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群体偏见认识的分析和对策

2018-06-27李阳

报刊荟萃(上) 2018年6期
关键词:城市居民农民工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然而城市居民在与这些农民工的互动交往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偏见与歧视。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根据当前存在的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偏见与歧视情况,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表现、原因。并提出减少与消除对农民工群体偏见的建设性意见与对策。

关键词:城市居民;农民工;歧视;偏见

农民工,是指进入城镇务工或者在本地乡镇企业的农业户口人员,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1]。近些年,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在城市里却仍处于“边缘人”的尴尬位置。

偏见是人们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带有负面态度的预先判断,歧视则是指一个人以优越群体成员的身份,不平等地对待另一群体的人的行为[2]。也就是说,偏见是一种建立在某一信念上的认识和态度,歧视则是在此之上的外显情绪和行为。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确实比乡村发达,这也造成了城市居民本身的优越感,而离乡背井的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他们各方面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偏见和歧视[2],这导致他们在城市里的生活现状不容乐观。

因此,本文主要目的是通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居民对农民工产生偏见和歧视的原因,寻找减少或消除其中偏见与歧视的策略,从而促进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一、造成偏见和歧视的社会心理原因分析

(1)认知偏见。人们常常根据人的各种特质如种族、年龄、职业、贫富等对他人进行归类,将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视为内群体成员,不相似的视作外群体成员[3]。认知偏见能产生刻板印象,而刻板印象就会导致“外群体同质效应”。当城市居民将一个人分入“农民工”这个类别后,会根据内隐刻板印象认为他具有某些农民工所具有的全部特点,比如文化素质低、卫生习惯差等,而不管此人是否真的具有这些特点。这里还可能有一个潜在的“假定相似性效应”,即认为自己所处的群体(城市居民)和自己一样,都是文明礼貌讲卫生的。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基本归因错误,比如一个农民工如果穿得脏乎乎,会被认为是懒惰、好逸恶劳的,而忽视了他工作劳累、工作环境差等客观原因。

(2)社会文化冲突。现实社会中的各群体、阶层之间存在着诸多利益的冲突[3]。而冲突往往导致敌视,从而形成对对方消极否定的情绪,并进一步演化为对对方群体的歧视和偏见[3]。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谋生,与城市人难免会在生活习惯、经济利益、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有冲突。这种冲突所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城市居民对整体农民工群体的偏见与歧视。

(3)替代性攻击。替代性攻击理论又称“替罪羊理论”,认为有消极情绪的人通常会针对引起他们不快情绪的源泉进行攻击,然而若其不能成功进行攻击时,这种攻击性可能就会转移为针对另一目标[3]。如今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压力比较大,有人就会认为是农民工涌入城市抢走了城市人的饭碗,占用了社会资源,从而造成生活的不便。我们有时候看到有人欺负农民工,从替代性攻击理论角度来看,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他在别的方面遭到了挫折,却无法攻击造成挫折的原因,进而将愤怒转移到了农民工身上。

二、应对策略思考

(1)认知策略。由于偏见是人们自动无意地形成的,所以对他人的偏见性思维就有可能渐渐发展最终成为一种“无心的习惯”。在我们平时生活之中,有两种认知加工方式会参与到人际交往这一社会情境,一种是“自动加工”,又称“无意加工”;一种是“控制加工”,也称“有意加工”。若将“无意加工”转向“有意加工”,经常自我反思并進而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偏见性思维,将有助于人们减少并最终消除偏见[3]。然而过去长期以来,城市传媒对民工的负面报道较多,这无疑更加助长了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现象。如果社会传媒能够站在社会公正的角度,不把农民工视为“次等公民”,让公众明白由于社会管理制度而对人群实施暂时划分所造成的差异并不等于人格与人权的差异,充分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在城市居民对待某些特定群体的态度形成和转变过程中施加积极的影响,就有助于逐步减少对农民工的不正确认识,克服社会偏见。

(2)群体间接触策略。社会心理学关于减少群体间社会文化冲突方面最具研究性的技术就是群体间接触理论的提出。该理论认为,增加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接触可以提升群体间的态度积极性。而且,这种接触的前提有两点,首先是群体之间必须有同等的地位;其次,群体之间必须有合作行为[4]。

从上面的两个前提来看,要减少并消除对农民工群体的偏见,这就需要整个社会来营造一种真正和谐的氛围,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的权益,引导他们向“市民”的角色转变。另一方面,必须要打破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农民工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良性而深入的互动[2]。这样在不断的沟通与交流中,农民工能够加深对城市的了解,消除自卑感,摆脱“边缘人”的尴尬处境;另一方面也能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的从业技能和文化道德素质,更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过程,同时城市居民也得以有条件更加了解农民工,进而减少并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

(3)去人格化冲突规范策略。根据替代性攻击理论,城市居民可能因为自己的生活压力而将怨气都发泄到农民工身上,其实本来这就是一种不公平的行为。农民工离乡背井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所处的起跑线本来就比当地的城市居民落后。因此他们本来就需要政府和城市居民更多的扶持和帮助,而不是作为一群应当理所当然充当出气筒的“次等公民”。只有当农民工的人格真正得到捍卫,才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市民在不如意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与农民工发生冲突这一现象[4]。

参考文献:

[1]胡琳丽.社会偏见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关注农民工群体[J].社会心理科学2007(5-6).

[2]Shelly E. Taylor, Letitia Anne Peplau等.社会心理学(第12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付宗国.群际冲突的社会心理实质、原因与对策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4).

作者简介:李阳(1990—),女,河南新乡人,硕士研究生,心理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社会认知心理、咨询心理。

猜你喜欢

城市居民农民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合肥市城市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征研究
城市居民社区自治参与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城市居民住房消费需求现状与影响消费行为的因素探讨
国家统计局: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面临拐点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