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发性鼻息肉患者PLUNC、TLR2和HO-1蛋白表达及意义

2018-06-28司远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鼻息肉复发性上皮

司远征,张 俊,马 赛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河南 南阳473000)

复发性鼻息肉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复发性鼻息肉发病率可达233-555/10万左右[1]。临床上,复发性鼻息肉能够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提高恶性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2]。不同的因素均能够导致上皮细胞病变,增加上皮黏膜增生和息肉的发生风险。其中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palate-lung-nasal epithelium clone,PLUNC)的表达是维持上皮细胞膜完整性的重要因子,其表达浓度的稳定能够降低局部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上皮间质细胞的增生风险[3];Toll样受体2(Toll like receptor 2 ,TLR-2)蛋白表达浓度的增加,能够促进局部粘液的阻塞及继发性上皮增生的发生[4];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能够通过诱导炎症细胞浸润,促进上皮细胞增殖,提高息肉发生率[5]。为进一步揭示复发性鼻息肉患者PLUNC、TLR2和HO-1蛋白表达及意义,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PLUNC、TLR2和HO-1蛋白表达及其内在关系,以期为临床上复发性息肉的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鼻息肉患者75例,其中初发性鼻息肉患者40例为初发组、复发性鼻息肉患者35例(复发组),初发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28.03±8.10)岁;复发组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28.11±7.84)岁。纳入标准:(1)均经鼻内镜及鼻窦CT确诊;(2)术后病理结果证实;(3)在我院行手术切除治疗;(4)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有变应性鼻炎、阿司匹林三联征、支气管哮喘、免疫功能缺陷和囊性纤维化疾病等;(2)术前2周使用过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同时选取4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中的正常中鼻甲黏膜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7.93±7.28)岁。三组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PLUNC、TLR2和HO-1蛋白检测均采用免疫组化进行:每位患者均于手术过程中去少量的鼻息肉组织,4%甲醛固定,石蜡切片脱蜡至水,过氧化氢封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3%H2O2,室温10 min(避光),10 mMpH 6.0 枸橼酸钠缓冲液),PBS冲洗5 min,滴加正常山羊或兔血清封闭处理,37℃,15 min。用滤纸吸去血清,不洗,直接滴加PLUNC、TLR2和HO-1蛋白抗体,37℃ 2 h,滴加生物素化的二抗,37℃,40 min,PBS冲洗5 min,DAB 显色,苏木素复染,加拿大树胶(或中性树胶)封片。

1.3 结果判断

采用阳性细胞半定量积分法进行判断,选取5个高倍镜视野,以细胞核和(或)细胞质中出现清晰的棕黄色颗粒为阳性,染色强度评分: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比例:<5%为0分,6-25%为1分,26%-75%为2分,>75%为3分。染色强度得分和阳性细胞比例得分之和为最终得分,分数≥3分为阳性表达。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PLUNC蛋白表达情况比较

复发组PLUN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初发组和对照组(χ2=6.657、43.333,P<0.05);初发组PLUNC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1.004,P<0.05),见表1和图1。

表1 三组PLUNC蛋白表达情况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初发组比较P<0.05。

×400,A:正常组;B:初发组;C:复发组

2.2 三组TLR-2蛋白表达情况

复发组TLR-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组和对照组(χ2=13.647、46.524,P<0.05);初发组TLR-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587,P<0.05),见表2和图2。

表3 三组TLR-2蛋白表达情况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初发组比较P<0.05。

×400,A:正常组;B:初发组;C:复发组

2.3 三组HO-1蛋白表达情况

复发组HO-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初发组和对照组(χ2=8.282、37.397,P<0.05);初发组HO-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4.066,P<0.05),见表3和图3。

表3 三组HO-1蛋白表达情况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b与初发组比较P<0.05。

×400,A:正常组;B:初发组;C:复发组

2.4 相关性分析

将鼻息肉患者PLUNC、TLR2和HO-1蛋白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UNC与TLR2、HO-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622和-0.534,P<0.05),TLR2和HO-1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466,P<0.05)。

3 讨论

复发性鼻息肉的发生是患者鼻黏膜恶性病变的风险因素,特别是在治疗病程较长、治疗后复发次数较多的人群中,复发性鼻息肉对于远期恶性病变的发生风险具有更为显著的增加作用[2]。临床上治疗复发性鼻息肉的过程中,常规治疗措施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后疾病的复发率仍然较高[6,7]。本研究通过对复发性鼻息肉发病过程中的相关生物学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揭示复发性鼻息肉的发病机制、为鼻息肉的生物学治疗等提供理论参考。

PLUNC是糖蛋白家族成员,其表达浓度的上升能够通过激活下游的生理性信号通路的激活维持上皮细胞活性,降低因为炎症因子浸润下导致上皮细胞增生和息肉的形成。PLUNC对局部鼻黏膜上皮细胞摆动能力的维持,能够降低因为纤毛生理功能异常导致的粘液阻塞,降低局部炎性细胞富集,减轻局部上皮细胞堆积和间质细胞纤维化改变[8];TLR对体内TOLL受体的激活,能够诱导下游单核细胞或者嗜酸性粒细胞的激活,增强下游IL-6或者IL-10等激活导致鼻息肉的复发[9,10];HO-1作为过氧化物酶指标,其对局部鼻黏膜局部氧化应激反应的上调作用,能够导致局部基底膜细胞的浸润和新生血管的形成,为息肉复发提供条件[11]。有研究探讨TLR2、HO-1等在息肉患者病灶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情况,认为TLR2和HO-1的高表达是影响息肉病变、发生和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但缺少对PLUNC等在复发性息肉中左右的探讨。

本研究通过相关蛋白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PLUNC蛋白在复发性息肉患者中的表达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初次发生息肉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鼻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PLUNC蛋白可能显著参与到了复发性鼻息肉的发生过程中,从机制上考虑,PLUNC蛋白的低表达可能通过以下因素促进鼻息肉的发生[12,13]:(1)PLUNC蛋白的低表达失去了其对患者鼻黏膜组织的炎症抑制作用,导致炎症因子的富集较为明显,PLUNC蛋白的表达下降还影响到了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导致G1/S期细胞比例的上升,增加了鼻黏膜细胞的增殖速度;(2)PLUNC蛋白的低表达导致鼻黏膜上皮细胞间质成分特别是成纤维蛋白成分的增生增加和息肉发生率增高。陆奇胜等[14]在探讨复发性鼻息肉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发现,PLUNC蛋白在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可上升25%以上,且患者的复发次数越多、治疗后病情缓解率越低,PLUNC蛋白的表达浓度越低。TLR2和HO-1蛋白在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中表达浓度明显上升,提示二者同样参与到了鼻息肉的发生过程中,TLR2和HO-1蛋白的高表达对鼻息肉复发的影响,主要考虑与TLR2和HO-1蛋白的表达增加了局部单核细胞浸润,增加了局部鼻黏膜粘液阻塞、鼻黏膜纤毛摆动异常和继发性上皮纤维化的发生。

免疫组化分析结果显示:TLR2和HO-1蛋白的表达主要局限于上皮细胞间质成分中,提示TLR2和HO-1蛋白可能主要通过影响到上皮间质成分特别是新生血管的增生等促进鼻息肉的复发。内在关系研究显示,PLUNC与TLR2、HO-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而TLR2、HO-1的表达具有内在的正性相关关系,但具体的机制仍然不清楚,需要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探讨了PLUNC蛋白的表达及其与TLR2和HO-1蛋白的关系。综上所述,鼻息肉中PLUNC蛋白表达下调,而TLR2和HO-1蛋白表达上调,三种蛋白的表达与鼻息肉复发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三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de Borja Callejas F,Martínez-Antón A,Picado C,et al.Corticosteroid treatment regulates mucosal remodeling in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J].The Laryngoscope,2015,125(5):E158.

[2]Wei Y,Han M,Wen W,et al.Differential short palate,lung,and nasal epithelial clone 1 suppression in eosinophilic and noneosinophilic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J].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2016,16(1):31.

[3]丁 楠,李春苗,巴云鹏.PLUNC、TLR2及NF-κB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31(2):130.

[4]张 帆,高竞逾,阮 标.Toll样受体-2和血红素加氧酶-1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2):44.

[5]王 宇,余志坚,施 俊,等.血红素氧合酶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3):169.

[6]Fountain C R,Mudd P A,Ramakrishnan V R,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and nasal polyps[J].Annals of Allergy,Asthma & Immunology,2013,111(5):337.

[7]Klimek L,Dollner R,Pfaar O,et al.Aspirin Desensitization:Useful Treatment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 (CRSwNP) in Aspirin-Exacerbated Respiratory Disease (AERD)[J].Current Allergy and Asthma Reports,2014,14(6):90.

[8]高诚凯,张丹梅,杨萍萍.腭肺及鼻咽上皮克隆蛋白和Toll样受体-4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07):879.

[9]张菁菁,蔡 智,杨媛媛,等.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oll样受体2、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1):66.

[10]李智林,王斌全.Toll样受体4在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3):278.

[11]赵江涛.通窍鼻炎丸对单纯性鼻息肉患者Toll样受体-2和血红素加氧酶-1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7,24(1):9.

[12]赵峰,夏立军.Toll样受体在鼻黏膜中表达的相关研究[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38(2):84.

[13]王海霞,石志坚.类几丁质酶YKL-40及Toll样受体4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与不伴鼻息肉患者中的表达差异[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7):4285.

[14]陆奇胜,张 佳,张 涵,等.天然免疫蛋白PLUNC在鼻息肉中的表达及与鼻息肉临床特征的关联性[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1):764.

猜你喜欢

鼻息肉复发性上皮
宫颈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1例并文献复习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miR-490-3p调控SW1990胰腺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A549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谨防鼻息肉术后复发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