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点题

2018-06-27沙秀英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点题表现力作文

沙秀英

摘要:语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都懂得作者常常会在结尾点题,因此,阅读时也会特别关注结尾的部分。但是,在自己写作文时,却常常忘记点题。忘记点题会让他们的作文黯然失色。因此,教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点题非常重要。

关键词:作文;点题;表现力

点题就是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的主旨提示出来。在叙事性的文章中,作者往往借助议论或抒情性的语言来点题。点题的语言犹如电影、电视剧中的主题歌,揭示作品的主旨,点明文章的中心,突出作品的灵魂。作文点题如同画龙点晴,点题得当,能够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文章究竟在何处点题,我们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其实,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应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练习运用。

一、开门见山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作者在篇首就将文章的主旨推出,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点题方式。如果开遍就能扣标题入题,就为全文定下基调,能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脉,产生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篇首的点题起统领全文的作用,它可以引起读者对文章的关注和思考,便于读者对文章中心的感知和把握。如果形成与文章结尾相照应的形式,会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著名的记事散文《背影》,文章扣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题,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了父子情深。文章开头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段话用平实、简洁的语言告诉读者,思念父亲最难忘的是他的“背影”。这样开门见山,落笔点题,说“背影”,揭主旨。為全文罩上了 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也为读者准备理解文章的主旨起了很多的预设作用。

二、卒章显志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全文叙述或陈说的基础上,在文章有了水到渠成的蓄势后,将文章主旨在文末推出。这样的点题犹如江水陡掀波澜而又瞬间定格,它即是全文的总结,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王周生的《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选择了痛苦和万人体育馆两个地方,采用倒叙手法,写小浩波探望病危的阿婆,由此引出了阿婆平时“最爱”小浩波的许多事情。特别是阿婆为了保护小浩波,宁愿自己烫伤,从而激起小浩波一心要给阿婆买皮手套的念头,这种感情是那样的真诚纯洁,那样的深挚持久,以至阿婆死后,小浩波在万人体育馆看戏熊演出,还会念念不忘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好不再生冻疮。文章在篇末点题:“我原以为,孩子天真纯朴的念头像流星一样会转瞬即逝,现在我明白,这绝不是流量,而是一颗心,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在对孩子的褒扬中暗含着对大人们的批评,使文章所要表达的“大人们应该保持那一种赤子之心,让社会充满友爱充满温暖”这一主旨得到了彰显。作者在篇末的点题,深刻地揭示了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一线穿珠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文中数次点题,点题的话语犹如一条红线,把材料联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结构紧凑,中心突出的整体。如有篇题为“读书真好”的中考满分作文,作者在文中恰到好处地点题,成了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开篇写道:“每当我陶醉在书的海洋中时,一种奇妙的感觉便充溢着我的心房,我似乎听到自己的心底发出由衷的感叹:读书真好!”这是,“读书真好”是作者第一次扣击主题。作者巧妙地移用文题作为点题之语,先声夺人,给读者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第一印象。接着文章由读书长真知——“我有甜蜜的感觉”写到读书益情智——“我得到心灵的净化”。前者直抒胸臆:“我有一种甜蜜的感觉:读书真好。”后者叙说感受:“……是的,读书真好。”然后再由读书促进步——书成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作者由“我”及人,由点到面,由叙感受而发感叹:“不仅是我,亿万个声音都会呼唤:读书真好!”再次点题。最后,作者以“读书真好”四字独立成段,结束全文。这篇末的点题,是前面的内容的总结和升华。综观全文的数次点题,设置恰当,多而不腻,似一颗颗珍珠穿成的项链,放出夺目的光彩。

四、排比点题

这种方法是作者在文中某些段落或每个段落的开头或结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复标题或中心,反复点题,从而达到突出中心的目的。这样做可以使文章中心从思维深处浮现于视觉表面,作者更便于紧扣中心作文,读者容易把握,对读者的视觉和心理都产生强大冲击。如一位初中生写的《尝试》,他在文中每一段都以这样开头: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一种勇敢,是……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一种创新,是……

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一种热爱,是我们对未知的一种热切追求,因为不甘于平庸,于是,我们努力去追求,哪怕因此而受伤也无怨无悔,那种新鲜而又刺激的感受就是我们要给自己留下的礼物。

全文的每一段都紧扣文题,使思维衔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结构完整;使文章既具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节奏感。

还比如,朱自清的《春》的结尾: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运用三个生动的比喻句与排比段的方式点明了主题:春充满生机、美丽、力量,作者热情地赞美她,歌颂她。

这几种点题的方式,都较为简单,容易掌握,如果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与作文经常学生强调,那他们就能重视起来,并选择适合地去运用。无论方式如何,只要学生能努力去运用,那他们的作文也就能上一个台阶了。

猜你喜欢

点题表现力作文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咬定青山不放松——谈高中议论文点题策略
中考作文点题技巧“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