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作文:让学生轻轻松松爱上写作
2018-06-28黄娇蓉
摘要: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传统的作文对字数、内容都有严格的限制,条条框框太多,导致学生害怕作文,不愿提笔。于是很多老师提出了微作文,微作文对字数没有严格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有感而发,及时记下自己的烦恼或快乐,新奇的发现。这样学生在心里就不会惧怕作文,轻松应对,减少心理压力。微作文记录的过程不必强调篇章结构的完整,语句不必字斟句酌地苦苦推敲,意断时笔止,想怎么写,想写多少就写多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那么,平时教学中我们怎么进行微练笔呢?
关键词:微作文;新课标;阅读
一、 捕捉精彩瞬间进行微练笔
微作文是一座架起生活与作文的桥梁,在教学中我们所教学的知识常常和生活紧密结合。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写作的点,点燃写作的激情。如:今天做操时,刚好有一只蜜蜂误飞到队伍中,同学们都被吓坏了,有的尖叫着躲开,有的赶忙躲起来,有几个胆大的甚至去拍它,这样一个偶然的事件,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给他们平淡的学习生活掀起了一阵涟漪,这不正是孩子们写作的契机吗?像这样的插曲在我们的课堂、校园生活中时有发生,只要老师稍微留意一下,都是孩子们写作的素材,不愁孩子们写不出有意思的作文。
再如本学期我们班来了实习老师,这些实习老师充满着童心,课后经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孩子们也都很喜欢他们,一个星期过去了,实习老师要走,孩子们都很舍不得,看到孩子们和实习老师依依不舍的情景,我突发灵感,让孩子们准备一张贺卡,把自己想对实习老师说的心里话写在卡片上,临别时送给实习老师,孩子们写得异常认真,一串优美、感情真挚的语言,在同学们的笔下洋溢而出。
二、 巧用课文中的补白进行微练笔
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听教师叹息,时间不够,上了阅读,就上不了写作;完成了习作,又上不好阅读。许多名师也提出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真正有效的、成功的阅读教学就应当是习作型的阅读教学,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也是良好的写作素材,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都是孩子们写作的范文。让每一篇课文例子都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让他们学有法,遵有章。
例如;在学习《炮手》这一篇文章时,通过阅读、体会以及揣摩炮手的心理活动,孩子们对炮手有了深深的敬佩之情,这时候老师适时地布置小练笔,让孩子们写一写,战争胜利后炮手回到了家乡后。学习《钓鱼的启示》时,通过阅读,孩子们感受到了钓鱼之乐,面对文中的父亲要求作者把辛苦钓上来的鱼放回去,“我”的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想跟父亲说。仔细想一想,替我写出来吧。
“微练笔”由于其“微”,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不需占用多少时间,且易于课堂展示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予以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分享彼此思维火花与语言表达,还激发了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三、 运用微信、朋友圈进行微练笔
孩子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四年级的孩子刚接触作文,你想让他写得很好这是很难的,孩子的每一篇作文在成人看来也许幼稚,也许还缺乏文笔,但都是孩子智慧的结晶。所以老师就要充当孩子的伯乐,从沙粒中捡到珍珠,让孩子在经常练笔中学会表达,热爱写作。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微信、朋友圈成了人们交流的主要平台,如果让孩子的作文在朋友圈中发表出来,那不是很好的练笔途径吗?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收听手机微信上一档“十点读书”,里面的内容有趣,也很励志,渐渐喜欢上了,成了我每晚睡前必听,我的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喜欢上了,偶尔太晚不让他听,他还不依不饶说,如果不听我就会内心烦躁睡不着,还会模仿主持人说大家好,我是主播……看到孩子那么喜欢,于是我仿照“十点读书”的做法,组建班级的“八点读书栏目”,八点读书的文章是同学们自己选的文章进行朗读,每一位孩子在底下进行评论,字数不限,隔天读一读精彩的评论,我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个朋友圈,它给了孩子们展现自我的平台,想到自己的声音能像电台的主持人那样播出来,都很激动也很重视,无形之中孩子们的朗读水平也提高了,真正做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四、 创造场景进行微练笔
小学阶段主要练习的也是写事类的记叙文,看起来结合学生的实际,挺简单的,但很多孩子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甚至是胡编乱造。我问孩子为什么不写真实的生活,有的孩子说过去太久了,我已经忘记了,有的孩子说我们每天都是学校到家里,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哪有什么有趣的事啊!听着孩子们内心真实的话语,我想怎么解决孩子們的这一问题呢?既然有问题,我们就要解决问题,孩子写不出来,是因为生活枯燥,那我们就要创造有趣的生活,活动课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于是我定期开展活动,让活动与写作相结合,搭建“拔河比赛”“盲人摸象”“你比我猜”等一系列活动,一节活动,一节写,并给孩子们提供参考的词句,从扶到放降低写作的难度,孩子们也逐渐不再惧怕写作,作文水平也提高了。
总之,微作文是传统作文的浓缩,是传统作文的点睛之笔,它短小而精悍,面对不拘形式的微作文,孩子们带着一颗敏感的心灵,做一个勤劳思考的有心人,久而久之,作文的神秘在无形中破除,写作信心逐渐得到诱发和树立,练就写作的“神笔”。
参考文献:
[1]付胜云.论写作意识与写作教学实践[J].写作(上旬刊),2014(08).
[2]付胜云.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建构“写作实践性知识”[J].写作(上旬刊),2014(05).
作者简介:
黄娇蓉,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