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融合,关注美术课堂随读生
2018-06-28梁婉菊
梁婉菊
摘 要:自十八大提出了对特殊教育的支持后,融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随读生的教育备受关注。现如今,班级里出现随班就读的学生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如何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应成为现阶段的教学关注点。本文从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出发,客观分析当前随班就读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讨对随班就读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做适应性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随班就读;美术课堂;融合
有能力随班就读的学生一般是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智力障碍,精神障碍或肢体障碍并不严重。由于学生先天的缺陷,他们在知识接受能力、人际交往、活动能力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学生都希望获得同伴的理解、宽容、指导,这些特殊学生也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是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特殊教育群体来说,美术教学十分重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使特殊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感观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逐步增强。
一、美术教育对随读生的积极作用
研究表明,绘画能有效减少有严重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增强智障儿童的机能水平,提高自闭症患者与周围环境联系的能力,帮助后天脑损伤儿童在感觉、语言或认识能力受损的情况下表达情感和想法。美术教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手、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从更深的角度来说,美术的全方位教学也是在特殊学生的潜意识里输入整体重要性的过程。
二、美术课堂适应随读生调整的必要性
随班就读学生和普通学生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主要是在对色彩的感知、信息的运用和处理以及身心发展等方面,这些方面的发展使得随班就读学生在教育上具有特殊性,教师对于这些学生更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必要时,对其进行个别指导。所以,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调整,让随班就读学生更好地适应美术课堂的学习。
1. 调整教学内容,分层教学
在随班就读的学生中,不同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性,相同的课堂时间,相同教师的讲授,学生接受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这对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针对随班就读学生无法接受的普通课程中的内容,则可以适当地调整课程内容的范围等。对于课程内容的减少是在把核心内容留住的基础上,保证随班就读的学生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结构。对于那些既不影响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且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可以部分删减。教师在讲解核心知识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不仅学得多,还要学得精。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他们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可以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这种调整的主要方式是让这些学生和普通学生学习相同的知识结构和核心知识,但是在讲解的时候,适当地降低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譬如,一年级美术上册“圆园、方方和尖尖”这一课要求普通学生在认识圆、方、尖的形状特点后,能用圆形、方形和三角形组合创作。有智力障碍的学生是无法完成这一目标的,只能完成最基本的目标。这时,教师就要降低随读生的学习难度,只要知晓并画出圆、方、尖的外形特征即可。这样做是避免学生出现学习困难,使学生能够基本跟上教学进度,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并顺利地完成作业。此外,还可以减少智障学生的畏难情绪和自卑,让他们能够尝到成功的滋味,激发学习积极性。
2. 调整教学组织形式,取长补短
随班就读学生身心会有或多或少的接受障碍,不太喜欢和别人交流,不容易和别人合作。在美术课堂中,如果随班就读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就能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在笔者任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叫小维的随读生,一年级的时候在学校从来不和任何人说话,在班上也没有朋友。但我发现他非常聪明,美术作业每次都能拿到高分。笔者把他和其他普通学生组成了美术学习小组,他的特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同学们越来越喜欢他,虽然仍不愿和别人交流,但脸上渐渐流露出了自信的微笑。在上五年级的时候,笔者终于听到了他说的一句“老师好”。
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将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普通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考方式比较多,这些恰恰是随读学生所欠缺的,这样的小组组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小组内部之间相互合作,小组之间相互竞争,使普通学生和随读生融入教学各个阶段,能使他们为达到同一目标,共同发展进步而相互努力、相互帮助。这一合作过程又特别有利于随读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欲望。
总之,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要给予特殊关爱,满足他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使其能够融入班集体,倾注更多的关爱,随班就读学生就一定能像普通学生一样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