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白沙子岭云英岩脉型锡矿地质特征

2018-06-28陈雨林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8期
关键词:锡矿矿段铜丝

陈雨林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九队,湖南 永州 425000)

1 区域概况

白沙子岭锡矿是湘南地区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位于湘南地区大义山岩体东南部,处在南岭纬向成矿构造带中段北缘,郴—邵北西向构造带与阳明山—大义山—上堡东西向基底岩浆构造带交汇部位[1]。区域内构造十分发育,其中“大义山式断裂”主要控制大义山岩体及与岩体相关的锡多金属矿床的分布,其派生的次级牵引断裂控制了锡矿脉(体)的具体展布。

2 矿床地质

区内除东部出露零星的中泥盆世锡矿山组灰岩、石炭纪马栏边组灰岩残留体和局部见矽卡岩捕虏体外,其中介头单元是区内主要锡成矿单元。据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研究。矿区两种主要锡矿类型(脉型、岩体型)具有相似的成矿机制,仅由于成矿空间不同而导致形态差异,云英岩脉型锡矿脉是目前开采的主要对象。

3 云英岩脉型锡矿特征

3.1 形态特征

白沙子岭锡矿区的矿脉主要分布在白沙子岭和铜丝岭矿段,可以分为WE向、NS向、NE向3组,各矿段矿脉沿走向整体平稳分布,局部会出现尖灭再现、分支复合等现象。白沙子岭矿段矿脉在平面上与剖面上都近乎平行,平面上呈南北缩短,东西变薄的“龟壳状”,剖面上呈出上宽下细,略显发散的“丝带状”。铜丝岭矿段矿脉在平面上整体呈南西紧闭,北东散开的“扫帚状”,局部呈交叉共轭。矿区矿脉由浅至深,具有“复脉带—大脉—细脉—微脉”的变化规律[2]。

3.2 产状特征

结合矿山中段划分,利用玫瑰花图统计白沙子岭矿段不同标高共701个产状,统计的走向分组间隔10°,倾角分组间隔5°。经实地调查,除505m标高矿脉两侧可见黑色断层泥,最大厚度达2cm,而其他各标高均未发现。这说明510m~550m是矿脉转折端,也是构造应力集中段。

3.3 厚度与品位特征

白沙子岭矿段生产坑道103个矿脉样品按0.1m的厚度间隔分为10组,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矿化强度K与平均厚度D的相关性系数为0.90,属高度相关,与平均品ω的相关性系数为0.51,属中度相关,最后可以拟合出矿化强度(K)关于平均厚度(D)的一个三阶相关性函数。

据此,可以求出理想状态下(K′=0)的矿化强度K0=0.28 m·10-2,其对应的厚度D0=0.66m,品位ω0=0.43×10-2。这表明白沙子岭矿段生产坑道中,矿化顶峰状态下矿脉厚度为0.66m,而理论峰值品位为0.43×10-2,即厚度小于0.66m时,属于进矿化期,矿脉品位与厚度均增加;厚度大于0.66m时,属于退矿化期,矿脉厚度增加,但是品位减小。

3.4 构造力学特征

钻孔及坑道显示铜丝岭矿脉下部隐伏有细粒花岗岩,这些矿化后期的侵入体在铜丝岭帚状构造起类似于砥柱的作用。和大多数脉状矿体一样,白沙子岭矿脉受矿化后期的应力活动会发生侧伏,且多数为主动的复侧伏。这些侧伏情况可以通过矿脉两侧的擦痕、阶步及雁裂来判断。上述构造显示白沙子岭锡矿区矿脉均存在右行侧伏现象,铜丝岭矿段侧伏角变化大,白沙子岭矿段矿脉侧伏角30~40°。

3.5 地球化学特征

(1)元素相关性:从矿区分析的27个组合样化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矿区Sn与W、Cu、As、Au关系密切,且W、Cu大多数达到锡矿伴生品位,其中Sn与W、Cu、As、Au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8、0.58、0.65、0.01。这表明Sn与Cu、As关系密切,通常呈锡石+黄铜矿/毒砂的矿物共生组合,Sn与W、Au在的矿区整体上没有必然相关性。(2)元素分带性:通过对矿区II岩石剖面的光谱定量分析结果作元素分带性研究,发现As元素具有贯通性,矿区具有Mo、Pb→Bi→Zn→Cu→F、W→Sn、Be的分带序列,且元素分带具有两个明显的分区。(3)热液分异指数:根据W和Sn的地球化学性质和矿区元素分带性特征,可以把W/Sn比值作为含矿热液的分异指数,W/Sn比值越低,表明热液分异越强。(4)矿化强度:从元素平面上的浓集中心分布可以判断矿体的分段富集情况,但由于本区脉型矿体的厚度影响权值大,所以仅用脉型矿的元素浓集情况并不能准确反映矿脉的分段富集。

3.6 深部成矿特征

图1 白沙子岭矿段钻孔DZ5002元素含量标高对照图

白沙子岭矿段坑内立钻DZ5002(孔口标高470m)控制直至标高-195m,深部尚未见明显矿化迹象(图1),仅在450m标高附近发现了两层超富矿体,累计厚度达2.55m,品位1.94~3.83×10-2,该超富矿石具鳞片花岗变晶结构,浸染状、块状构造,以云英岩化为主,伴有黄玉化、电气石化、金属硫化物化,云母中锂云母含量高,且矿体顶底板裂隙内多充填有金属硫化物及电气石。

4 总结

①白沙子岭锡矿脉由浅至深具“复脉带—大脉—细脉—微脉”的变化规律,走向上有往南北偏移的趋势。②本区锡矿脉具右行侧伏规律,铜丝岭矿段侧伏角变化大,白沙子岭矿段矿脉侧伏角30°~40°。③本区锡矿脉具分段富集规律,垂向间距80m~100m,走向间距150m~200m。④白沙子岭矿段的平衡矿化强度为0.28 m·10-2,对应厚度为0.66m,品位为0.43×10-2。⑤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本区Sn与Cu、As呈正相关,与W、Au无必然相关性;Sn与Cu属元素分带序列同一分区,As是贯通元素,它们常形成锡石+黄铜矿/毒砂的矿物共生组合,且热液分异越强,Sn、Cu含量越高。

目前白沙子岭控制的脉型锡矿资源储量已达中型以上规模,且铜丝岭矿段38号主矿脉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白沙子岭矿段深部又存在超富矿体,通过进一步工作,矿山储量定会有新突破。

[1]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南阳明山—大义山锡锑铅锌矿评价报告.2002.

[2]湖南省桂阳县白沙子岭矿区锡矿详查报告.2010.

猜你喜欢

锡矿矿段铜丝
白羊矿段采空区离散元稳定性分析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全球锡矿资源现状及供需分析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自制发声发光地震报警器
见证电流
华标工贸:宾铜丝长丝或将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