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暗示的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2018-06-28龚凤凤
摘 要:如今,心理暗示已经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英语教学方法,其科学运用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机,深层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因此,心理暗示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趋深入。本文以心理暗示法为基础,探讨了其在中职学生英语兴趣培养中的运用策略,以期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关键词:心理暗示;中职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长期以来,如何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困扰中职英语教师的重大课题。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因而对英语学习持消极态度。身为中职英语教师,我们无法回避这一问题的存在,更不能予以排斥,而是要运用科学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其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提高其英语综合能力。研究显示,心理暗示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心,增强其学习动机,有利于逐步培养其学习兴趣,促进自主教学模式的形成。
一、心理暗示的概念与运用原则
心理暗示法最早是20世纪中期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提出的,其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为基础,提倡教师通过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赋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积极性。所谓的心理暗示,指的是在没有对抗的情况下,借助于诱导法、含蓄引导等间接方法,作用于学习者的心理,继而对其学习行为带来正面影响,使其依据所期望的方式展开学习行为,或接受一定的信念。心理暗示可以是语言方面的暗示,也可以是手势、神态、暗号、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的暗示。
心理暗示法最先应用于成人英语教学中,随后在中小学、职业院校中应用开来。心理暗示借助环境与人之间的潜在交流,利用“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在人的内心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提升其学习积极性,提升其记忆、想象、创造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运用心理暗示法的过程中必须注重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保持环境的愉悦、和睦,因此,往往需要情境设置和构建,教师、学生之间应互相尊重,确保该方法的运用效果。与此同时,应当注重理性、感性的有机结合。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往往忽视理性的作用,不注重利用情感对理性进行调节。在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一味劝解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力,而不注重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如此一来导致学生理性、感性之间出现了矛盾,虽然理性告诉他英语特别重要,但他内心情感上依然否认英语,提不起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利用各种途径,如音乐、短剧、影音视频、角色饰演等方式,提升英语学习过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加上积极的语言鼓励、适当的肢体语言支持,确保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的提升。
二、充分运用心理暗示,培养中职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心理暗示法时,一方面,应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另一方面,需要紧密地结合教师的教学程序、教学步骤与教学活动,引入心理暗示方法,调动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促进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可以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心理暗示法的引入
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切忌盲目引入心理暗示法,这样不仅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因此,必须注重先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心理暗示法的科学引入。以中职英语词汇课为例,在课堂教学之前,中职英语教师需要对本节课的词汇类型进行划分,分为固有名词、普通名词、动词、形容词及其他词汇。对于固有名词,如Chanel,Cartier,the Eiffel Tower等,可以采用图片、视频方式进行讲授,利用多媒体配以特定的本土音乐,使学生沉浸在英语文化氛围中,对英语文章产生足够的兴趣。对于普通名词而言,教师可以将其串联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并利用故事的方式进行讲授,同时,配以多媒体呈现故事中出现的词汇或图像,增强学生的记忆。就动词、形容词及其他词汇而言,可以编一个对话,加上各种词汇,利用多媒体呈现在课堂上,分角色进行朗读,并视频录音,同时呈现生词、词义,待学生认识后可以由多位学生分角色进行朗读,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在实施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结合情境对词汇意义进行理解,编写的小故事、对话应当同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
2.心理暗示法的运用
成功构建教学情境后,教师可以有效地运用心理暗示法,注重汲取语言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暗示。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以借助于语言激励法,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精神鼓励,为学生学习提供亲切的指导,添加英语作业评语,评语应具有激励性,如Well done,Wonderful等,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与暗示作用,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激发其学习动力、兴趣,引导其对英语学习给予更多的关注。
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身体语言进行心理暗示。教师可以通过鼓励的眼神、表情、手势、体语等暗示,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提问问题时,若问题较为简单,可以对学习英语兴趣不太浓厚的学生进行观察,用鼓励的眼神、表情向其传达出期待之意,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并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赞许的表情,如点头示意等,使他们再接再厉。若学生注意力涣散、分神时,可以用凝视、微微皱眉等方式向其传达暗示,使其集中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活跃课堂氛围,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性,一个“鬼脸”、一个笑话都会妙趣横生,缩短师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讲解关于Is Life Fair一文時,可以使学生欣赏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焦点话题,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互动,引发大家的共鸣,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学习热情,随后进行本课重点内容的呈现,帮助大家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此外,还可以利用声音暗示方法,教师可以借助音质、音调、音量、语速的变化给予暗示,往往能够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英语产生兴趣。例如,在讲解一般知识点时,可以适当放慢语言速度,并微微加重语气,适当增强声调升降幅度,引起学生关注这个知识点;若情节性较强的内容,可以放缓节奏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随后逐步加快节奏,使故事紧凑性增强,营造一种适当紧张的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在情境之中,随后逐步放缓节奏,缓解学生的紧张,给大家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例如,为了使很多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提高兴趣,可以利用词汇进行造句,如用kind一词进行造句:Wangling is a kind boy,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王凌是个善良的男孩儿,他总是乐于助人。)利用这个句子不仅学习了词汇,还表扬了王凌这个学生,使他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期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继而使其爱上英语这门课程。
3.检验心理暗示法的运用效果
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对心理暗示法的运用效果进行检验,以便及时找到其中的问题或不足之处,提高后续教学过程中该方法的运用效果。教师可以采用阅读理解、对错辨别、多项选择题、回答问题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可以采用“链接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在课文讲授结束,学生对文章较为熟悉之后,划分小组,要求学生合上书,教师讲文中的一个句子,请第一位学生对该句子是否正確进行判断,若错误指出原因,随后再请下一位学生讲一个句子,请第二位学生判断对错,如此类推,对发言多的学生小组给予相应的鼓励或奖励。若采用多项选择题进行检验时,可以由教师事先进行设计,然后利用多媒体进行呈现,划分小组进行问题抢答。若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可以利用分段式检验方式,讲解时采用简短语言对课文中所提到的关键词语、元素进行描述,每个段落利用不同的检验法。第一段利用对错辨别链接式游戏,第二段利用抢答问题链接式游戏等,旨在避免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厌倦感,防止消极的暗示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对于较为开放的理解题而言,教师可以划分小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互动讨论,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对购物Shopping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对话,并模拟训练购物对话。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或点头赞许;对于不喜欢表达的学生,教师可以用期待的神情鼓励他,使他们逐步树立自信,主动表达。借助于心理暗示法,使学生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较为充沛的精力,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知识。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在新形势下,为了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英语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借助于多元化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提升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心理暗示方法就是其中的一项,其在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因而越来越受到中职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心理暗示法的运用,利用这种方法充分调动中职生的英语学习热情,逐步完善中职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一夫,赵晓敏.谈“暗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18(2):193-194.
[2]李彤.积极心理学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9(8):157-159.
[3]龚秋萍.试用心理暗示促进中职生积极心理的形成[J].时代教育,2014,11(8):181-183.
[4]肖琳琳.试论情绪与情感的心理暗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上),2014,10(6):204-205.
作者简介:龚凤凤(1980— ),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