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真人图书馆模式研究

2018-06-28周一苗曾芬钰

新世纪图书馆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周一苗?曾芬钰

摘 要 论文以上海电力学院“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为例,运用问卷调查与案例分析法,从图书馆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功能的角度,对活动缘起、实践创新、特色成果、存在问题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为我国高校如何通过真人图书馆活动记录当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类“思维性资源”,如何永久保留并创立图书馆特色品牌项目提供思路。

关键词 真人图书馆 真人书 文化传承

分类号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04.009

Abstract Using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and case analysis, the paper takes the living library activities in the library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as an example. It respectively analyzes the origin of the activity, the practice of innov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chievemen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etai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innovation. Finally, it offers some thinking on how to record all kinds of “thinking resource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living library, as well as how to create and retain the library characteristic brand project forever.

Keywords Living library. Living books. Cultural inheritance.

“倡导全民阅读”已经连续三年(2014-2016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对于全民阅读推广越来越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快速发展,阅读已不再局限于纸质书,阅读形式的多样化、获取阅读途径的便利性,使得阅读的内涵进一步延伸和扩大。作为阅读的一种新形式,真人圖书馆活动能够让读者与“真人图书”进行即时、双向的现场交流,通过阅读与被阅读,读者与“真人图书”彼此受益[1]。真人图书馆活动具有真实性、鲜活性、特殊性等优点,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得到了参与者的极大认可。

1 真人图书馆活动缘起

2008年4月,美籍华裔图书馆学专家曾蕾教授将“Living Library”理念带到了中国,并建议开展该活动。200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首次尝试“真人图书馆”活动,真人图书馆的概念在国内引起关注并开始传播。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各高校图书馆纷纷尝试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高校成为真人图书馆实践主体,如上海交通大学“鲜悦living library”网站,清华大学图书馆“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网页等。虽然各高校图书馆对于活动理念的认知和活动形式不尽相同,但都充分展现了高校图书馆文化推广和服务创新的功能。

图书馆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各类思想、文化、知识的汇聚地。不仅要传承历史文化,更应及时记录当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类鲜活思想,作为“思维性资源”永久保留。在其他高校已开展的活动中,从图书馆文化传承和资料保存的角度出发,将真人图书馆活动的内容作为历史资料保存下来的还很少见。

上海电力学院真人图书馆活动以其顶层设计主题系列化、组织实施过程规范化、活动资料保存历史化为创新点,吸引了众多读者参与。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将图书馆的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服务,服务的主体由全校师生扩大到校园内的全部主体(学生、教师、教辅人员、其他基层工作人员、教工子女等),延伸了服务的内涵,突破了服务的时间和空间,实现了服务的创新。

2 上海电力学院真人图书馆模式创新案例简介

2.1 记录当代各类故事的活动理念

有别于传统、平面、纸质的阅读方式,真人图书馆活动不再是被动阅读,而是由读者主动参与,双方实时互动,在分享与阅读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共赢。真人图书馆活动形式是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搭建一个活跃的交流平台,延伸拓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2],促进读者之间交流多元化,实现图书馆文化服务的创新。

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于2014年11月开始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以“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为品牌,以“与智者对论,听凡人交流,读真人故事,品多彩人生”为活动理念。“智者”与“凡人”表示真人图书覆盖校园各阶层,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本“真人书”;“故事”强调了“真人书”必须带有故事性,让参与的读者能够真正实现“读会走动的书,阅有故事的人”;“人生”揭示了“真人书”必须要有着特殊的社会阅历和经验,才能吸引读者进行“阅读”。

2.2 严谨与创新并行的运作模式

真人图书馆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由文化推广部负责总体规划,包括活动策划、活动主题的确定、“真人书”的挑选等工作,同时由馆里的其他部门和学生志愿者协助,做好顶层设计,依据规范化的运作模式,进行活动的具体实施。

2.2.1 系列主题顶层设计

活动开展前,图书馆就已有清晰的主旨与明确的思路:即活动须先确定活动系列主题,避免由于高校图书馆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的局限性,导致真人图书选择面太窄、主题单一等问题的发生。由于活动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将活动的主旨聚焦于以下三点:(1)真实记录并保存身边普通人真实的故事;(2)将当代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类鲜活思想,作为“思维性资源”永久保留并传承;(3)以现实生活中真人为阅读载体的系列活动,须关注校园内所有群体,从而进行文化创新。

活动确定7大主题——“名人系列”“师长系列”“学生系列”“百姓系列”“比翼双飞系列”“童真系列”“非主流系列”(见图1)。活动主题的确定,使得真人图书馆的书目,不仅有名师学者、优秀学生,成功人士,还有普通百姓、稚龄儿童以及校园“边缘”人士,不但囊括了校园内各个行为主体,而且也为今后邀请校外“真人书”预留了空间。

做好系列主题的顶层设计,明确活动主旨和主题,做好活动的前瞻性预判,有利于活动的长足性发展。活动主旨的明确和系列主题的划分,可以保证真人图书的采选覆盖校园全体,一方面可确保每一主题下真人图书书目供应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可确保真人图书来源的广泛性与多样性。

2.2.2 运作模式科学规范

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有了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前提下,要把这些设计和理念落到实处,就需要有统一、规范和严谨的实施过程。根据调研和活动的实践,活动工作流程经过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模式,具体参见图2。

(1)真人图书的采选。在采选“真人书”的阶段,活动团队会与“真人书”就真人图书馆活动的介绍、举办真人图书馆的理念进行良好地沟通,确保“真人书”愿意免费与他人分享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与故事。其次,确保“真人书”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能与读者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此外,通过沟通,使“真人书”放下畏难情绪、心理顾忌和防备意识[3],为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真人书”阅读的顺利进行。“真人书”的采选质量直接关系到真人图书馆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是真人图书馆活动效果的重要保证。

(2) 活动方式的选择。真人图书馆的活动方式,主要包括活动开展的场地、时间、形式等。营造舒适的活动环境,为读者与“真人书”营造良好的交流氛围,保证活动双方能在轻松舒适的气氛中完成交流沟通。确定一对多的交流形式,保证充足的交流时间,可以使“真人书”更好地去主动分享,还可以使读者更好地进行阅读,与“真人书”进行深度沟通。现场活动的进行,涉及到的每一样工作,都会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3) 活动后对于资料的整理。“真人书”的制作、上架等后续工作。真实记录并保存好当今时代发生的真实故事,借助图书馆的优势,发挥文化传承的功能,是整个真人图书馆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与其他已开展的真人图书馆活动相区别的重要环节。

2.2.3 组织实施分工明确

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但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还需要有明确的分工。良好的团队合作对于活动筹备的效率、活动开展的效果都至关重要。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流程各司其职,可以保证每场活动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具体的分工见图3。

读者签到可以确保对读者的管理以及活动后的电话回访;活动资料的发放可以使读者在阅读“真人书”之前,对“真人书”有基本的认识;主持人的配备,可以把控整体活动的流程,引导“真人书”与读者更好地交流互动,避免场面无序、混乱等情况的发生,提升活动效果;现场录音、录像以及拍照,主要是为了后期资料的整理和“真人书”的制作,以实现永久保存。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不能仅仅为了创新图书馆服务,也不是盲目跟风、人云亦云,或流于形式,草草开展,而是要做好调研和实施,使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使读者获利,使图书馆通过活动将这些具有当代特征的“思维性资源”永久保留,并将活动打造为图书馆的特色品牌。

2.3 多部门合作共建的活动实践

除图书馆单独策划组织的活动外,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也通过与本校其他院系部门,如二级学院、研究生处、校工会、校退管会、后勤处、保卫处等共同开展活动。与研究生处合作,由研究生处协助推荐优秀研究生作为阅读“书目”,开展“学生系列”的相关主题活动;与校工会合作,从教工子女中挑选“童真系列”主题活动的小“真人书”;与校后勤处、保安处合作,发掘岗位平凡却社会阅历丰富、故事性强的“凡人书目”,开展“百姓系列”主题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不但加强了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而且丰富了“书目”资源,确保了“书目”质量,增强了活动的覆盖范围和效果,具体案例可见表1。

除了在校内开展合作外,与校外机构共建,也是真人图书馆活动方式之一。作为一所电力能源特色鲜明的高校,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可以利用学校相关部门或者通过行业联盟,加强与电力、能源等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做“真人书”,开展真人图书馆的其他系列主题活动。

3 真人图书馆活动特色与成果

“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自2014年11月开展以来,已经成功按照5个主题举办了14期活动,为“真人书”和读者通过图书馆这座桥梁,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创新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3.1 按主题、按系列开展活动的机制

当前,很多真人图书馆活动在涉及“真人书”主题时,基本上都是按照图书的内容进行划分,如出国留学、考研指导等。这种按内容划分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使真人圖书面临选择面窄、主题局限于校园等问题,同时在出现新类目的时候,必然就需要增加新的主题,容易造成主题的繁杂与交叉。而上海电力图书馆开展的真人图书馆活动,则是在活动开展前就已经做好了活动主题的顶层设计,将活动按照“人”划分为七大主题,基本涵盖了校园内的所有群体,并可以向校园外进行延伸,覆盖面和包容性非常广。

目前已开展的“师长系列”主要定位于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杰出校友来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学生系列”的“真人书”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等,都是全校各个院系的优秀学生代表,他们主要在学习、科研、社团活动、公益事业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在同学中也具有一定的人气;“百姓系列”聚焦于阅读校园内我们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个系列的“真人书”可以是学校中的任何一个人,使读者通过阅读“小人物”,来获取“大能量”;“比翼双飞系列”主要是选择校内知名的教授夫妻,讲述他们的人生故事;“童真系列”作为每年六一儿童节的特别策划,会邀请校内教职员工的子女,听取小朋友最真实的心声。其中,“童真系列”将被我们持续关注,参与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人生重大轨迹(中考、高考、结婚等),到时会分别将这些“真人书”请回图书馆做“真人”分享,从而真实并完整记录本校教职工子女的成长历史,并在图书馆内永久保留。另外,我们还有“名人系列”和“非主流系列”,前者主要会邀请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人;后者将会关注高校内的边缘群体,比如同性恋群体、抑郁症患者等。

3.2 完善的活动评估、反馈机制

“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活动自开展以来,每期活动必定发放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读者对于真人图书活动的满意度以及对于活动的期望与建议。在活动结束后,相关工作人员也会通过电话回访等形式,进行抽样调查。通过问卷的分析以及读者反馈的收集,总结经验得失,为今后更好地推进活动的开展提供借鉴。笔者从上海电力图书馆历次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调查问卷中随机抽取200份进行了统计,发现读者对于真人图书馆活动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见图4),说明“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形式受到了大多数读者的认可,活动的开展是有效的。

3.3 “真人书”的长期保存机制

真人图书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以人为书,即时交流,但这也隐藏着很大的局限性。时间的限定,会使得某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在现场借阅的潜在读者错失阅读“真人书”的机会。基于图书馆文化传承的职能,并且将活动资料保存历史化作为创新点,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采用多种手段,建立了“真人书”的长期保存机制,主要包括纪念品的制作、“真人书”的制作、音频视频资料的保存、“真人书”墙的设立等措施。

(1) 纪念品的长期保存。每期活动开展前,相关工作人员会制作专门的水晶照片纪念品。纪念品一式两份,一份赠送给出席活动的“真人书”;一份在馆内永久保存。

(2)“真人书”的制作。每期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按照分工,进行资料的整理、汇总、存档(包括音频、视频、文字、海报、调查问卷等资料),在此基础上通过专门的编辑、排版,制作印刷精美的“真人书”和随书光盘。在征得“真人书”同意后,将实体书和光盘编目、上架,对全校读者开放,使得读者可以在指定的真人活动之外进行借阅,突破“真人书”阅读的时空限制,实现分享效果的最大化。

(3)“真人书”墙的设立。图书馆在真人图书馆活动场地专门设立了一面“真人书”主题墙,每期真人图书馆活动都会按照主题和书名,做成一本打开的书的样式。书页左侧是“真人书”的照片,右侧是书目的主题以及摘要。一方面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已有的“真人书”信息,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点缀了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场地,成为图书馆的一个特色亮点。

3.4 活动成果的初步显现

“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从活动开展伊始,就注重顶层设计,有着明确的主题和丰富的内容,使得活动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典型性、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得到了校内读者的肯定和支持,荣获了校内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并在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华东分赛区获得了三等奖(2015年);“基于“读书、读人、读物、读时光”四读系列文化校园建设创新实践项目荣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2017年) 等。这些成绩充分说明了基于文化传承的真人图书馆活动是具有可行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的。图书馆特色品牌的创立,不是跟风也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应该深刻思考、领悟活动的理念,做好前期调研与顶层设计,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优势,将活动做为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阵地。

4 真人图书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4.1 寻求专项资金的保障

活动的开展,需要有专门的项目资金来保证其运作[4],从活动前期的海报、纪念品制作,到“真人书”的出场费、现场录音录像、再到后期“真人书”与真人墙的制作,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

(1) 资金缺位使得“真人图书”的采选无法邀请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只能局限于学校内部的“真人书”友情出场,导致真人图书种类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较小。根据调查问卷,希望能够阅读到优秀校友、知名学者和文化名人的“真人书”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见图5)。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加强高校和本地区相关部门的合作,做好“真人书”的共建共享工作,从邀请其他高校的名师名家、优秀学生入手,充实主题“书目”。同时,作为一所电力能源特色鲜明的高校,上海电力学院图书馆应该与学校有关部门合作,加强与相关行业的紧密联系,邀请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做“真人书”,扩展“书目”的选择。此外,应邀请相关校外媒体参与,将活动的影响尽可能扩大。

(2) 纸质“真人书”的制作要有资金确保质量。书的资料整理与编辑、排版与印刷、纸张的选择,每个环节都对“真人书”的制作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出于“真人书”要长期保存的机制,如果仅仅为了做书这个目的,在资金的缺位下导致“真人书”的粗制滥造,那么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甚至与文化传承的初衷相违背。所以要保质保量的做好“真人书”,资金到位尤为重要。

4.2 建立品牌效应[5],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活动形式

4.2.1 推广营销,吸引更多“真人书”与读者参与

“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活动的后续开展,会参考读者在调查问卷中给出的建议,结合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进行“真人书”种类的延伸、拓展和细化,并扩展“书目”的选择,使每个有特殊社会阅历和经验的人都能成为真人图书活动的“书”。只有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规模和范围,高校图书馆在真人图书的选择上才会更加的游刃有余,真人图书馆品牌的推广与营销,也会更加的顺畅。

4.2.2 探索与新媒体的结合

随着数字化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的媒体阅读形态也越来越多,其中微信微博的使用率和市场占有率都相当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都开设了微博、微信来进行图书馆品牌的营销和图书馆服务的拓展。因此,建立真人图书馆,相关微博、微信的建立与更新必不可少。开设微博与微信客户端来展示和提升网络形象,加强与读者的交互,从短期看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和参与真人图书馆活动;从长期来看,可以吸引社会的关注度,提升真人图书馆的品牌效应,获取来自上级组织的资金支持,促进真人图书馆活动进一步开展与推广。

4. 3 保持活动周期的稳定性

目前,真人图书馆活动主要配合图书馆读书月进行开展,每学期活动的举办数量有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图书馆文化推广部门工作人员不足,需同时兼顾馆内其他文化推广项目的相关工作,不能因为急功近利,一味地为了真人图书馆的活动数量而牺牲活动的质量;二是因为学生构成了真人图书馆活动参与的主体,他们平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會受到上课、考试等时间的限制,而真人图书馆活动一般举办的时间是周二下午,可能导致很多读者无法参与现场读“书”活动。

通过对读者的调查问卷分析,发现更多读者倾向于每月能有固定的时间来开展真人图书馆活动。针对这种情况,“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可借鉴“鲜悦living library”的运作经验[6],与校内社团和学生组织密切合作,由文化推广部负责总体规划,在图书馆内部招募专门的学生志愿者,成立真人图书馆工作委员会,活动的具体执行工作交由委员会负责。活动在校园内已经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明确活动时间的前提下,读者可以提前做好安排,更多地参与到真人图书馆活动中来。经过初步的探索与实践,确保活动周期的稳定性是“知行天下,品读人生·真人图书馆”活动后续开展的一大目标。

4.4 加强线上“真人图书馆”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渗透,越来越多的读者群体倾向于数字阅读与线上交流。阅读方式的显著变化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了更好地迎合读者的需要,在人力、物力、技术支持充足的前提下,加强真人图书馆网站或者主页的建设,建立“真人书”的书目数据库,将是下一步工作重点。搭建与读者能够高效互动的网络平台,突破时空限制,使得读者能够在网上实现读者预约、“真人书”阅览、书目推荐、书评撰写,方便读者的借阅与意见反馈。

5 结语

图书馆承担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职能。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而不人云亦云,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难点之一。真人图书馆活动作为社会阅读和交流的新形式,是网络信息时代阅读方式的升华,不仅拓展和延伸了图书馆印刷型和数字型传统资源,还可以将读者在图书馆产生的思想交流作为“思维性”资源纳入其中,作为图书馆文化传承的特色馆藏,使图书馆成为校园中的知识交流中心。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