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

2018-06-28高霏霏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习分析

高霏霏

摘 要 论文在阐述学习分析理论的基础环境、技术、分析内容及作用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学习分析与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之间的关系,说明了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可行性,并构建出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型,详细探讨了模型中嵌入式服务前、中、后三个阶段的服务内容。此服务方式使图书馆拓展了服务领域、提升了服务水平,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嵌入式服务 学习分析 图书馆学科服务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4.014

Abstract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Learning Analy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its basic environmental, technical, analytical content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action,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analysis and library embedded services. Also, it explains the feasibility of library embedded service supported by learning analysis and constructs the model of library embedded service supported by learning analysis. The embedded service content in the model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ree stages: the Former, the Middle, the Later. This service has enabled the library to expand its service area and improve its service level, which has a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 Embedded service. Learning analysis. Library subject service.

嵌入式服務作为一种服务理念在图书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馆员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嵌入到用户的物理与虚拟空间,有机地融入到教学与科研中,从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并对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1]。随着嵌入式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教育信息化的高度发展,建设动态的、互动的、智能的嵌入式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加深对教学与科研支持的必然选择。随着海量数据被用到图书馆和信息服务领域,学习分析作为教育领域中的新兴理论成为图书馆真正了解其用户和自身业务领域的关键,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的关键,以此来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与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深度融合。

1 学习分析相关研究

学习分析是以评估学业成就、预测未来表现、发现潜在问题为目的,对学生产生和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阐释的过程[2]。《地平线报告2011》提出学习分析是影响高等教育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的新发展。

本文利用CNKI,以“学习分析”为关键字,检索国内研究“学习分析”的文献;利用Web of Science 中核心数据库集,以“Learning Analytics”为主题词,检索国外研究“学习分析”的文献,检索年限为2012-2016年,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检索结果为国内文献207篇、国外文献617篇。

1.1 “学习分析”热点关键词

利用CiteSpace软件,笔者对文献题录中的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并以此来确定“学习分析”研究的热点。将国内外文献数据分别导入CiteSpace软件中,网络节点确定为关键词,得到关键词共词图谱(图1、图2),并整理出2012-2016年关键词分布列表(表1、表2),词频排位前30的关键词体现了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

图1呈现了近五年国内对“学习分析”研究的主要侧重点。一是学习分析的数据源,包括教育大数据、慕课、云实训和e-learning;二是学习分析方式,包括知识图谱、社会网络分析;三是学习分析重要意义,包括学习评价、智慧教育和个性化学习。表1根据词频变化体现了2012-2016年国内对“学习分析”的研究变化,由大数据、教育大数据、在线学习以及智慧学习环境等关键词的词频可知,“学习分析”研究侧重于基础数据的研究,多样的数据可逐渐拓宽学习分析的研究范围,并提高学习分析的研究价值,即研究“学习行为”,分析“学习质量”,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创新”等,实现“智慧学习”“智慧教育”和“教学信息化”。

图1 中文重要关键词聚类

图2显示了近五年国外对“学习分析”研究的关注点。一是学习分析的数据源,包括元数据(metadata)、学生(student)、时空数据(spatio-temporal data);二是学习分析方式,包括可视化(visualizations)、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三是学习分析内容,包括类型(typologies)、倾向(disposition);四是学习分析意义,包括普遍性学习(pervasive learning)、情感分析(sentlment analysls)、元认知和自主学习(meta-cognition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表2根据词频变化显示了2012-2016年国外对“学习分析”的研究变化,由位列前30的关键词可知,国外对“学习分析”的研究更侧重于其意义,即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个性化学习(personalization)、合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 等,使学习分析的意义可以得到更大的呈现,为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持。

1.2 “学习分析”研究的相关内容

结合国内外2012-2016年高频关键词的分布,检索相关文献,将“学习分析”研究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在学习分析基础环境方面:学习分析是以相关的海量数据以及教育大数据为基础,这些数据存在于众多的在线教育平台[3]、学习管理系统中,如在线开放课程模式的慕课,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结合的E-learning,移动设备及应用程序支持的移动学习,它们强调的是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

在学习分析技术方面:学习分析以现代化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为技术支持,是在多种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兴应用,即学习分析技术是由网络分析、学习分析、商業智能、行为分析、教育数据挖掘进一步融合发展而来[4]。一般借助于分析软件获取分析结果,可分为“专用工具”和“通用工具”,前者是指针对某一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开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该工具搜集和分析学习者数据;后者是原来应用于互联网等其他领域,被转用于教育领域,用来分析学习者如何使用教学系统的工具[5]。

在学习分析内容方面:学习分析一般通过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来构建数据模型,结合相应的学习情境,可视化、直观化地解释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一些教育现象,具体包括学习者自主学习路径、师生交互行为、学习者网络学习表现统计、描述影响成人学习者网络学习表现的各种因素等;便于学生和教师对学习情况作出判断,调整自身的学习或教学内容与方法。

在学习分析意义方面:学习分析主要服务于教师和学生,针对教与学的过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作为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估的依据,促进教师教学效果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实现智慧教育与智慧学习[6]。

2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特点

嵌入式服务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而推出的一种灵活式服务模式,其内涵是将服务融入用户的环境中,以此来支持用户学习科研,节省用户时间,适应各种新型学习方式,帮助师生迎接挑战[7]。它是一种专业服务、态度服务、学术服务,而学习分析是教育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伴随着学习管理系统的出现而开始。学习分析最早可定义为:对关于学习者及其处境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旨在理解和优化学习者的学习及其学习环境[8]。在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的读者需求、行为在迅速变化,图书馆资源正在数据化,图书馆的业务与服务需要全方位的调整,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数据来推动决策与服务。基于此,本文从学习分析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特点。

从服务方式上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一种主动服务,它强调图书馆“走入”用户的工作环境,通过移动学习和在线平台来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从而提供数据,并利用学习分析的相关技术探究信息和社会的联系,对学习和教学做出预测和建议[9],使图书馆在保持主动性的前提下,更具有针对性地组织和提供信息资源和服务。

从服务原动力上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由用户的信息需求驱动的,并在集成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基础上,深入观察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科学分析学习者产生和收集的大数据,从而探寻规划出学习者和教学者的目标需求[10],为之后的嵌入式服务内容及其提供方式提供依据。

从与服务对象的关系上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一种协作式服务,强调馆员与用户之间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1];在学习分析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方法,为教学者制定教学策略并在最后通过交流沟通得到相应的反馈数据,使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更深入地融入到用户的环境中。

从服务性质上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一种知识服务,强调服务的价值和效用,以及工作方式的知识化[12],其最终目的是加强学习与教学效果的显著化。基于不同学科用户之间存在的差异需求,馆员分析解决特定问题,为用户提供高层次需求的服务,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知识性。

从服务效益上看,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一种可量化的服务,其效益评估应该紧密结合学科研究和教学的成果评估。在学习分析中,数据挖掘的结果不仅可以确定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可以提供教学者的教学成果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并在此量化的基础上,融入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定性评价,使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在科学评估标准的辅助下,可以比较全面的评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价值及效用。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和学习分析之间在很多地方能形成互补,将两者进行整合会更贴切地反映图书馆服务的嵌入性。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融入到用户环境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嵌入用户教学环境和嵌入用户科研环境。其中,课程中的嵌入式馆员与网络课程中的嵌入式馆员模式使图书馆拥有教育大数据的基础,同时具备馆员与师生互动交流的条件。

3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过程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将学习分析贯穿于整个嵌入式服务的各个环节,侧重于嵌入式学科服务,促进图书馆与教育教学的全面合作与深度融合,更好地实现图书馆协同互动服务模式。基于学习分析对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支持的可行性分析以及对学习分析的理解,构建出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型,如图3所示,其建立在已有嵌入式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数据与新兴信息技术的优势而形成的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它是图书馆拓展服务领域和提升服务水平的一种方式,这个服务模型可分为三个阶段来认识其作用过程:嵌入式服务前、嵌入式服务中、嵌入式服务后。

图3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模型

3.1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前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前阶段是整个服务过程的基础,它提供了服务的目标,图书馆会以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团队为服务的起点,主要包括不同学术背景的图书馆员、信息分析人员、技术开发人员、技术维护人员等具有不同职责的服务人员,他们基于社交媒体、MOOCs等学习平台的在线课程以及众多的学习管理系统,搜集教育领域中的大数据[13]。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主要分为学习数据和基本数据两种,其中学习数据具体包括课程信息、课程交互信息、学生表现信息、学生行为信息;基本数据具体包括学生基本数据、个性特征信息。这些数据关联着学习者的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服务人员结合嵌入式服务平台中的反馈信息,将其标引和规范,成为有序的信息资源存入用户数据库,作为嵌入式服务平台的数据基础,用于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教师的教学成果,从而解读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初步信息需求,这种信息需求是一种大众化的、普遍性的要求。只有根据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交流互动,才能进一步明确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目标,并在依托于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资源、数据资源数据库的基础上,使馆员作为不同的角色为不同层次、类型的用户准备相关的课程资料,使图书馆尽到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在向学习者和教学者推介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保障了图书馆提供质性的嵌入式服务,在实现智慧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智慧图书馆。

此外,图书馆可以依据学习分析中的数据在学习者的规律学习过程中,将信息素养与专业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14]。使学习者在平时学习中无意识的锻炼自己的信息搜集与检索能力,从而避免了其对课程作业产生的抵触情绪,达到协助教师完成课程任务的同时,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目标,为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实施做好全面且较丰富的准备,使图书馆在保留并加强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服务,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

3.2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中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中阶段是整个服务过程的重点,也是教育服务的关键,通过规划一些目标明确且形式多样的沟通活动,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培养更多的用户,提高馆藏的利用率,放大信息资源的价值,使不同类型的用户获取更加方便、有针对性的知识内容,此阶段图书馆应高度重视与各类用户的合作和互动,因为这些用户不仅是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也是所需资源的提供者。

根据所确定的用户信息需求以及准备的课程资料,利用馆藏资源、网络信息资源尤其是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平台有针对性的搜集相关数据。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平台集成了教育信息数据库、信息检索用户反馈、信息咨询、资源导航等重要的对内、对外应用模块,它不但可以对嵌入式服务提供参考价值,还可以加强嵌入式服务团队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学习分析技术对相关教育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建模、解释,使服务团队能够更深刻的认知教学者与学习者的科研、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他们之间更深层次的合作交流,从而更准确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15],即利用学习分析可呈现的分析结果,使图书馆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系统性的制定不同服务策略。

对于教师,通过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评估其教学行为,并以课程指导教师的身份参与到课程内容设计,进行学习评估[16]。对于教育研究者,通过了解其研究项目向其提供分析材料,并以丰富的教育数据资源和优化的学习分析技术逐步融入到科研过程中,成为其合作伙伴,提高图书馆的科研创新能力。对于教学设计者,通过向其反馈学生学习与教师教授情况以及一些教育现象,帮助其创设融入信息素养的教与学过程[17]。对于学生,通过向其反馈学习进展,为其制定个性化学习策略,助其提高学习效果,并发现潜在的学习问题。

3.3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后

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后阶段是整个服务过程的阶梯,嵌入式服务使图书馆与用户形成一种协作关系,强调的是能为彼此做什么。在此阶段学习者和教学者会根据各自的学习与教学情况,在图书馆嵌入式服务平台上给予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反馈,在得到相应问题解答的同时,也丰富了嵌入式服务的信息资源。教学者也可据此定制一些服务,为之后的教学等科研活动做准备,学习者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要求一些个性化服务[18]。而对于图書馆来说,可以将课程内容制成流媒体发送给学生并附上图书馆的信息素养课程,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相关指导,而在观察学习者正式学习之后,可进一步结合学习者在各个社区中的非正式学习进行分析,探究出学习者和其他实体之间的交互关系,从延伸性的视角看待学生的自主学习[19]。即有规律的学习过程,为改进后续的嵌入式服务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这也是此阶段“阶梯”作用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些反馈信息进行相应层面的改进。空间方面,图书馆应建设个性化学习空间,增加移动设备,更好地营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资源方面,根据教学设计,图书馆应调整和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增加在特色服务基础上的特色资源比重,同时增设信息素养培养的在线课程;服务方面,图书馆应增加个性化服务定制,适应合作者的服务关系,并以教学助理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多个网络课程的学习中,为学生的信息资源选择提供建议,构建服务网络,将服务触角向更广更深覆盖[20],以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4 结语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学习分析的运行环境、内容、技术和作用意义可知,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嵌入式服务是具有可行性的,学习分析的深层次知识组织揭示,使其成为图书馆在数据密集时代提供专业化、深入内容知识服务的一种合理选择,促使图书馆与用户实现多层次优势互补。该嵌入式服务模型的建立,不仅加强了图书馆主动服务的意识,也为图书馆延伸了一个服务平台,使其能够嵌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并作为服务的合作者深入到教育科研过程;同时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质量的提高也会推动学习分析系统得到更准确的更人性化的应用。

学习分析支持下的图书馆嵌入式服务是在满足用户部分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扩展服务范围、拓展服务内容,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经过一次服务,嵌入式服务平台的数据就会增加,馆员分析时就会有更多的支持数据,使服务逐渐靠近用户的潜在需求而达到质性服务。

参考文献:

司莉,邢文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策略选择[J].图书情报知识,2012(4):46-52,63.

吴永和,陈丹,马晓玲,等.学习分析: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J].远程教育杂志,2013(4):11-19.

龚志武,吴迪,陈阳键,等.2014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1-18,106.

吴婧,杨福华,肖军玲.学习分析技术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10):50-53.

孟玲玲,顾小清,李泽.学习分析工具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4):66-75.

牟智佳,武法提,乔治·西蒙斯.国外学习分析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4):18-25.

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 (8):4-7.

HAYTHORNTHWAITE C, LAAT M D, DAWSON 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on learning analytics [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13(10):1372-1379.

郑旭东,杨九民.学习分析在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创新应用:进展、挑战与出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6(2):2-7.

魏顺平.学习分析数据模型及数据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2):8-16.

王萍,文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3):58-62.

薛晶晶,夏秋菊,张欣.美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知识服务成功因素探析及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5):141-144.

熊惠霖.国外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教学服务的实践及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5(17):67-72.

谢守美,黄萍莉,龚主杰.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理论基础、模式和途径[J].图书与情报研究,2012(4):33-38.

李金芳.美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典型案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2(11):73-77.

刘爱琴,杨超,尚珊.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智能化设计与实现:以MOOCs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7(3):65-69.

吴青,罗儒国.学习分析:从源起到实践与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1):71-79.

周静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嵌入课程探索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6(6):56-62.

KLAMMA R.Community Learning Analytics-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C]//Wang Jhing-Fa(ed.),et al.Advances in web-based learning-ICWL 2013.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Kenting, Taiwan, October 6-9, 2013.Berlin:Springer.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 8167,2013:284-293.

李娜.國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的视角[J].现代情报,2016(10):156-163.

猜你喜欢

学习分析
大数据思维下教学过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在线学习过程管理大数据的建设与应用
简析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有效合作学习
基于大数据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运行监测设计研究
浅析大数据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习分析系统在高校课程中的实践研究
论学习分析技术在社区教育中的应用
开源工具支持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