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刍议
2018-06-28陈庆华刘荣佩许蔚范卿卿
陈庆华 刘荣佩 许蔚 范卿卿
摘 要: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是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对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专业建设对接社会需求、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开展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建立学校内部专业“红黄牌”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專业建设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专业评估及认证;专业“红黄牌”预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聚焦在人才培养质量如何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问题上。而高校的专业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落脚点与具体实施的载体,是高校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纽带之一。专业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不仅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学校自身的发展及社会声誉的建立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专业建设是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师资队伍的规划与建设以及教学改革与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的总称。特别对地方高校而言,特色策略更是其在生存和发展中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地方高校不一定追求过分的前沿和热点专业,而是应集中优势资源在专业建设的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突破,凸显专业建设的亮点,才能够在某一领域内与知名大学专业共同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国家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时期,进一步加强高校专业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研究的重点。
一、 专业建设对接社会需求
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方向是由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决定的,为此高校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需要主动协调自身供给和对接社会需求两方面实际,才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满足服务社会需求。再说,新常态下社会发展对高校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专业的设置、建设等,更应充分考虑社会当前及今后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高校专业建设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地方高校坚持以服务和助推特色行业以及融入国家战略为办学目标。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需求,凸显地方性,体现应用性,形成“学科引领、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质量保障”的专业体系,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增强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积极开展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转化基地建设,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大类招生、分类培养、双专业、双学位等形式,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培养方案集中体现的是对4年本科教育的教学系统化设计,其制定与优化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专业主体原则
专业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各专业应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相关要求,统筹培养全过程,根据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和实际条件,科学论证所属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规划课程体系和教学进程,明确每门课程和每个培养环节的目标和作用,凸显专业优势与培养特色。
(二) 整体优化原则
培养方案的修订应坚持整体优化、少而精的原则,理清课程关系,凝练课程体系,逐步降低总学时、总学分,提高课程深度,加大选修课和实践性环节比例;避免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之间简单重复、错位交叉。同时,各专业应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及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等方面的关系。
(三) 科学规范原则
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各专业应以《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基础,工科类专业参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其他专业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本专业培养方案。各专业要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学校定位和专业定位,在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和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具体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
(四) 个性发展原则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各专业要根据毕业生去向,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创新人才培养、应用人才培养、复合人才培养等不同种类人才培养路径,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的自主选择权。
(五) 开放创新原则
发挥各学科门类优势,打破跨院系选课壁垒,丰富选修课程资源,全面建设模块化、层次化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务必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全过程,增加学生选择空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积极地创造条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在线课程开发与应用,基于“互联网+教育”,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全方位推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进一步鼓励教师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融入人才培养中,科教协同育人。
二、 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
反映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科建设水平,反映一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标志则是专业建设水平。学科建设是以在一定领域形成有特色和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为中心,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其侧重点在于科学研究与创新;专业建设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出发点,其侧重点在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学科发展的目标是知识的发现、继承和创新,学科以知识形态的成果服务于社会;而专业建设的目标与出发点一样都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取决于学科发展水平;而专业则是学科发展的平台,对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因此,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分别体现高校的研究职能和人才培养职能,并共同为社会服务。两者虽然各有其特定的内涵,却相互交叉,相互依存。通过一流的学科建设带动一流专业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系统的演化和相互支撑协调发展,才有利于高校学科发展促进专业特色的形成,促进科研反哺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进程的开展。
三、 开展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
高校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作为高校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的关注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评估标准,促进了高校专业评估自身的改革与发展。专业评估由之前更多关注专业教育投入(包括硬件投入)、教学过程、课程设置情况,转为更多关注专业教育产出等;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的重点也由之前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向高校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等指标转变。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将教学结果指标作为专业评估的出发点,通过毕业生所表现出的能力和素质来评估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的合理性,进一步由此来确定实现毕业生该能力和素质要求的专业教学过程。专业认证作为高校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的重要途径,力求人才培养国际化,与国际水平具有可比性和等效性。特别对工程领域高等教育相关专业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坚持与国际工程教育“实质等效”的原则,落实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教育资源输入为主转向教育产出导向、从培养过程转向培养结果、从内部封闭式质量管理转向内外联动式质量保障等四个转变,密切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增强专业办学的标准意识,系统性推进专业教学改革。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来说,其教学设计的起点是希望学生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结果;教学资源配置服务于学生获得学习结果;教学评价要证明学生是否获得学习结果,顺应了“以结果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提供了一套先进的理念、标准和方法,保障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总之,通过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对专业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的自查,检查评价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效果是否达专业评估或认证标准的要求,有无措施保障教学过程的实施和专业培养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实现专业内涵与硬件建设,才能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促进专业持续改进,形成专业特色与优势。
四、 建立学校内部专业“红黄牌”预警机制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建立学校内部本科专业“红黄牌”预警机制,促进进一步加强专业结构优化和建设,整合学校的优质资源,形成符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体系,为学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不断提升人才培養质量及办学效益。
专业“红黄牌”预警体系包括三个环节一个评价,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即招生环节、培养环节、就业环节和社会评价。赋予各部分相应权重,专业综合得分按照各项指标加权求和计算,对专业进行打分排序。设置排名末5位的专业,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黄牌警告的专业,给予红牌警告。受到黄牌警告的专业,学校给予限制招生的处罚。专业所在学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和改造意见。受到红牌警告的专业,学校综合考虑专业的产业背景、市场需求、艰苦程度等实际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暂停招生的处罚。暂停招生的专业应从该专业的行业前景、办学条件、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分析原因,进行有针对性整改,并向学校提交整改报告和恢复招生的申请。专家组进行论证,对达到恢复招生条件的,可恢复招生,达不到恢复招生条件的,征求学院意见后停办或取消该专业。因此利用排序结果作为学校编制招生计划、优化专业结构的参考依据,保障就业—招生—人才培养联动及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实施效果。
专业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方向。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最优化的培养结构、灵活的育人机制、创新的培养模式、高标准的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当前,高校可以结合教育部刚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加强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化和国际化建设。借鉴“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与经验,促进专业内涵建设良性发展。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专业评估工作的开展,为学校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各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条件的改善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将增强高校专业建设针对性,增强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国际认可度。
当前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进行,给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战略,要求专业人才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作为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要坚持“落实定位、需求导向、适应发展、创建特色”的专业建设基本原则,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培养路径的协同性,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加大紧密对接产业和行业链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
参考文献:
[1] 贺小飞,王保华.行业院校特色专业培育:特点、问题与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9):63-66.
[2] 牛国庆,王海娟.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 [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329-332.
[3] 邵辉,葛秀坤,毕海普.工程教育认证在专业建设中的引领与改革思考[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4-107.
[4] 陆勇.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7-161.
[5] 陈平.专业认证理念推进工科专业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2-47.
[6] 何霖俐,尚丽平,龙晓英.普通高校本科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综述[J].教育现代化,2016(28):46-48
作者简介:
陈庆华,刘荣佩,许蔚,范卿卿,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