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来解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2018-06-27屈肖洁屈建达
屈肖洁 屈建达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转化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解决矛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主要矛盾变化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基本矛盾,而是要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把握和解决主要矛盾。具体的来说,就是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发展理念等方面着手,紧紧围绕怎样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怎样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主题,是我国主要矛盾得以更好的解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贫困、跨越温饱,即将实现全面小康。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前列,工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主要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一位。在这种情况我国的社会基本矛盾发挥我那个了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基本矛盾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然而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到进一步的满足,它所包含的矛盾也越发凸显:一是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南北部、各个行业之间、各个部门之间、人和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现象比较突出;二是发展不充分,这既体现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是很高,也体现在中国制造需要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升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要将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运用到我国生产实践中去,就要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贯彻实施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制度措施。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这一论断,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认识,而能否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的前途命运与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我国现行基本经济制度,是现阶段中国既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制度选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公有制经济控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提供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和战略性新技术,能够有效地纠正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保护和发展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对于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我们必须给予实事求是的充分肯定,要继续支持、鼓励和引导其发展。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避免经济发展陷入“不充分”的陷阱。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调动各类经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竞争性的市场环境,积极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周期性和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相互作用分析,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显然,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要优化,从增量扩能为主到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动力转换,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等阶段性特征。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同时这一矛盾还表现为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剩、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等供给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供给不适应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发展的矛盾主要方面已经从需求侧转到了供给侧。如,奶粉、服饰、化妆品等产品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其质量、服务等要求。当前,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但供给没有及时变化,不能适应新的需求。这些都说明,当前我国经济并不是需求不足,而是需求变了,但供给没有变,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所以要解决当前经济问题,必须由以往的重需求管理、重短期刺激,转变为供给、需求“两手抓”,并着重创新供给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在供给侧,其意义是从供给和生产力的角度促进发展,同时统筹协调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供给侧的其他问题也不少。如,企业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价格居高不下;落后产能、过剩产能、污染产能退出困难,国企退出举步维艰等等。这些都表明必须将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转移到改善供给上来,推进供给侧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调整优化供求结构,即: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当然供给侧改革要有相应的配套机制,严格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调节作用,鼓励和尊重企业家精神,倡导创新促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定性作用的同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决定》指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2]这为我们正确处理“看不见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作用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实际上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作用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发挥市场在配置資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就是明确市场和政府的不同职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提高政府治理的有效性。只有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把该放的权力放开、放到位,把应该由市场承担的职能交给市场,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切实用好“看得见的手”、充分用足“看不见的手”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应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完善“强政府、旺市场、壮实体、健金融”架构,政府要以正确的宏观调控引领市场,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同时要运用好金融手段,扎扎实实地发展实体经济,让从事实体产业的企业不断升级,尤其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培育市场主体,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核心之道就是要充分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市场机制的灵活性和激励功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凡是市场调节能解决的问题就由市场去解决,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计划调节主要搞好宏观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难以达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抑制市场调节的消极作用。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而是要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纠正“经济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政府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实现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要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