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引领 自主探究
2018-06-28王延军
王延军
隨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如何有效获取、处理信息是人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信息技术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则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掌握信息能力,值得教师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兴趣引领,愉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尝试用兴趣来引领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泰山版信息技术第一册第3单元微项目1“探究绘制图像的方法”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导入环境:将课前搜集整理的多幅图片作品做成幻灯片,然后借助多媒体网络教室将作品展示给学生,学生在欣赏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时,笔者抓住时机告诉学生:“这些作品都是通过Photoshop这个软件创作出来的,今天我们就共同探究这个软件。”同时,鼓励学生:“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我们同样也能做出精美作品。”这样的导入设计,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为引领学生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研究发现,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他们的这种热情仅仅表现在喜欢游戏、爱上网聊天、爱看动漫等方面,换句话说,他们喜欢在信息技术课中“玩”,而对信息技术本身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兴趣并不高。信息技术教师恰恰可以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巧设教学任务,借“玩”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让学生在积极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感知信息技术带来的无穷魅力。
例如,在学习泰山版第二册第3单元微项目3“计算生成新的数据”一节时,Excel中公式和函数概念比较抽象,再加上数学思维的干扰,让很多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如果教师像讲数学公式那样讲解,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在课堂中就引入了游戏、比赛的方法:事先提供了一份本年级期中考试前100名学生的成绩单(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学科成绩做了适当处理),学生口算或笔算,教师使用电子表格,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计算出所有学生的个人总分。通过比赛,学生惊讶于电子表格的计算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让学生在“玩”中学的氛围中接受知识、锻炼能力,既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计算机知识。
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于以教师的威严来控制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输入,是消极的“受动体”,这样的课堂教学是独断的,效率也是不高的。教师要重视目标导向作用,将主动权还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益于自己与他人的组合。
例如,笔者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从不要求学生“安静”地去学习知识,也不要求学生“独立”地完成操作任务,而是提倡小组合作探究,提倡师生间、小组间的讨论乃至争论。因为只有让学生大胆尝试,才会发现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动手能力。只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魅力课堂。
四、自主探究,构建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综合实践课。信息技术课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泰山版第二册第2单元微项目“让音乐唤起听众共鸣”和微项目“用视频再现真实场景”两节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对比学习,教师重点向学生讲解音频的处理方法,学生在掌握的基础上自主探究视频的处理方法,从实际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掌握得较好。又如,在教学Office办公软件时,学生学习了Word的操作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主探究Excel和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方法。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来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信息技术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学习信息技术最关键的动力就是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成就感,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兴趣引领、巧设任务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