市教委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的有关要求,与南开大学附属中学结成联盟校,自2015年起已先后有12位南大附中的学科骨干教师到师大南开附属中学交流任教。“如今,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德高业精、爱生奉献的教师队伍。现岗教师中有特级教师2人,各级领航教师、学科带头人39人。”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王雅洁信心满满。

天津市实验中学目前初中三个年级,语文、英语、数学每科派两位教师到天津市梧桐中学交流,政治、物理、化学每科派一名教师交流。其中,政治教师陶茹、英语教师于利宁、语文教师杜光岩担任梧桐中学的年级组长工作。

陶茹一直在天津市实验中学担任年级组长工作,去年8月,她来到梧桐中学进行教师交流工作。面对七年级新生家长,她举办了《把握孩子成长方向,成就孩子美好未来》的专题讲座。“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化的全面推进,最初,尽管我们七年级教师对随机派位入学的学生有初步判断,但实际情况还是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面对多层次的生源结构,如何在新常态下创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只是‘在路上’。”陶茹说。

为此,她进行了如下尝试:一是加强班集体建设,让积极和谐的班级文化规范学生言行;二是召开总结表彰会,让荣誉和肯定激励学生勤学奋进;三是创办家长学校,让家校合作助力教育成效;四是推进走班教学,让拓展课程提高教学成绩。“用适合学生的方法策略提高教育质量,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讲话时,陶茹语气坚定。

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学生展示素描作品

北师大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花园式”校园一角

信息互通,构建教育资源新体系

此外,天津市大力加强基础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面对生源的差异,孙方表示,学校在学习平台上虚拟建班,把年级当中学有余力的学生集中到一起,通过学习平台给他们布置适合的学习任务。通过“微课”教学,给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一个学习和查缺补漏的机会。“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更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班级授课下学生分层次学习的差异。”

对于这样的说法,记者在田庄中学校长赵芙蓉那里也得到了认同。如今,这所学校彻底摘掉了薄弱校的“帽子”,成为了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田中学子走入“未来课堂”,平板电脑人手一本,实现了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线上学习、个性培养、精准辅导。

“多年来,河东区和区教育局对我校给予大力扶持,先是由原六纬路校区搬入八纬北路校区,校园面积和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优化,又斥资几百万元为学校改造了安防系统、云办公系统及供暖系统,使学校的办学环境和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赵芙蓉表示,2017年,学校在天津市范围内率先实现为每名学生配备一台平板电脑,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小升初免试直升,给学校带来最突出的变化是生源的差异。”赵芙蓉表示,“对于我们而言,生源质量有所提升,课堂师生互动效果优于以往,所以教师们很欣喜,也提振了士气。”

田庄中学自2007年起在天津市初中阶段率先施行小班化,不断引进国际及先进地区小班化模式的实践成果。免试直升给学校发展带来勃勃生机,也让教师和学校进行了重新定位,不再以普通校自称。“一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教师新理念的培训,以适应生源和家长的新变化、新需求;另一方面,我们搭建了完整的课程体系,有效支撑我们的培养目标,所以三年来我校的教学成长值始终位于全区前列。”赵芙蓉解释说,学校以“一切活动皆课程”的课程理念构建了阳光课程体系。课程共分基础课程、个性课程、综合课程三大板块,分别对应能生存、会生活、爱生命的培养目标,并逐步与“未来课堂”对接。

一直以来,“科技南开”都是天津市南开区功能定位的关键词。南开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落实“三通两平台”建设,开展同步教学、学科共建、网络教研、开设网络学习空间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服务。近两年,随着“三通两平台”建设项目的推进,南开区又对各教学单位的光纤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区教育专网10000M主干,1000M接入学校。在完成有线覆盖的基础上,所有教学班配齐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此外,已投入使用的南开区基础教育数据中心(IDC)承载了全区以及基层学校的各类信息化应用,以满足未来不断扩展的教育信息化需求。同时,实现了中小学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

新落成的师大南开附属中学拥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以及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科技、音乐、形体、史地、录播、心理咨询等专用教室20余间。特别是,建有完备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师生提供了有效的内部网络环境,所有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每一名教职工配备笔记本电脑。信息技术教室数量达标,并配有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颇有特色的是,该校还启动了教师、学生、家长全员培训项目,引领师生和家长提高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适应能力,多途径整合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

另外,该校搭建了在线学习平台、独立门户网站、移动办公系统。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利用网络空间,定期开展网络教研活动,上传教学资源,实现与学生和家长的互动沟通,延伸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认为,特色建设的核心是关注学生成长的主体地位。无论怎样先进的教育理念,怎样丰富的课程体系,归根结底都要看怎样去落实,关键是如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这是任何形式的教育改革都应首先回答的问题。师大南开附中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也充分说明,只有课堂面貌改善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家长才会充分信任这所学校,才会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学习。”王雅洁进一步介绍。

在天津,除了市内六区之外,本市环城四区和涉农区等,也都足不出区、足不出镇,就能满足老百姓上优质公办初中的愿望。很多区坚持教育长远规划,充分进行教育顶层设计,既注重硬件水平的改善,又注重软件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猜你喜欢

学区天津市办学
有趣的云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如果画笔会说话?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