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
2018-06-27战思冰
战思冰
【摘要】中华民族正因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才能够屹立于世界之林,才能释放出不朽的东方文化魅力。传统节日作为如此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具体实施可以从课堂入手,教师可以通过多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精神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传统节日;文化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顾明远老师说过:“工具论也好,文化论也好,都不能忘记语文既是交往的工具,又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民族文化传统的结晶。”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民族文化的精髓。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异国文化也日益深入地影响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甚至年轻一代已经很少提及“重阳节”“清明节”,反而更多的是关注“圣诞节”“感恩节”等外来节日,这对于传统节日文化来说无疑是一种威胁。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深,了解尚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
一、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渗透的精神
狄德罗说过:“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成伟大的成就。”所以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丰富情感体验。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文中提及的传统节日不单是个人情感,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体验。这些情感中,有希望、思念、向往,亲情、友情、爱情,更有家国情……如在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我们感受到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在王磐“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中我们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欢乐气氛;在辛弃疾“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游子对于家乡的思念;在张耒“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中,我们感受到的不再是端午的喜庆,而是诗人缅怀屈原的那份凄清悲切、情意深沉;在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中诗人一扫往昔“欢娱苦短”的风格,转而歌颂正确的恋爱观;在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诗人阔达的胸襟和博大的精神境界……透过这些古典诗词中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体悟蕴藏其中的文化内涵。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可以让学生去感受家人团聚的乐趣,享受内心那最轻松、最安适的时刻;端午节除了赛龙舟和吃粽子之外,我们还能想到“中国有史以來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感受他的无限忠诚和爱国之情;重阳节除了登高望远,还应知道,作为现代的“老人节”,能够让我们懂得“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学会感恩,学会及时行孝。传统节日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凝结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
常言道:“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与生活的联系,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要有一定的节日文化积淀
首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定要先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位教师对传统文化十分热爱,那么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如果教师在授课中,只是一味灌输,毫无情感可言,这样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教师就是文化的化身,学生通过和教师在课堂上共同学习,吸收教师的文化营养,教师了解的文化越多,学生能够吸收的文化营养越多。教师就像一个钥匙,可以打开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教育者本身一定要探索新手段、新方法,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应用于教学中。
其次,初中语文教师通过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拓宽文学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和对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的理解与认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讲解诸葛亮的《诫子书》时,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传统的家书文化向学生进行讲解。如每逢春节时,电视上有关于“家风”的宣传片,所以教师在讲授文章时便可以此为切入点,将学习与生活相联系,既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品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加深了学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二)开展教学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并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时,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所谓的“兴趣”,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地从内心接受它、热爱它。教师在教学中也可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索相关节日的历史故事或在班级内以小组的形式举行“传统节日”古诗词大赛,对表现优异的同学给予具有文化内涵的奖励,如刻有诗句或名言的木质书签;也可以在班内举行“包饺子”“贴春联”等活动,不但增加了趣味性,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不但能够促进初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还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张翠萍.让传统节日文化走进语文教学[J].教育科学,2012(8).
(编辑:马梦杰)