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专访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刘戈新
2018-06-28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2017年,重庆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了一份优秀答卷。步入2018年,重庆市扶贫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奋起直追,誓要取得更加突出的成果。为进一步了解重庆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党组书记刘戈新同志,就大家关心的脱贫攻坚热点问题进行了提问。
本刊记者:合理确定目标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行动指南。习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提出了“要真抓实干,成熟一个摘一个,既要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又要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的重要指示。那么,重庆是如何科学确定脱贫攻坚目标进度的?
刘戈新: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市委、市政府实事求是调整了脱贫摘帽指导计划:到2017年底,开州区、云阳县、巫山县等3个区县整体脱贫摘帽;到2018年底,石柱县、奉节县等2个县整体脱贫摘帽;到2019年底,城口县、彭水县、酉阳县、巫溪县等4个县整体脱贫摘帽;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区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任务调整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调整脱贫时序不是放松要求,工作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工作质量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全市上下主动作为,下足“绣花”功夫,做细做实工作,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确保脱贫成果获得群众认可。
本刊记者:据了解,2017年的目标顺利实现。请刘主任就重庆市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作一个简要概括。
刘戈新:2017年7月中旬以来,重庆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责任履行上“担担子”,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纵深推进脱贫攻坚,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开州区、云阳县、巫山县3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整体摘帽,129个贫困村、13.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本刊记者:深度贫困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老大难。2017年,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度贫困攻坚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重庆在决战深度贫困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戈新: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中需要重点攻克的堡垒。去年,我们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克坚中之坚,从三个方面突破难关。
精准识别统筹推进。参照国家确定深度贫困县的方式,按照“三高、一低、三差、三重”识别标准,逐县逐乡逐村倒排普查、综合排序,精准识别市级深度贫困县4个、深度贫困乡镇39个、深度贫困村395个。落实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450余名,一对一对定点包干深度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包干领导亲自审定脱贫规划、督导工作落实,不稳定脱贫不脱钩。将38家市属国有企业整合组建为4个帮扶集团,每年落实帮扶资金4亿元,结对帮扶4个深度贫困县。探索金融支持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新模式,为其提供“单列贷款计划、基准利率放贷、贷款年限较长、绿色通道审批”优惠贷款,并给予190亿元贷款授信额度,切实加大投入支持力度。
整合资源分类施策。按照市委书记陈敏尔提出的“深度改善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深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度落实各项扶贫惠民政策”工作要求,聚焦深度贫困乡镇和贫困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因村实施稳定脱贫提升、基础设施提升、产业扶贫提升、生态保护提升、人口素质提升、公共服务提升、村“两委”提升七大攻坚行动。先后调整深度贫困乡镇“一把手”19名、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136名,充实驻乡、驻村工作队员等扶贫力量881名。新建、改建深度贫困乡镇、村社道路2100余公里,改扩建卫生院、卫生室、寄宿制学校75所,新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项目485个,带动5万余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突出重点精准发力。集中优势力量,突出抓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脱贫难度最大的18个市级深度贫困乡镇。由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逐一定点包干,担任指挥长,18个帮扶集团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常务副指挥长,18名副厅级领导担任驻乡工作队长,从市级扶贫集团成员单位精准选派驻乡工作队员70名、驻村第一书记88名,形成“市领导+市级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深度贫困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指挥体系和“驻乡工作队+驻村工作队”的落实体系。目前,已完成18个深度贫困乡镇精准脱贫三年规划,累计规划项目2372个,启动脱贫项目229个,投资15亿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本刊记者: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重庆将遵循怎样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怎样的目标?
刘戈新: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坚持市负总责区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注重脱贫攻坚与成果巩固相结合,突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特定贫困群众、深化到户到人精准帮扶措施三大重点,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提升攻坚能力,全面提高脱贫质量,全面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将扎实开展“大学习”。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学习的重中之重,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辅导,确保扶贫系统学懂弄通做实。制定专题培训规划,组织分级分类培训,实现扶贫干部培训全覆盖。通过“院坝会”、“六进”宣讲、“农民夜校”、“讲习所”、“微讲堂”等方式,开展专题宣讲,做到家喻户晓。开展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征文比赛等活动。
目标任务上,2018年要实现石柱、奉节2个县整体脱贫摘帽、6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脱贫成果有效巩固。
本刊记者: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刻不容缓,2018年重庆如何在良好基础上继续做到精准脱贫的“精准”二字?
刘戈新:精准脱贫是粗放脱贫的对称。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精准脱贫。只有做到了精准二字,才能脱真贫、真脱贫。今年,我们将从六个方面切实提升“精准性”。
一是打牢精准扶贫基础。进一步完善建档立卡,认真做好年度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把好数据清理和信息采集录入关,做好与全国扶贫信息系统对接工作,确保扶贫对象更加精准。加快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运用,做好部门之间、市县之间协调衔接,率先对18个深度贫困乡镇实施大数据管理。强化大数据分析运用,为全市脱贫攻坚决策和工作指导提供精准支持。
二是提高产业扶贫实效。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为引领,深度推进贫困区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草食牲畜、中药材、茶叶、调味品等七大农业特色产业链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延伸覆盖,每个贫困村选育提升1-2个特色优势产业,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鸡牛羊兔蜂林果药桑菜等十大扶贫产业,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行动和电子商务扶贫行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引领作用,创新产销对接和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和受益率。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地方实施光伏扶贫。支持各区县打造加工型扶贫产业园区。
三是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整合行业培训资源,深化实施“雨露计划”“一户一人一技能”、致富带头人等培训,开展“订单式”实用技能培训。鼓励职业院校面向贫困家庭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农村劳务经纪人培育力度,健全劳务对接机制,提高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强化贫困高校毕业生及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扶持,积极发展“归雁经济”。支持创新建立村级扶贫车间。统筹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
四是深化实施生态扶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工程建设、生态转移支付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鼓励各区县探索建立村级保洁员制度、健全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扩大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规模,探索建立扶贫造林合作社,吸纳贫困人口参与造林、抚育管护。
五是精准落实保障举措。重点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政策到村到户到人。贫困户、深度贫困户建房补助不低于每人1.2万元、1.5万元,对特殊贫困户实现“零负担”入住,高质量完成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深入实施教育扶贫工程,保障贫困家庭学生不因贫失学。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夯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保险、医疗救助、慈善帮扶“五重保障”,防止因病致贫返贫。认真做好“两项制度”衔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已纳入低保兜底、符合条件的脱贫户到2020年前继续享受低保政策。
六是确保贫困退出精准。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标准,优化贫困退出办法,健全区县自查、市级检查、第三方评估、满意度调查“四位一体”检查验收机制。坚决防止形式主义,确保成熟一个摘一个,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到春柳村调研
本刊记者:致力精准脱贫就要认真“找问题、补短板”。在扎扎实实、集中力量“补短板”上,今年有哪些提升?
刘戈新:2018年,我们要扎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对标对表中央政策,扎实补好短板,从多个方面让贫困区域的群众生活有实际性的改善。
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全市交通建设三年会战,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大交通建设。以深度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为重点,加快启动建设一批“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讯、小康房”等惠民工程项目。加快推动行政村通畅工程向撤并村、村民小组延伸,巩固提升贫困村、贫困人口饮水保障水平,加快农村电网改造进度,力争所有贫困村实现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D级危房基本消除,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深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生态条件。
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深入实施文化扶贫工程,加强贫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红色精神激励、传统文化滋养和先进文化引领。建好用好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支持开办“乡村道德讲堂”“乡贤讲理堂”等,培育新乡贤文化。大力开展科技扶贫,提升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总结宣传“四个一批”先进典型,持续开展“榜样面对面”巡回宣讲、“身边的脱贫故事”微访谈等活动。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发挥带动引领作用。建立脱贫荣誉制度,改进帮扶方式方法,除低保兜底发放现金外,其他扶贫措施原则上不采取直接发放钱物的方式进行。
着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研究出台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全面摸排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中开展“清零行动”,向每个“空壳村”专项安排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30万元。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作用,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资源有效利用、资产量化确权入股、提供社会服务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全面开展已脱贫对象“回头看”,切实做到攻坚期内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完善贫困动态监测机制,分类设置贫困监测点,扩大监测覆盖面,加强与统计部门沟通衔接,及时掌握脱贫对象后续发展情况,对致贫趋势进行预警和提前干预。对新产生的贫困人口和返贫人口,及时纳入帮扶。
本刊记者:脱贫攻坚旗开得胜,全面小康实现在即。在促进脱贫攻坚工作改革创新方面,重庆将如何更上一层楼?
刘戈新:多年来,中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这条道路也是一条不断改革创新之路。今年,我们将继续蹄疾步稳“抓改革”,进一步激发活力。
积极推进“三变”改革。深入落实《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的指导意见》。深化开展清产核资、确权确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参与合股联营,健全、规范股权固定分红、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等收益分配机制。支持各区县在18个深度贫困乡镇开展“三变”改革试点。总结推广“三变”改革典型经验。
深化贫困地区财政投入体制改革。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力度,建立完善精准扶贫项目库,做好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数据录入,全面开展扶贫资金绩效管理,防止资金闲置浪费。改革产业补助资金使用方式,推进实施“以奖代补”“转补改投”,支持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推进涉农领域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每个贫困区县全年用于股权化改革的财政资金不低于3000万元。
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机制。全面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金融精准扶贫主办行、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创新、示范典型创建、金融精准扶贫统计“四大行动”。加快金融服务终端到村建设。建立完善农业信贷担保机制。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体系,提高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探索实施“精准脱贫保”“产业保”“返贫保”等,完善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保险扶贫机制。
本刊记者:2018年是国家确定的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重庆扶贫系统将抓好哪些作风建设?
刘戈新:今年,按照上级要求,我们要集中力量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盯住关键要害,聚焦突出问题,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效。我们将从严从实“转作风”,抓好四个方面:
扎实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摸清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薄弱环节,制订《关于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全面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市委相关要求,精简会议活动,减少发文数量,开展基层填表报数清理工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切实解决脱贫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坚决纠正突出问题。
提升考核评估及督查督办实效。统筹实施督查督办、考核评估,杜绝层层多头考核。未经市里批准,区县不得开展第三方评估。建立年度集中考核和平时工作情况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完善区县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将督查、信访等情况纳入考核内容。采取“不打招呼”“一竿子插到底”等方式,开展常态化暗访督查。健全督查通报、清单管理、交办整改、约谈督办、追责问责等制度。坚持较真碰硬,强化督查、考核结果运用。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签订扶贫领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纪检、巡视、审计、社会等全方位监督。强化部门联动监管。开通12317扶贫监督举报电话。完善脱贫攻坚监督执纪问责机制,落实公示公告等十项监管制度,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和扶贫义务监督员作用。
认真做好舆情应对和扶贫信访工作。畅通群众反映诉求渠道,完善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关心贫困群众诉求,耐心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接待工作。建立完善信访事项交办制度、反馈制度、考核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